APP下载

全中国解放进程中的国际因素述略(1949—1950)

2016-02-11

中共党史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苏联西藏新疆

张 皓 董 莹

·党史资料·

全中国解放进程中的国际因素述略(1949—1950)

张 皓 董 莹

1949年1月至1950年10月是人民解放军进军全中国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国际因素对新疆、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解放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来自苏联和美国。苏联始终关注中国解放边疆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并先后多次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建议;美国插手新疆、西藏问题,出兵朝鲜半岛,分别制造中国西北、西南、东北边疆局势的紧张。中共中央有关提前解放新疆与西藏、出兵朝鲜、推迟解放台湾等战略部署,与这种形势有着很大关系。

全中国解放;国际因素;战略部署

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打开西藏和平解放的大门;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这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在中国西、东两个方向展开的重大战略举措,前者是为了保护中国西部边疆安全、稳固后方的关键一战;后者之目的是拒敌于国门之外,保护东北边疆地区的安全。这些重大举措是中共依据于国际因素对解放全中国进程的影响而作出的。虽然学术界对有关问题作了一些研究,但是还不足以揭示此中关系,*关于解放时间,学界主要探讨了中国大陆的解放时间(如韦清风:《关于全国大陆解放时间的商榷》,《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辛:《全国大陆解放应界定在何时?》,《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新疆和平解放的日期(如李惠兴:《新疆和平解放的日期小议》,《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2期;张振智:《关于新疆和平解放日期的商榷》,《新疆地方志》1991年第2期)。关于国际因素影响下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学者胡岩发表的《西藏问题中的苏联因素》(《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以及美国学者托马斯·J.威尔斯托(Thomas J. Wersto)发表的《中苏关系中的西藏》(“Tibet in Sino-Soviet Relations”, Asian Affairs:an American Review, Fall, 1983),都提到了苏联对西藏和平解放的态度。关于新疆问题,有学者“就20世纪40年代中美苏三国在新疆地区的博弈进行探讨,以期揭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如何影响新疆地区局势的走向以及管窥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传统”(史宏飞、白建才:《论20世纪40年代中美苏三国在中国新疆的博弈》,《史学集刊》2012年第4期)。还有学者指出:尽管苏联促进了中国新疆的和平解放,但是“从沙皇俄国到苏维埃俄国,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主义一脉相承”(赵士国、周国长:《中俄关系嬗变与新疆和平解放》,《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5期)。因而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

一、解放全中国进程的提出:渡江战役发起前的考虑

影响中共解放全中国进程的国际因素,可以从新疆、西藏和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说起。就新疆而言,曾任国民政府新疆监察使、驻印大使的罗家伦概括说:在国防资源方面,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和钨砂,仅此而论,“新疆已经够匹夫怀璧的条件了”,“苏俄要向东发展在太平洋上和美国争霸,就不能不统制中国;要统制中国,则不能不先统制中国重工业和军事的资源”*罗家伦先生文存编辑委员会编:《罗家伦先生文存》第2册,“国史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6年,第758、771页。。在国防地理方面,左宗棠的“保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保京畿”之说“是很扼要的经验之谈。况且新疆东南可以威胁青海及甘肃、西康、四川边区,以达西藏”,新疆西南“还可以通印度和巴基斯坦以达印度洋”,新疆与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地区“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上大悬案之一”*《罗家伦先生文存》第2册,第759、763页。。美国也很重视新疆这一战略地位,其副总统华莱士(Henry Agard Wallace)1944年“来访中国,有意经苏俄先到新疆,再来重庆”*《罗家伦先生文存》第2册,第772页。。

就西藏而言,它在俄国和英国争夺中亚细亚和南亚的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俄国认为谁能占有土耳其和印度,“谁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裘克安译:《彼得一世遗嘱》,《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2期。西藏因而成为俄国南下印度、包围中国本部的通道和英国保护印度的北方屏障,这样“关于两个亚洲大国俄国和英国可能在西伯利亚和印度之间的某处发生冲突的问题……常常被人们谈论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641页。。到苏联时期,双方的争夺虽然有所缓和,但是仍然存在,至1946年8月8日路透社电称:“俄人似欲经由阿富汗而伸入印度,故缅甸将成英国在东方之主要基地,而西藏亦将因此取得重要之新地位。”*《英帝国防御计划——求适应新环境,忧虑苏联势力伸入印度,企图在西藏取获新地位》,《申报》1946年8月9日。随着英国决定1948年6月1日以前退出印度,英苏之争趋于缓和,美苏之争却日趋激烈起来。美国将西藏视为战后美苏两国在中亚对抗的一个战略点,国民政府驻美大使顾维钧在1948年7月24日致国民政府电文中指出,美国“欲利用西藏为将来对苏联之空军基地”*北京大学历史系等编著:《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365页。。

显然,新疆、西藏是美苏等大国高度关注的地区,《华盛顿星报》1949年3月提醒美国政府:苏联倘若控制了新疆,就能直接“由克什米尔而达印度”;“一俟苏联渗入西藏,则其对亚洲心脏之控制,可谓已告完成矣”*《苏加速渗入新疆,华盛顿星报刊载论文加以评述》,《申报》1949年3月21日。。

就朝鲜半岛来说,它处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被视为“亚洲的巴尔干半岛”。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它一直是日本争夺的对象。随着日本投降和美国介入,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争夺的热点地区之一。有学者指出,朝鲜战争“乃是美苏两国在欧洲的争夺和对抗在朝鲜半岛的延伸和折射,是它们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冷战”*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1945—195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05页。。

上述地区在国际视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对中共制定全中国解放日程产生了影响。中共较早向苏联表明全中国解放日程安排是在1949年初。1948年8月28日,苏联在西柏坡的联络员奥尔洛夫致电莫斯科,说毛泽东想到莫斯科讨论包括“一系列其他问题”在内的七大问题*这七大问题是:“1.关于同小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和民主人士)的关系,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问题;2.关于联合东方的革命力量,关于同东方(和其他)各共产党的关系问题;3.关于反对美国和反对蒋介石斗争的战略计划;4.关于恢复和建立中国工业,包括(特别是)军事、采矿、交通(公路和铁路)运输问题,向莫斯科说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需要;5.关于价值30000000美元的白银贷款的问题;6.关于同英国、法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政策(路线);7.一系列其他问题。”参见〔俄〕A.M.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译:《斯大林与中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56—57页。。“一系列其他问题”包括征求苏联关于全中国解放进程安排的意见。经反复商讨后,斯大林派米高扬于1949年1月30日至2月8日秘密到西柏坡与毛泽东讨论。米高扬抵达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月8日作出《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以便译成俄文递交给米高扬。这是关于全中国解放进程安排的第一个战略部署,它在“已经完全有把握地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的情况下,提出“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五〇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规定在“一九四九年夏、秋、冬三季,我们应当争取占领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甘等九省的大部,其中有些省则是全部”*《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0、232页。。毛泽东在与米高扬的谈话中也明确指出,人民解放军准备在1949年解放的就是这九个省*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东方出版中心,2015年,第66页。。按此,新、藏、台三省区的解放日程均被安排在1950年内。

但是在1949年2月6日和米高扬的谈话中,毛泽东提出了新疆、西藏的解放日程问题。关于新疆,他指出:“新疆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在经济上把我们和苏联连在一起。按我们的计划,我们将在1951年进驻新疆。”关于西藏,他指出:“当我们结束国内战争,着手解决国内的政治问题以后,当西藏人民感觉我们不是用侵略来威胁他们,而是平等地对待他们的时候,我们将解决这一地区未来的命运。对待西藏我们应该谨慎耐心”。*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1卷,东方出版中心,2015年,第443页。他强调指出,西藏问题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因为:(1)交通困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也较多;(2)民族问题,尤其是受宗教控制的地区,解决它更需要时间,须要稳步前进,不应操之过急”*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80页。。他用“国内战争”一词指同国民党军队的战争,而对西藏的解放必须准备好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甚至武装介入,他指出:“西藏问题很复杂。实质上西藏是英国的殖民地,只是在形式上归属中国。近来美国千方百计讨好西藏人民。”*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1卷,第443页。总之,毛泽东认为新疆解放的问题并不大,西藏问题的解决虽然“比较麻烦”,但是也不大。

同时,毛泽东也提出了解放台湾问题。他对米高扬说: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实际上又在美国的“保护下”,因此“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更需要时间”。但是,他认为:“到现在为止的经验是:美军并不想直接卷入中国内战,只是间接干预,把军火军用物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剩余物资)大量供应给蒋军……其他帝国主义目前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各自苟且偷安,保全自身,谁也不愿,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出来冒险。目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就是这样的。这也是有利于我们把解放战争进行到最后胜利的条件之一。这个形势,在往昔,中国是难以得到的。我们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第380—381页。言下之意,毛泽东认为虽然台湾的解放困难些,但是人民解放军可以抓住机会尽快解放。后来负责指挥解放台湾的粟裕1月20日指出,1949年“我们全国作战的总任务,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摧毁国民党统治机构与残余的军事力量”*《粟裕文选》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40页。。这里的“国民党统治机构与残余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台湾。随后,在3月召开的一次中共中央会议上,毛泽东把台湾作为海上边疆,与作为陆上边疆的西北、西南一起纳入全盘战略考虑之中,把解放台湾的任务交给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提出华东局的管辖范围包括台湾。3月15日,新华社还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

综合来看,按照在1949年、1950年两年时间里取得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战略考虑,中共计划在1949年夏、秋、冬解放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甘九省,其余省区在1950年解放。接着,毛泽东特别提出了新疆、西藏、台湾的解放问题,指出计划在1949年解放台湾,在1951年解放新疆、西藏。这就是中共在渡江战役发起前关于解放全中国进程的安排。

米高扬在毛泽东阐述此安排时未作回应,在给斯大林的汇报中也只提到新疆、西藏,但未提台湾。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入北平之后,苏联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要求毛泽东介绍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进军计划”,毛泽东强调“下一步就是渡江南下,解放江南的任务”。他进一步指出:“到现在为止,还未看出美军有想同我们交锋的意图,也未看出他们有阻挡我们前进的征候或试探。我们比较有把握地进行着战争,推行着我们的政策”。*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第391页。齐赫文斯基对此未表态。

二、渡江战役后的部署调整:对台湾、新疆解放进程的考虑

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下旬渡过长江后加快了解放全中国的步伐。在5月23日作出的《对各野战军的进军部署》文件中,中共计划以第三野战军“对付可能的美国军事干涉,此项准备是必需的”;第二野战军“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以全军向西进军,经营川、黔、康”;第四野战军“十一月或十二月可能占领两广”,并以一部进入云南;第一野战军一路由贺龙率领入川与“二野协作解决贵州四川西康三省”,一路由彭德怀率领,可能于年底以前解放甘肃、宁夏、青海,并于1950年春“开始经营新疆”。*《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91、592页。

这是关于全中国解放进程安排的第二个战略部署,它表明,中共中央此时计划最迟在1950年春解放新疆。在作出这个部署前,毛泽东在5月17日与苏联在华总顾问科瓦廖夫的谈话中解释了原因:“占领新疆有些难度,这并不是因为有敌人的反抗,而是因为新疆远离解放军部队的驻地,跨越大片沙漠地带会有一定的困难。”*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50页。斯大林则于5月26日致电毛泽东,建议“不必急于认真准备人民解放军向南进军到印度支那、缅甸、印度边境”*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58页。,似乎暗含着先考虑解放新疆的意思。蒋介石鉴于中共在考虑解放台湾,因而在5月31日“草拟防守及治理台湾的计划”。6月2日,他又“研究台湾整军、防务、军政等问题”。次日,他强调“今后应以台湾防务为第一”。*易孟醇等编:《蒋经国自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3、264页。

随后,人民解放军根据渡江后的情况调整了进军部署。6月12日,毛泽东向斯大林通报说:“从4月21日起50天之内我们已经占领了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和陕西5个省以及江西、福建省的部分地区”,“根据时间和兵力的计算,今年冬季还可以再占领8个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毛泽东进而提出了新的部署:第一野战军6月中下旬集结西进,“在秋冬之际可以攻下兰州、青海和宁夏”;第二野战军8月或9月“开拔西挺,在4—5个月内到达并占领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贵州省地区”;第四野战军6月底或7月初开始行动,一部在秋冬之际完成“占领广东、广西、云南”的任务。按此,可以在1949年底解放15个省,这表明1月份作出的解放9个省的目标可以超额完成。接着,毛泽东对其余省区的解放进程作出安排:“剩下的只有新疆、西康(四川省的西部)、台湾和海南岛,这些地方考虑到明年再夺取。”不过,他特别提出了台湾、西藏的解放日程安排,说:“台湾孤立在海上,那里有7万多人的敌军残余。目前暂不考虑占领它,这个问题可能到明年解决。”至于西藏,虽然第二野战军占领川黔之后“准备下一步骤——占领西康和西藏”,但是西藏的“局势特殊,明年可能还不能解决”。*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66—67页。按此,台湾与新疆均计划在1950年内解放,西藏在1951年解放。

在台湾、新疆、西藏三省中,中共特别强调了台湾的解放问题。1949年6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粟裕、张震等,要求“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提出:“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敌军,争取一部分站在我们方面实行里应外合,请着手研究,并以初步意见电告”。*《粟裕文选》第2卷,第860页。6月21日,又致电华东局和粟裕、张震等人指出:“在你们面前目前几个月内有四件大工作:(一)经营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赣新占城乡广大地区;(二)占领福建及厦门;(三)帮助二野西进;(四)准备占领台湾。”*《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21页。此电不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第一份把攻取台湾列入解放军战斗任务的文件,而且把重担具体落实到三野和粟裕的肩上。毛泽东强调:“不占领台湾,则国民党海、空军基地不能拔除,时时威胁上海及沿海各地;不占领台湾,则数十万吨船只不能取得,沿海沿江贸易受制于外航商业界。”*《张震回忆录》上册,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382页。

6月18日,斯大林复电毛泽东,强调新疆的解放问题。他一方面表示,对于“进一步占领西部和南部地区的战役计划我们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西部”指中国西南地区,“南部”指两广地区。另一方面,他“建议对新疆予以认真的关注”,他对毛泽东提出,“新疆石油蕴藏量丰富,还有棉花。缺少石油,您会感到寸步难行。如果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到新疆开展工作,过2—3年后就可以有自己的石油了”。他强调:“因此,占领新疆事不宜迟。派一个军就可以解决了。”他认为毛泽东对马步芳的兵力“估计得过高了一些”,认为马步芳“并没有那样强大”。*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70页。

显然,中共与苏联在新疆、台湾的解放日程安排上考虑并不一致。6月下旬,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赴苏联访问,“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取得苏联对我国革命的理解以及在各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第395页。。在6月27日与刘少奇的会谈中,斯大林再次强调:“不应当拖延占领新疆的时间。因为拖延会引起英国人对新疆事务的干涉。他们可能使穆斯林,包括印度的穆斯林活跃起来,以继续进行反对共产党的内战”;“在新疆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和棉花,而这些正是中国所急需的”,“总之,为了巩固中国的国防,应当让汉族住进所有的边境地区”。他再次提出:“你们过高地估计了马步芳的力量。”为了促使人民解放军提早进军新疆,他还表态道:“马步芳的部队主要是骑兵,在有大炮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将其摧毁。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提供40架歼击机。这些歼击机可以非常迅速地驱散并击溃这支骑兵部队”。*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73页。

尽管如此,中共在当时仍然考虑优先解放台湾。7月4日,刘少奇递交《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提出:“人民解放军在今年夏秋两季可占领福建、湖南、江西、陕西等省,冬季可占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这样就在基本上结束了对国民党的战争。剩下台湾、海南岛、新疆和西藏。其中西藏问题须用政治方式而不能用战争方式去解决。台湾、海南岛与新疆,须待明年方能去占领。其中台湾,因为有国民党军队作内应可能提早去占领。”*《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页。苏联方面也注意到:刘少奇特别强调了台湾、海南岛和新疆将于1950年内解放,而台湾的“解放有可能提前”*〔俄〕A.M.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译:《斯大林与中国》,第147页。。报告虽然表示“我们完全赞成尽可能早地去占领新疆”,但是提出“去占领新疆的最大的困难,是肃清与维持向新疆前进的道路和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由甘肃到新疆须经过漫长的没有粮食和饮水的沙漠地带),如果能够克服这个困难,占领新疆的时间自可大为提早”。*《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第2页。这份报告表明,中共的安排仍然是新疆与台湾均于1950年解放,但是特别强调了台湾的提前解放、西藏的解放需用政治方式。

斯大林则继续强调应“提早占领新疆”。对此,毛泽东指示刘少奇于7月6日表示“完全赞成”,要求苏联具体落实提供战斗机、帮助空运军队,并提供“关于新疆情况的材料”*《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第26—27页。。不过,毛泽东仍在考虑如何尽早解放台湾。7月10日,他指示周恩来:“根据朱德建议,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同时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下卷,第531页。但斯大林7月11日回答了毛泽东7月6日所提要求:“因为在新疆无着陆场,空运军队到新疆,还无办法,至于派战斗机帮助打马家骑兵,那很简单,可派一个团四五十架飞机,开始由苏联飞行员驾驶,以后由中国飞行员驾驶。”*《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第34—35页。

于是,毛泽东调整了一下计划。他先于7月23日指示彭德怀:由于苏联“极盼早占新疆,彼可给以种种协助,包括几十架飞机的助战”,须立即进军西北数省区,如此“则有可能于冬季即占领迪化,不必等到明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644页。。接着于7月25日致电刘少奇转斯大林,一方面提出:10月攻占广州、兰州,11月或12月攻占南宁、重庆,“而攻占昆明和乌鲁木齐在明年的1月或2月”。但是,如果平凉战役发起顺利,“我军就有可能在今冬占领乌鲁木齐”。他询问“能否在苏联购买用于调运部队的1000—2000辆汽车”。另一方面,毛泽东以上海被国民党海空军封锁而日趋困难为据,强调“为了粉碎这种封锁,必须占领台湾,但是没有空军是不可能占领它的”,因此希望苏联“在6个月至1年的期限内,在莫斯科为我们培养1000名飞行员和300名机场勤务工作人员”,要求苏联方面“卖给我们100—200架歼击机、40—80架轰炸机”,并帮助建立海军。按此,毛泽东一方面同意及早解放新疆,一方面要求苏联援助解放台湾。他指出:“我们设想到明年的下半年,即在我军进攻台湾期间,中国大陆的所有领土除西藏外都将被我们占领。”他指示刘少奇请斯大林“考虑我们的计划是否可行”。*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94—95页。对此,苏联认识到:“毛泽东期望于1949年,最迟于1950年,在苏联帮助下,以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俄〕A.M.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译:《斯大林与中国》,第147页。

苏联之所以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提早解放新疆,是因为担心美国以插手新疆为手段在中亚一带打上一个楔子,威胁苏联的利益。美国驻迪化(即乌鲁木齐)领事包懋勋(John Hall Paxon)策划新疆地方分裂分子成立“泛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由美国率先予以承认后,再由美国出面游说中东各国承认,迅速建立外交关系,造成既成事实。万一国内政权由国民党转到共产党,也难以扭转作为一个独立国存在的局面”*魏锡熙:《我在新疆和平起义前后的种种活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5页。。同时,美国还策动青海之马步芳、宁夏之马鸿逵等人退到新疆,与新疆分裂分子联合成立“伊斯兰共和国”。

这种情形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统一,中共不能不高度关注,这是决定尽早解放新疆的根本原因。随同刘少奇到莫斯科的邓力群指出:“苏方谈到,随着我党解放全国的形势,美国人在策动一个阴谋,即鼓动西北五马军阀把部队撤退到新疆,成立一个‘伊斯兰国’,与我们对抗。如果美国人的这个阴谋得逞,我们国内战争的问题就将成为国际问题,那样事情就不好办了。所以苏方建议我们提前解放新疆。本来,中央曾考虑到1950年解放新疆。考虑到苏方提供的这个重要情况,再综合全国的局势分析,中央决定提前解放新疆。”邓力群还指出:“这时苏联方面真心希望我们进军新疆,打垮国民党,挤掉美国人及其他帝国主义的势力。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疆,总比他们强,对苏联有利。当时苏联确实是以友好热情的态度支持我们统一中国版图的”。*邓力群:《新疆和平解放前后——中苏关系之一页》,《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这样,中共决定在1949年内解放新疆,而1950年下半年解放台湾也已经开始提上日程。

三、新疆和平解放后的进程考虑:进军西藏问题日显重要

新疆提早于1949年9月下旬和平解放后,中共所要考虑的就是西藏和台湾解放问题。

在中共决定提早解放新疆的过程中,美国曾插手西藏问题。4月12日,美国驻印度大使韩德逊(Loy Henderson)致电国务卿艾奇逊(Dean Gooderham Acheson),认为:“如果共产主义控制了中国本部,西藏就成为亚洲大陆仅存的少数非共产主义堡垒之一。外蒙古已经被分离,缅甸的共产主义势力很强,共产主义正在渗入新疆和内蒙古。因此,无论是意识形态上还是战略上,西藏的地位都显得重要。”*Memorandum by Miss Ruth E.Bacon of the Office of Far Eastern Affairs to the Chief of the Division of Chinese Affairs (Sprouse), Washington, April 12, 1949,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r East:China, Volume IX(1949),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3, p.1065.7月4日,美国驻苏联代办科勒尔(Kohler)致电艾奇逊,赞同韩德逊的观点,认为“西藏这块巨大的中亚地区如果被从属于苏联的计划和政策的分子所控制,就会对美国在亚洲的地位整体上产生不利的影响”*The Chargé in the Soviet Union (Kohl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Moscow, June 4, 1949,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r East:China, Volume IX(1949), p.1075.。7月8日,噶厦分裂分子制造“驱汉事件”。接着,美国人劳威尔·汤姆斯(Lowell Thomas)于8月入藏活动,韩德逊声称此次“访问”“可以视为一种美国对西藏感兴趣的姿态”*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December 15, 1949,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r East:China, Volume IX(1949), p.1092.。美国驻北平总领事克拉布(Clubb)在10月8日致艾奇逊电中认为:虽然“共产主义者很快就会对除了边缘地区以外的所有地区行使有效统治”,但是“1949年冬,西藏或许是安全的”*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Peiping (Clubb)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Peiping, October 8, 1949,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r East:China, Volume IX(1949), p.114.。

由此,西藏问题严重起来,引起中共的高度关注。9月16日,《人民日报》批评美英凭空捏造苏联“进攻”西藏的谣言作为它们进行罪恶勾当的借口*《走狗尼赫鲁欲盖弥彰 美英暴露侵藏野心 英公开与美帝勾结进行罪恶活动》,《人民日报》1949年9月16日。。新中国成立后,《新华月报》于11月15日发表新华社社论《决不容许外国侵略者并吞中国的领土——西藏》、署名胡今的文章《论英美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阴谋》以及新政协的藏族代表天宝的文章《西藏同胞准备迎接胜利的解放》,表达对西藏问题的关注。

英国密切注视着新中国政府态度的变化,特别是注意到中国报刊所发表的《解放西藏是中国人民的责任》一文。英国政府对此文作了如下表述:首先,文章指出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只有一个民族”,“我们的原则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东北,有朝鲜族。在新疆,有俄罗斯族,他们在人民中国里得到平等的待遇。帝国主义企图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侵略我们西藏,煽动西藏要求独立,必然遭到中国人民的铁拳回击”。接着,文章强调了西藏在中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苏联来说也颇具战略价值:“在文化上,西藏同中国不可分,如同地理上一样。如果帝国主义侵略了西藏,就能侵略西康、青海、新疆、甘肃和四川。以西藏为突破口,帝国主义就能反对中国人民,干涉中国革命。他们能以西藏作为反苏基地,例如美国已经计划在西藏修建空军基地了。”总之,“中国与中亚的未来关系取决于是拥有西藏还是失去西藏。西藏发生什么,能直接影响青海、西康、新疆、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间接影响中亚和苏俄”。最后,文章强调了“西藏必须解放,它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容忍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拥有西藏还是失去西藏,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FO 371/75778.Political Situation in China:Events Leading to Formation of a Communis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Capital at Beijing, December 1949 (Folder 45),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69.

苏联也对西藏问题关注起来。苏联杂志《新时代》专门发表文章,一方面谴责英美帝国主义分子插手西藏问题,指出:“驱汉事件”是以侵藏急先锋之一的黎吉生(Hugh Edward Richardson)为代表的英帝国主义分子策划的,“目的是事先准备口实,以使帝国主义国家承认中国这块领土之‘独立’,使它在国民党政体瓦解后,保持在自己的手中”。美帝国主义分子汤姆斯入藏,同黎吉生策划“驱汉事件”一样,“带着如此非礼的和无耻的性质”,美国报刊称“美国已准备承认西藏为自主独立的国家,并支持它加入联合国组织的请求,可予达赖喇嘛政府以‘军事援助’”。另一方面,文章引用了新华社的社论,强调:“西藏是中国的领土,西藏民族加入中国各民族的大家庭,与汉族及中国境内其他民族发生兄弟的关系,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解放包括西藏、新疆、海南岛、台湾在内的中国全部领土,不容许有一寸土地被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以外。”文章还引用了西藏在新政协的代表天宝对帝国主义侵藏的谴责以及班禅喇嘛10月1日致电毛泽东、朱德关于“消灭所有叛逆分子及解放西藏”的要求。*〔苏〕T.叶兰绍夫著,张全民译:《帝国主义者在西藏的阴谋》,《中苏友好》1949年第1卷第3期。

在此情况下,人民解放军加快了解放西藏的步伐。11月15日,周恩来对苏联驻华大使罗申通报中国国内形势时指出:计划在1950年1月“全歼四川的国民党军队”,在“四川和西康解放之后,我们将立即向西藏进军”。*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160页。在1949年11月23日致彭德怀并告贺龙、习仲勋、刘伯承、邓小平电中,毛泽东具体指出了进军日期:“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于明年(即1950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这是第一次确定解放西藏的时间。韩德逊承认,美国插手西藏问题促使“中共加快实施‘征服’西藏的计划”*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December 15, 1949,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r East:China, Volume IX(1949), p.1092.。

与此同时,中共也在考虑抓紧时机解放台湾,计划“1950年春季为台湾登陆战役做准备,1950年夏天实施登陆”*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160页。。1949年12月5日,周恩来与罗申谈话时指出:西南战役在1950年1月或2月底前“将彻底结束”,人民解放军面临的任务就是“解放西藏、海南岛和台湾”。西藏、海南岛“不是很费力的战役,这完全取决于人民解放军部队推进的程度”,“但是台湾战役是很艰巨的”。他强调指出:“当前人民解放军部队正在加紧准备这个战役,解放台湾只有在进行充分准备登陆部队以及海军舰队和空军机队之后。战役的日期,看来将安排在1950年9—10月间”。*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2卷,第169页。英国驻华临时代办胡切森(J.C.Huchison)敏感地注意到中共在1949年底宣布1950年的任务是解放台湾、西藏,认为“占领这两块领土在他们的计划中当然是优先的”*FO 371/83301.Relations with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f China on Formosa:Divergence of Views between Britain and USA over Formosa (Taiwan), July-December 1950 (Folder 5),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62.。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抵达莫斯科。他在回答记者关于访苏目的的提问时说,除了协商“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贵我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问题”,还要协商“其他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其他问题”就包括了解放西藏和台湾的问题。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注意到:“《解放日报》的研究专栏以显著标题,称讨论中的主要问题是西藏和台湾。”*F19236.Cypher/OTP,Political Distribution from Shanghai to Foreign Office, His Majesty’s Consul-General, No.1115, D.9.25.a.m, December 22, 1949, p.84.两地相比,解放台湾的难度较大,因而毛泽东更关注如何争取苏联在这方面的帮助。他在抵达当日与斯大林的会谈中就提出:“国民党分子在台湾岛上建立了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我们没有海军和空军,使人民解放军难以攻占台湾,鉴于这一点,我们的一些将领主张呼吁苏联援助,希望苏联派遣志愿飞行员或秘密部队,以便尽快解放台湾。”斯大林回答:“不会不给予援助,但援助的形式需要考虑周到。这里主要的问题是不给美国人的干预提供借口。至于参谋人员和教官,我们随时都可以提供。其他问题我们要仔细考虑”。*张木生译,沈志华编注:《中苏条约谈判的俄国档案文献(1949年12月—1950年2月)》,《近代史资料》总96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关于解放台湾,苏联担心美国武力干涉,导致其卷入冲突,这也是中共决定先解放西藏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唆使并制造西藏“独立”,企图使西藏问题国际化。1950年1月2日,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彭德怀并转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将这年秋季或冬季解决西藏问题的时间提前,指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如果今年四月中旬至九月中旬不向西藏进军,则须推迟至一九五一年才能进军。我意如果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应当争取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于十月以前占领全藏。”*《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208页。刘伯承认为:“毛主席命令今年进军西藏,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确定的。”*杨一真:《中央布置进军西藏的历史片断》,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3),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41页。

值得指出的是,中英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英国于1月6日承认新中国。因此,在莫斯科谈判期间,新中国政府同英国政府进行沟通,以争取英国对进军西藏的支持。英国政府在与胡切森往来电文中,密切关注在莫斯科的中苏谈判情况,分析中苏分歧。在承认新中国的当日,胡切森连发两电。第一封电报发于上午,说:8时,新中国政府有关官员从北京赶到天津,即刻要求他“立即告知英国政府刚在莫斯科达成下列协议:(a)原定1950年上半年进攻台湾的时间决定推迟至下半年。(b)尽可能快地发起对西藏的战役。参加这次‘侵略’行动的军队总数大约40万人,分别由彭德怀将军在中国腹地和林彪将军在西南指挥,同时发起。中国军队正在这两个将军的指挥下集中,计划最迟在3月发起进攻”。第二封电报发于当日下午,分析中国愿“与苏联政策保持一致(只要这种政策不伤害中国利益,迄今为止看来也未伤害),但是不愿以中国国家利益服务于苏联。大致说来,中国不会充当苏联的‘猫爪’”;并进而认为:“虽然毫无理由认为中国会放弃其所强调的民族主义,但是仍无理由相信新政府目前有什么计划侵占其邻居领土(如果说西藏可以视为中国邻居,则西藏除外),也无计划对外发动战争”。*FO 371/83296.Chinese People’s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 Policy, 1950,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p.19, 13.在2月6日的汇报中,胡切森进一步说:“据报告,拟议中的中苏友好条约条款(实际上是军事同盟性质)包括苏联控制中国从西藏到朝鲜的所有边界和港口。毛泽东对此不同意。”*FO 371/83314.Sino-Soviet Relations, January-February 1950 (Folder 2), 1950,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58.据美国外交档案记载,新中国政府也向美国政府通报了中苏分歧。1950年1月21日,美国在上海的总领事马康卫(McConaughy)致电艾奇逊,称1月19日周铭舜(Chou Ming-hsun)代表上海市市长陈毅对经济合作署官员路易斯(George W.St.Louis)说,斯大林要求中国对西藏、新疆、内蒙古和东北“族群(minority groups)”的利益作出“重大让步(far-reaching concessions)”,“中国一旦接受,极大地有利于苏联从外围控制中国”。参见Telegram:The Consul General at Shanghai (McMonaughy)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Shanghai, January 21,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Volume VI (1950),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p.291.2月2日,英国政府认为:苏联为了争取中国的让步,以支持中国对印度支那和西藏的施压为补偿*FO 371/83314.Sino-Soviet Relations, January-February 1950 (Folder 2), 1950,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79.。这是苏联为什么支持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一种推测。在2月14日的电文中,英国政府认为:“从未经证实的可靠的重要渠道所得情报表明,在莫斯科已经决定对台湾的‘侵略’推迟至1950年下半年,但对西藏的进攻最迟在3月发起。”*FO 371/83230.Far East Weekly Reports, February-December 1950,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4.

综上所述,在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共思考解放西藏、台湾的进程。毛泽东设想在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都得到解放的同时解放台湾,但是由于当时海空军的建设尚未达到协力解放台湾的程度,又由于美国的插手导致西藏问题日趋严重,中共考虑首先解放西藏,毛泽东“正式下达解放西藏的任务是在他出访莫斯科期间”*《阴法唐西藏工作文集》上册,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第141页。。

1950年1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电令第18军军长张国华到重庆接受进军西藏的任务。1月8日,刘伯承、邓小平致电中共中央,表示:“完全同意于今年即九月占领全藏。”*《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57页。1月15日,他们召集第18军师长以上干部会议,要求“做好一切准备,九月进军西藏”*陈子植:《解放昌都之战》,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1),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2页。。虽然提出的都是9月,但一个是9月“占领全藏”,一个是9月“进军西藏”,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笔者认为,如果是“九月占领全藏”,则表明如英国所得可靠情报所说,要在3月进军西藏、下半年发起台湾的战役;如果是“九月进军西藏”,则说明希望在进军西藏时发起台湾战役,两地同时得到解放。

四、昌都战役发起日程的确定:美国介入朝鲜问题给中国造成的威胁

对于华东军区来说,解放台湾是重中之重。1950年1月30日,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负责指挥攻台作战的粟裕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目前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业已全部解放。西藏的残敌也仅有十几个营,七千余人。因此,西藏不是打仗问题,而是跑路与正确执行民族政策问题。我们过去一个军即可解决问题。剩下的台湾及东南沿海诸岛屿,则是一个新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因为敌人的战线缩短了,海陆空军集中了。同时,渡海作战必须有充分的船只和足够的准备。”他指出,第三野战军在“最近提出的一九五〇年六大任务中,以解放台湾及肃清东南沿海诸岛屿的残敌为首要任务”。他强调,“台湾的解放,是全国解放的最后一战,对国家建设有重大意义”,表示“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与把握去克服困难”。*《粟裕文选》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7—38页。美国政府在4月17日的一份备忘录中根据2月20日至3月27日所得情报,“估计中共具备了他们不断所称的在1950年间攻取台湾的能力,大概他们会在6月至12月间实施该行动”。此一情报再次支持了其早些时候的估计:(1)“在国内外的联合威胁下,国民党政权无力进行充分的政治和军事的调整以成功地保卫台湾岛”;(2)“中共具备在1950年底攻占台湾岛的能力,可能会这样做”。结论是:“台湾岛很有可能在1950年底前陷落,但是也不排除国民党政权在该岛继续存在一些时间的可能性”。*Memorandum by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ar Eastern Affairs (Rusk)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Washington, April 17,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Volume VI (1950),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p.330.

但是,人民解放军的空军、海军尚未准备完毕。毛泽东4月13日致电斯大林指出:由于用于攻台作战的14个空军团“要明年春天才能训练出来”,因此“夺取台湾的作战,准备一九五一年进行之”。*《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32页。4月下旬,华东军区颁布《陆海空军两栖作战训练纲要》,规定以第七、九、十兵团为攻台作战的基本部队,自7月至1951年5月进行渡海登陆训练作战。这意味着中共要在1951年6月左右发起台湾战役。

然而,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中共“原来设想是赶李承晚下海,一鼓而下,很快地解放全朝鲜,使得战争很快结束,至少告一段落。如果美帝国主义要援助的话,它也需要有长期的准备和调动更大的兵力,才能进行登陆作战”*《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页。。在美国这段“长期的准备”时间里,中共计划解决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但是也充分估计了困难程度。美国政府也注意到毛泽东6月14日在中共中央会议上的语气同1950年元旦献词相比发生的变化,即毛泽东不再说在1950年内完成解放台湾和西藏的任务。但是,美国政府认为:“这并不意味中共1950年征服台湾的时间表发生改变”。它还注意到“毛泽东未再提及苏联援助问题”,虽然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苏同盟有什么削弱,因为近几个月来北平的政策是鼓励中国人‘自助’而非过度期望外援”,*DDRS-206891-il-3.Comments on OIR IM-305, 14 June 1950, on Mao Tse-Tung’s Speech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rence System.但是这显然反映出中苏两国在援助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从而深刻影响到台湾的解放。

美国的反应速度与中共的估计不尽一致,总统杜鲁门一方面命令美国海空军进攻朝鲜人民军,另一方面又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6月30日,他再次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美〕哈里·杜鲁门著,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下卷,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422页。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曾计划尽快解放西藏和台湾。华南局第三书记方方7月25日在华南地区中高级干部会议上宣布:“8月解放西藏,接着在9月我们的军队将发起解放台湾的战役。”*FO 371/83252.Progress in the Take over of the Whole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by the Forces of Mao Zedong’s Communist Government, July-August 1950 (Folder 10),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62.

西方各国密切关注中共在西藏、台湾和朝鲜问题上的动向。8月3日、4日,美国、英国和法国三国代表在巴黎进行“会诊”。英国代表艾斯勒·德宁(Esler Dening)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9月或10月发起对西藏进攻的“谣言”,但是说“有些不相信,因为随即而来的冬季不适宜发起进攻”*Minute of a Meeting by Representatives of France,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Paris on August 3,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Volume VI (1950), p.410.。法国代表巴拉迪(Parodi)认为,毛泽东“追随莫斯科的路线的方式是严密的,或是有些独立的”。美国驻法大使波伦(Charles E.Bohlen)“搁置西藏不谈”,专门分析人民解放军对台湾、朝鲜发起进攻的可能性,说:“至于台湾,我们不能确定共产党中国是否会发起进攻”,“即使会发起,但是没有迹象显示会立即发起”;“至于朝鲜(Korea),中国在朝鲜并无特殊利益。如果由中共按照自己意愿处理,对发起任何侵略性的进攻会持迟疑态度”。*Minute of a Meeting by Representatives of France,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Paris on August 4,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Volume VI (1950), pp.419, 422.美国政府在8月的一份文件中认为:苏联煽动“卫星国”军队“侵略”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西藏、香港、澳门、缅甸和印度支那等*Possible Further Soviet Moves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Foreign Economic Policy:Volume I (1950),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7, p.384.。

但是6月25日至8月25日朝鲜两个月的作战,证明了朝鲜人民军“很快地解放全朝鲜”的“原来设想的第一种情况已经过去”,中共“不能不设想第二种情况,即战争的长期化。要准备在长期化的战争中逐步消灭敌人”,因此不能不考虑“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第44、43页。9月15日,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朝鲜局势更加严峻。如何正确处理解放西藏、台湾与支援朝鲜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问题摆在中共面前。

9月30日,周恩来在一次演讲中依次阐述了对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朝鲜问题的立场:“现在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斗争还没有完结,这是因为反动派残余所盘踞的台湾,现在是在美国海军和空军的直接控制之下。人民解放军决心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并最后消灭中国反动匪徒的巢穴”;“人民解放军也决心西去解放西藏人民,保卫中国边防。对于这个为祖国安全所必须的步骤,我们愿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求得实现。西藏的爱国人士对此已经表示欢迎,我们希望西藏的地方当局不再迟疑,好使问题能得到和平解决”;“中国人民密切地关心着朝鲜被美国侵略后的形势”,“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55、359、360页。这段阐述说明,上述三大问题在中共当时战略考虑中的顺序是不同的,胡切森认为:“中共因为并无理由介入朝鲜问题——除非他们认为朝鲜问题与中国某些利益有关,所以将台湾问题列为主要问题,这就是台湾问题在他们日程表上显得非常重要之因。”*FO 371/83301.Relations with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f China on Formosa:Divergence of Views between Britain and USA over Formosa (Taiwan), July-December 1950 (Folder 5),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62.

然而,苏联政府竭力说明中国出兵朝鲜也是为了能解决台湾问题。10月5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强调:美国由于“目前还没有为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好准备”等一系列原因,“最后将不仅被迫放弃台湾,而且还将拒绝与日本反动派单独缔结和约,放弃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活动及使日本成为他们在远东的跳板的企图”。但是,中国如果不出兵朝鲜而“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再一次使人信服地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不仅得不到所有这些让步,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美国人将会把持台湾,把它当作基地。美国这样做,不是为了已没有取胜希望的蒋介石,而是为了它自己或者是为了未来的军国主义日本”。斯大林还表示:如果美国“被拖入大战”,则中国虽然因此自然“将被拖入战争”,但是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它同中国签有互助条约”。*沈志华主编:《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3卷,第80页。

由于美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东北边疆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共认识到在远东格局已演变成一体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独解决台湾问题,只能先入朝参战,保卫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朝鲜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不单是朝鲜问题,连带的是台湾问题。美帝国主义与我为敌,它的国防线放到了台湾海峡,嘴里还说不侵略不干涉。”此外,中共还担心美国“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第75页。因此,10月8日,中共决定出兵朝鲜。

打开西藏和平解放大门的昌都战役的发起日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确定的。中共中央西南局“曾设想4月进军昌都,7月到达拉萨”,虽然有人说这是“由于开始对西藏高原的困难估计不足”,*魏克:《上书毛主席,建设新西藏》,《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3),第561页。但是也反映出人民解放军曾打算尽快解放西藏。8月20日,西南局致电中共中央,提出“力争今年占领昌都”。8月23日,毛泽东回电敲定时间:“如我军能于十月占领昌都,有可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求得和平解决”。*《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475页。10月3日,朱德下达命令,要求人民解放军“帮助我们的西藏兄弟解放西藏”*FO 371/83294.Recogni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Government by the United Kingdom and other Countries, August-October, 1950 (Folder165),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190.。

10月7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越过三八线之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西方学者认为,该战役是10月份早些时候发起的,10月7日“是官方宣布的日子”*Alastair Lamb, China, India & Tibet 1914—1950: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 Roxford Books, 1989, p.522.。英国政府注意到人民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的时间与台湾问题、朝鲜问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称:“在几个月等待西藏代表谈判之后,中国政府鉴于朝鲜、台湾的事态发展,决定发起昌都战役。”*FO 371/83255.Progress in the Take over of the Whole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by the Forces of Mao Zedong’s Communist Government, November-December 1950 (Folder13), Foreign Office Files China:I, p.62.它还认为苏联支持发起昌都战役,德宁对美国驻泰国大使斯坦顿(Stanton)称:“苏联非常成功地说服中共领导人,说印度在大不列颠的煽动下拟定了侵藏计划,因而中共领导人理所当然地以‘侵略’西藏作为预防印度人的一项举措。”*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by the Ambassador in Thailand (Stanton), Bangkok, December 21,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Volume VI (1950), p.185.10月24日,昌都战役结束。10月2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已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藏前进,把三百万藏族人民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巩固中国西部的国防。”*Telegram:The Ambassador in India (Hender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ew Delhi, October 31, 195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Volume VI (1950), p.549.

综上所述,在渡江战役发起前,中共虽然计划在1949年、1950年两年里解放全中国,但是毛泽东特别思考了陆上边疆——新疆、西藏和海上边疆——台湾的解放问题,计划在1949年解放台湾,在1951年解放新疆、西藏。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中共计划在1950年解放台湾、新疆,1951年解放西藏。但是,由于美国插手新疆问题,中国西北边防受到严重威胁,中共决定提早于1949年内解放新疆。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共计划首先解放台湾,但是由于美国插手西藏问题而使中国西南边疆局势严峻化,中共遂计划在解放台湾同时进军西藏。接着,由于朝鲜局势的紧张化,美国将战火燃到了鸭绿江边,中共决议中国西南边疆与东北边疆并重,解放台湾的计划向后推延。这样,人民解放军于10月7日发起昌都战役,中共中央10月8日决策出兵朝鲜。总之,自1949年1月至1950年10月,中共根据国际因素的影响,根据新疆问题、西藏问题、朝鲜问题演变的情况,确定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

这种情况深刻说明,苏联、美国等大国高度关注中共的战略部署,人民解放军的进军日程不是简单孤立的内政问题,而是与远东格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格局之演变密切相关的内政外交问题。美国竭力插手新疆、西藏、朝鲜半岛等问题,这不仅是在与苏联较量,也严重地威胁到中国的国家统一和安全。苏联出于其中亚加盟共和国安全利益和对冷战局势的考虑,建议中共调整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中共根据这些国际因素和中国各边疆地区安全之关系,适时地调整了人民解放军的进军部署,完成了中国大陆的统一,确保了国家的安全。

(本文作者 张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5;董莹,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科员 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张 政)

A Brief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Liberation(1949—1950)

Zhang Hao & Dong Y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949 to October 1950 is the key period of the PLA marching towards the whole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s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iberation process in Xinjiang, Tibet, Taiwan and other border areas, in which the main factors came from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Soviet Union was always concerned with the decisions and actions of China liberating the border areas, and repeatedly proposed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merica involved in Xinjiang and Tibet, sent troops to the Korean Peninsula,and manufactured the situation of tension in Northwest, Southwest, Northeast frontier.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made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early liberating Xinjiang and Tibet, sending troops to Korea, postponing the liberation of Taiwan, etc., which had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is situation.

D232;K27

A

1003-3815(2016)-08-0104-13

猜你喜欢

苏联西藏新疆
都是西藏的“错”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新疆多怪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