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线的党史基本著作

2016-02-11

中共党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特色

张 树 军

一部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线的党史基本著作

张 树 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正式出版了。通读全书,感到《九十年》的确是一部有质有文、新意迭出的力作。该书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基础上,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1991年至2012年这21年党的历史作了全新的完整记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九十年》将党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记述得更为完整,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记载得更为充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成就得到更好体现。在党史基本著作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穿党的全部历史的一条红线,可以说是《九十年》最重要的特点,也是首屈一指的亮点。

一、《九十年》对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作了完整记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而艰辛的探索过程,经受了各种风浪甚至挫折的考验。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九十年》真实而完整地记述了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阔征程。

第一,《九十年》完整记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为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奠基性贡献。《九十年》用八章的篇幅记述了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尤其是第六、七、八三章,浓墨重彩地再现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壮阔场面,真实记载了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说明尽管在探索中发生了失误和曲折,但成就仍然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这八章的内容充分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的奋斗探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二,《九十年》完整记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九十年》第九章记述了党领导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成功召开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记述和阐明了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必然性。

第三,《九十年》完整记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的历史性贡献。《九十年》第九章第七节和第十章记述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的历史进程。这些内容在党史基本著作中都是第一次记述。

第四,《九十年》完整记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九十年》第十一章记述了党的十六大以后,党领导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这些内容在党史基本著作中也都是第一次记述。

第五,《九十年》将时间下限从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延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及时把十八大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党的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载入史册。《九十年》第十一章最后一节,专题记述了党的十八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根据十八大的决策部署,党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全面贯彻八项基本要求,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书到此虽告完结,但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回味悠远的感觉,既让读者清晰了解党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又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二、《九十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了准确记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九十年》用真实的史料、精确的数据,记载下90多年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对后20年成就的记载,在党史基本著作中是第一次,也是最系统的一次。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经济保持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稳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生机,在当代世界舞台上演绎了“中国奇迹”。“中国奇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奇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奇迹”;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理论体系的创新成就、制度的建设成就,就没有“中国奇迹”。对此,《九十年》都作了准确记载。

第一,《九十年》准确记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过程充满艰辛曲折。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但是,党领导人民以惊人的智慧和毅力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旧中国100多年所不可能取得的成就,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一次次实践、一次次觉醒、一次次突破,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成功之路。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民收入增长及分配、就业及民生保障等全局性指标和区域经济增长、通缩变动、贸易增长等局部性指标,都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进步。这些“外表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展示的却是“为何如是展开的历史”。

第二,《九十年》准确记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指导思想上的反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开山之作。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九十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一阶段发展、每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内涵,都作了充分阐述和准确记载。这就既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又从根本上保证了全书的思想性。

第三,《九十年》准确记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独立探索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九十年》不仅记述了这些制度的独特内涵,还通过对应对“非典”、抗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风险挑战和取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成就的记载,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三、《九十年》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作了深入总结和精辟分析

《九十年》在全书的“结束语”部分,以“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题,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既对党的90多年历史作了全面总结,又对党的90多年历史作了理论升华,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第一,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探索的必然选择。《九十年》结束语通过对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提炼总结,明确指出:90多年来,党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是一以贯之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奋斗探索的历程是充满艰辛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正是在这种选择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形成发展,是合理的、必然的。这些论断是在提炼概括全书内容基础上得出的,与党的奋斗历程相呼应,读来不仅不觉空洞,而且令人十分信服、颇感震撼。

第二,深刻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九十年》结束语按照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三个史,对党的90多年历史作了类型化概括和逻辑解析,指明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并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始终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个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一个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和巨大贡献的党。这一结论是为党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90多年取得的所有成就在更高层次上的集中体现,也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是立党立国的头等大事。一个政党最可宝贵的执政成果,不仅在于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在于找到使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创造、积累才找到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治国安邦大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90多年党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是一以贯之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历史而不能割断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胜利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第三,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和深化。规律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本质体现。《九十年》结束语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基本要求和领导核心的阐述,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这是符合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能力更加强大,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体现和丰富了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和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把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进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作出新思考、新探索,体现和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将三大规律的逻辑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期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四,鲜明指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九十年》全书最后一节深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符合”,即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符合中国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正是因为具有这“三个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旺盛的生机活力,才有无比壮丽的发展前景,才能承载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这是党的90多年历史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结论。

事非经过不知难。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战胜风险、开拓进取的宏大进程,而写出党的历史也有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的心路历程。对于这一点,我作为《九十年》编著者之一,有着深切体会,相信所有参与《九十年》编写工作的同志都有切身体会。但近水楼台先得月,执笔写作党的历史的同志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党的成就的伟大,更真切地感受到党的伟大,更加坚定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我们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 100080)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