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覆盖刍议

2016-02-11王轶峰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现役公安部公安

王轶峰

(武警学院 纪检审计室,河北 廊坊 065000)



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覆盖刍议

王轶峰

(武警学院 纪检审计室,河北 廊坊065000)

公安现役部队目前面临审计人员编制少、负有经济责任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多等困难,要实现审计工作全覆盖,就必须合理设置审计机构、科学编制审计人员数量,创新审计模式、改进审计方式,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加大审计整改力度。

公安现役部队;审计;经济责任;全覆盖

一、引言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其主要任务要求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公安现役部队的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独具特色,其机构设置遵照一般的部队编制设置,经费来源既有军队经费,也有地方政府保障经费。因此,在开展公安现役部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在遵照解放军审计署颁布的相关规定执行的同时,也有所侧重和不同。为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中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要求,结合公安现役部队审计工作特点,笔者就公安现役部队审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对策作一探讨分析。

二、公安现役部队审计工作现状

公安现役部队主要包括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隶属公安部管理。公安审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逐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机构,审计力量也在逐年发展。

(一)公安现役部队审计机构设置

公安现役部队的最高审计机构为公安部审计局,其现役审计处主要负责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审计工作的指导、考核,以及边防、消防总队级,各省警卫局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2]。边防管理局、消防局、警卫局都下设审计处,均为正师职编制,在公安部审计局领导下,对各警种部队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培训和考核,对部分涉及资金较大的项目进行直接审计。各警种部队审计机构设置具体情况为:

1.边防、消防部队审计机构设置情况。各省总队按照公安审计工作要求,统一下设审计处,一般为副团职编制,部分省份为正团职编制。由于各省总队任务量相差较大,编制实力差别明显。一些较大的总队按要求设置审计处,人员编制为3至5人,主要负责对内部财务、采购和工程进行支队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而在内陆一些小的边防总队,由于后勤人员编制数量少,存在着由财务人员或纪检人员兼任审计人员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主要负责对内部一般财务工作和采购工作进行监督,并负责向上级机关和业务部门上报统计数据等相应文件。

2.警卫部队审计机构设置情况。警卫部队工作性质特殊,人员数量少,后勤人员更少,遇大型活动和安保任务时,后勤人员也要执勤。各省警卫局按公安审计工作要求,将纪检与审计工作合并设纪检审计室,为副团职编制,人员一般为2至4人。而下一级警卫队也就基本不再设专职审计人员,由省一级警卫队纪检审计室统一负责审计工作。一般业务包括警卫队一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和日常经济运行活动的监督。

在三支部队中,由于人员编制数量少,业务工作性质特殊等客观情况,警卫部队审计人员最少、力量最为薄弱。

(二)公安现役部队审计主要业务工作

在公安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公安部审计局的不懈努力,公安现役部队审计业务发展迅速,审计业务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经济活动涉及领域。公安部审计局更是紧跟审计工作发展要求,相继出台了涉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预算、采购、基本建设、对外有偿服务、专项以及信息化项目等方面的审计制度,为公安现役部队审计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也对开展各项审计工作提出了规范程序和基本要求。

在所有业务工作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部队最为重视的一项主要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决策、经费开支、预算执行、项目建设、资产管理、内控建设和个人廉洁等情况,基本包含了一个单位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比较全面;二是其能够有效监督领导干部权力的使用,能够有效预防问题发生,同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审计效果明显。

(三)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现状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审计工作,不管是政府还是军队都十分重视,公安现役部队自然也不例外。公安部审计局根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出台了相应规定,对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与协作、管辖、内容和方法、程序、结果应用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对领导干部的审计评价也作出了详尽规定。相对于其他项目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已经相对成熟[3]。根据公安部审计局出台的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消防局、警卫局本级负有经济责任的正师职以上领导干部,所属总队级单位﹝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边防总队,公安消防总队,公安厅(局)警卫局,特别侦察队,正师级指挥学校,培训基地﹞正职领导干部,公安部直属现役院校负有经济责任的副军职以上领导干部,主要由公安部审计局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其他负有经济责任的副师职以上领导干部,主要由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消防局、警卫局、公安部直属院校的审计部门根据公安部审计局的授权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边防总队,公安消防总队,公安厅(局)警卫局审计部门分别负责对所属团职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公安部审计局随机对各省总队和公安部直属现役院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复核检查,边防管理局、消防局和警卫局对各省本警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检查。

三、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

《意见》中第一项任务即为实行审计全覆盖,要求依法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审计全覆盖涉及对负有经济责任领导干部的审计全覆盖和经济运行活动审计内容的全覆盖。经过多年发展和公安部党委的大力支持,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困扰着该项工作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离《意见》要求的审计全覆盖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一)被审计对象未实现审计全覆盖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为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在公安现役部队中,目前被审计对象只涉及团职及以上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对于一些临时机构负责人、团职以下的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尚未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这与《意见》要求不符,同时也与解放军审计署提出的对单位、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和临时机构负责人开展审计的要求不符。在此问题上,主要涉及三类人员:

1.部队政治部门的领导干部。随着军营文化建设的兴起,公安现役部队在此方面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多。然而,对于一些大宗的文化基础工程建设、文艺演出活动投入的专项经费还没有完全纳入监督。

2.消防部队大队一级领导干部。消防部队大队一级领导干部多为副团职编制。虽然支队党委对于经费使用作统一规划,大队一级领导没有决策权。但经费具体使用还是由大队一级领导负责,其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因此也负有一定的经济责任。

3.临时机构负责人。由于特殊任务和编制限制影响,公安现役部队还设置有一些临时机构。这些临时机构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在经费预算上还是正常划拨,其负责人对于这部分经费的决策使用有着很强的主导性。然而,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一般情况下这部分人不作为被审计对象。

整体来看,对于这三类领导干部审计的缺失,使一部分财政资金未能受到有效监控。一方面,有可能造成国家资金的损失;另一方面,对于保护干部、确保干部正确认识自己负有的经济责任不利。

(二)实际审计内容未实现审计全覆盖

公安现役部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规定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内容涉及经济决策、经费使用、事业建设成效、资产物资管理和个人廉洁自律等,比较全面。但在具体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资源与审计工作任务量严重失衡,一般情况下难以按规定实现对所有审计内容的审计。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问题:

1.对被审计单位经费的决策、使用难以实现审计全覆盖。由于现有审计人员编制数量少,审计任务多,分配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上的审计资源十分有限,在短期内对一个单位所有经费进行审计几乎不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只能对经费的基本往来、经济决策、大宗采购、基本建设项目预决算、银行账户管理和一般的单位内控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难以深入到经费使用决策的合理性、经费的使用效益、全部限额项目的招投标采购以及基本建设项目过程管理与资金监管等方面。

2.对被审计单位资产物资管理情况未能实现审计全覆盖。由于审计力量有限,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主要还是关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对于资产物资管理情况的审计还未深入。一是对部队房屋等不动产未深入审计,没有核实此类资产实际底数,对于领导干部不动产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以及部队资产报废、流失情况无法作出判断。二是对部队采购的设备、设施管理及使用情况未深入审计。部队采购的一些设备、设施涉及金额数目较大,但在审计过程中只对采购经费进行重点关注,对于其管理及使用极少审计,对于其报废机制是否合理、使用效率是否达标、采购新设备和设施的决策是否合理,以及设备、设施是否流失等情况都没有掌握。三是对低值易耗品等库存物资管理及使用情况的审计未深入。部队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品种多、数目大。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尚未深入审查低值易耗品等库存物资消耗数量是否与部队勤务任务相匹配,采购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等情况。

四、实现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对策

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全覆盖,就是要把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纳入监督范围,把国家和军队规定的所有内容审计到位。笔者认为,要实现公安现役部队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就必须合理设置审计机构、科学编制审计人员数量,创新审计模式、改进审计方式,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加大审计整改力度。

(一)合理设置审计机构,科学编制审计人员的数量

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资源,没有充足的人员配备和合理的机构设置,很难保障。目前,公安现役部队还有部分审计机构没有按要求设置,一些小总队只有专职审计人员,没有设置机构,甚至一些总队让财务人员兼任审计人员,审计机制形同虚设。同时,总队以下的一些团职单位,基本没有设置审计机构,只是象征性地设置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效果。只有科学、合理地统筹审计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审计能效,有效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4]。公安现役部队应当完善审计机构设置,形成由公安部审计局统一领导,边防管理局、消防局和警卫局审计处分警种统筹领导,省一级总队和警卫局审计部门具体落实的分层次、体系化的机构设置。同时,应当根据工作量科学编制人员数量。一方面,公安部审计局,边防管理局、消防局、警卫局审计处,以及各省总队审计机构直接承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落实任务,应当增加人员数量,保证工作有效覆盖;另一方面,应当取消或减少总队以下团级单位审计人员编制,其无法正常发挥监督职能,很难发挥审计能效。

(二)创新审计模式,改进审计手段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重点关注一些问题易发环节和一些敏感项目经费的使用,对采购经费、基建经费及问题易发环节的监督已经形成常态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当积极参考这些常态化审计成果,把采购审计、基本建设审计、预算审计和专项审计的结果有效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平时对关键环节和重点经费的全程监督,审计时合理利用这些审计成果的模式。这既可节省审计资源,又可为审计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另外,改进审计手段,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也是有效解决全覆盖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整合基础数据、科学使用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审计软件,不但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能有效发现问题、查找漏洞[5]。

(三)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

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若要有效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审计部门应合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一是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的专业性知识,可确保审计成果的可靠性;二是借助于社会审计力量,可节约内部审计资源,解决内部审计力量不足问题;三是借助于社会审计力量,可对内部审计无法胜任的工作进行补充,真正实现审计全覆盖。在选择社会审计资源时,保密性是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这是选择社会审计资源的前提。

(四)强化审计队伍建设

人才永远是推进工作发展的第一要素。公安现役部队应当加大审计队伍建设力度,形成完善的审计人才培养机制[6]。一要在审计人员进出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让会审计、懂审计的人才能够流进来,让一知半解、不懂业务的人能够退出去。二要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定期培养、定期考核机制,让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能紧跟部队发展,建立审计人员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激励机制。三要建立拴心留人的大环境。审计人员的成长,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只有建立有水平的审计人员升得上去,有能力的审计人员留得下来的大环境,才能让审计人员安心工作,保障审计队伍的稳定发展。

(五)加大审计整改力度

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整改,关系着审计全覆盖成效。公安现役部队审计工作应当构建“上级审计部门监督、本级审计部门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7]的整改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被审计单位内控机制,为保障审计全覆盖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一要明确整改责任人,确定整改责任期,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二要建立问题督办机制,对于整改落实不到位、不及时的,严格追究责任;三要健全问题督办联动机制,通过整合相关部门力量,集思广益、细致推进;四要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机制,把问题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督促落实。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Z].2015.

[2] 王雪峰.公安现役部队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4(6):125-126.

[3] 周振有.浅析公安现役部队审计转型策略[J].中国内部审计,2009(8):31-32.

[4] 付忠伟.审计“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探析[J].审计研究,2015(5):155-156.

[5] 黄杰.求真务实 把握要点 推进公安现役部队审计工作[N].人民公安报,2006-12-26(7).

[6] 丁红.浅议公安现役部队的审计文化[J].经济师,2013(7):114-115.

[7] 赵晓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体系探究[J].当代财经,2006(6):125-126.

(责任编辑刘彦超)

A Research on a Complete Coverage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of Public Security Forces on Active Service

WANG Yifeng

(DepartmentofDisciplineInspectionandAuditing,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Public security forces on active service are facing the problems of the lack of audit personnel, and more targets for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of leading cadres. To achieve full coverage,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has to be done in terms of proper auditing establishm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ways to improve the audit mode, and finding the real way to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forces in active service; audit;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full coverage

2016-02-27

王轶峰(1974—),男,河北廊坊人,审计师。

E232.6

A

1008-2077(2016)07-0093-04

猜你喜欢

现役公安部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公安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公交车安全防范工作
公安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公安部交管局提示:关注儿童十大交通安全关键细节
轰运“摇篮” “鲲鹏”振翅——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改装现役轰炸机缩短飞行人才培养周期纪实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公安部首设“反恐专员”
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公安卡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