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阻力与拖力:小区宽带垄断缘何不易被打破?

2016-02-11作者金峰

通信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线缆物业宽带

作者│金峰

阻力与拖力:小区宽带垄断缘何不易被打破?

作者│金峰

众所周知,在全国的所有小区内,宽带都或多或少存在垄断现象,仅是严重程度有所差异而已。比较好一点的小区,用户可以在3家以上的运营商中进行选择;次一点的小区,用户可以有两家运营商选择,其中至少包括了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的一家;最不好的小区,宽带被彻底垄断之余,垄断者还是一家不知名的运营商,仅仅是向基础电信运营商租用了专线,作为整个小区用户的对外出口。但无论怎样,小区内的用户是无法在市场上存在的运营商中,选择一家作为服务提供者的。

打破小区宽带服务的垄断,是用户、政府和弱势运营商的共同期盼。用户期望能用上价廉物美的产品,政府期望借助市场竞争推动“提速降费”,弱势运营商期望有更多可进入的空间。

物业管理是运营商进小区的最大阻力

众所周知,物业成为打破小区宽带垄断的核心障碍。部分物业与运营商签署了排他协议,不允许其他运营商进入(或只允许少量运营商进入),并获得一次性或宽带分成的收入,从而排斥了竞争;即便是无排他性协议,部分物业也阻碍新运营商的进入。而物业之所以成为打破小区宽带垄断的障碍,主要的原因有5个方面。

首先,这是物业自身经营和需要额外收入来源的需要。物业费难收,物业费难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相当数量的物业公司而言,单纯依靠物业费的收入,是难以应对成本日益升高的小区物业管理需要的,因此通过与外部公司合作,“经营住户”是诸多物业公司自然的选择,小区宽带的垄断经营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其次,缺乏对物业的有效制衡,物业权力较大。理论上,物业是小区居民聘请的“管家”,小区居民可以提出要求,并通过更换物业的方式制衡。但实际上,小区居民过于分散,尤其是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对物业的行为并无有效的制衡方式。

再次,行政处罚力度不利,物业不以为惧。几乎全国每个省份,都明确了排他协议的违法性,但在具体的处罚中,则略显苍白,一般仅为数万元,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区而言,这可能仅为其一个月的分成所得;即便如此,相应的处罚需要“举报、受理、查处”的流程,除非是能够获得排他协议的签字版本,否则任何“物业不允许某运营商进入”的举报,均可被物业用机房已满、小区现有条件不宜施工等加以解释。

第四,小区内宽带管线往往由运营商承建,物业只得配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小区内的通信管线应由开发商建设,并预留相应的机房,供运营商租用。但现实的情况是,开发商普遍将通信管线的建设转嫁给电信运营商(尽管通信管线的产权仍归属开发商),而负责建设的运营商所能获得的回报是对小区内的宽带实施垄断经营。

最后,小区内物理空间难以容纳更多运营商进入,物业只得限制。新运营商进入小区,需要在小区机房中布设交换设备,但小区的机房往往空间有限,出于安全的考虑,物业不允许更多的设备进入,而开辟新的空间作为设备放置场所的难度更大。同时,新运营商也需解决入户线缆的问题,能够共享现有线缆的难度是极高的,需要有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强大推动力。

小区用户是运营商进小区的后方拖力

即便物业不形成障碍,运营商进入小区也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与任何公共基础服务一样,宽带服务亦讲究规模效应。当一个运营商决定在某个小区开展经营时,它的目标就是能够对所有的住户提供服务,并且有明确的盈亏平衡线,即用户量达到多少,可止损盈利。毕竟,运营商有较高的初始投入,它至少需要租用机房空间、布设一定数量的设备,需要完成全小区的网络建设,至少是线缆到楼,这样才能在用户需要时,快速开通服务。

因此,除非是政府相关部门“不差钱”的战略布局,否则运营商每进入一个小区都要做一定的评估。新建小区自然有较高的吸引力,但对于入住率已经较高的老小区则未必如此,尤其是老小区中的用户采用预付费模式,已与其他运营商签订一段时期的绑定服务时,其进入该小区的意愿会更弱。毕竟即便用户宽带服务到期后,欲将其“撬”走也需要提供更多的优惠,而这将拉低新进入者的盈利能力。

编辑|孙永杰 sunyongjie@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线缆物业宽带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装宽带的人
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
物业服务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弹上线缆布设技术研究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华通线缆:“通”向未来的品牌梦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加强细部处理,提升物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