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师范学院:持续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

2016-02-10曾泽鑫胡源春

中国共青团 2016年1期
关键词:赣南师范学院苏区

文 | 曾泽鑫 胡源春



赣南师范学院:持续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

文 | 曾泽鑫 胡源春

赣南师范学院地处赣南革命老区,学校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持续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近年来,赣南师范学院团委先后命名了瑞金班、兴国班、于都班、会昌班、宁都班、石城班、寻乌班、公略班、博生班、泽覃班、伯坚班、赞贤班等12个红色班级,并以此为载体,不断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实践证明,建设红色班级,对促进红色文化氛围在校园的深度培育,对苏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该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抓牢“红色班级”建设的“三条主线”。一抓红色思想引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政治学习、形势报告会等,不断增强红色思想的主导力,努力使学习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弘扬苏区精神成为“红色班级”学生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二抓红色文化熏陶,着力在“红色班级”开设红土地讲坛、举办大学生红歌会、红色故事会、红色电影展播、红色艺术作品创作与表演等文化活动项目,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感召力;三抓红色实践锤炼,组织“红色班级”学生走出校门,奔赴基层,驻村入户,开展以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参观革命旧居旧址,听老红军或专家宣讲解读苏区历史为主要内容的“重走红军路”活动,让“红色班级”学生亲身体验苏区优良革命传统内涵。

二是突出班级文化的“红色内涵”。在“红色班级”开展“红色文化有形化”建设,以红色文化装饰教室、党团员活动室、学生寝室等场所,在“红色班级”开展每周唱一首红歌、写一篇红文、上一次红网,每月观看一次红色电影、开展一次红色实践活动、过一次团员组织生活、开展一次党团日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党校培训、召开一次思研会、开展一次班级民主评议活动等活动,通过建立参加红色文化活动台账对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绩效进行考核,使红色文化贯穿于“红色班级”文化建设始终,使学习红色文化成为每一位“红色班级”成员的必修课,让“红色班级”具有“红色内涵”,彰显“红色活力”。

三是培育班级成长的“红色土壤”。以“红色班级”建设为龙头,构建了“十个一”工作体系:编著出版一本苏区精神教育校本教材《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堂》;编撰出版一套红色教育故事丛书《红色记忆》;建设好一个红色网站《“红井水”网》;办好一本学习践行苏区精神的校园刊物《红色青春》;成立一个大学生学习研究苏区精神的学生社团“大学生思源协会”;编排一台反映中央苏区题材的音乐舞蹈史诗《那一片红》;重点打造一项红色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建好一座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成果展馆;建好一批校外苏区精神学习实践基地”为主要内容的苏区精神进校园“十个一”体系建设。该校经常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江西瑞金、福建古田等地开展祭奠革命烈士,走访革命老区、先烈故里,收集红色故事,调研苏区振兴发展,携手乡村小学和敬老院共同完成老人和孩子们的微心愿,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等活动。

(作者曾泽鑫系赣南师范学院副院长,胡源春系该院团委书记)

猜你喜欢

赣南师范学院苏区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苏区创业致富人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