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2016-02-09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技馆全民科普

◎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尚 勇

奋力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尚 勇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部门,就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情况和全面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作简要汇报。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现跨越提升

五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公众关切和民生热点,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超额完成“十二五”公民科学素质目标。据调查,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超额完成“十二五”5%的目标,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90%。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3市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10%,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13省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5%。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健康中国行、防灾减灾日、世界地球日、双创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等品牌活动,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深入开展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快速提升。

二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深化工人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民工春潮行动等举措,大力提升劳动者素质,筑牢创新驱动发展人力基础。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充分发挥11万农技协组织的骨干带头作用,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推广。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专业人才和技术工匠队伍规模快速增长。及时回应雾霾、核电站、PX项目等公众关注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问题,营造创新创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社会的贯彻落实做出重要贡献。

三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创新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的技术手段,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渠道和机会明显增加。科技馆建设快速发展,形成包括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的现代科技馆体系,目前全国达标科技馆总数155座、流动科技馆220个、科普大篷车1071辆,全国123家科技馆免费开放取得显著成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普意识明显增强,开展的科学营、开放日等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国土、环保、林业、地震、气象等科普基地蓬勃发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由2010年的650个发展到2015年的1045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达到3365个。“互联网+科普”取得初步成效,采取PPP模式联合、引导新华网、人民网、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参与科学普及传播。

四是形成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各方共同参与的科普大格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每年参加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刘延东同志每年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汇报。全国政协围绕“大力加强科普教育”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各地方各部门以共建机制为抓手,结合主体业务,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部门从2010年的23个扩大到33个,先后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共建协议,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并与所辖地市签署相应目标责任协议。

“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联合协作、协同配合的结果,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的牵头部门,在此,我代表中国科协向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表示衷心感谢!

在为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仍是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科普工作的地位还远远没有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普投入严重不足,社会力量动员不充分,科普工作体制机制与现代科普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协同奋进创新进取,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指明了方向。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式发展,打牢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深厚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十三五”期间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是攻坚决胜,如期实现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落实各地全民科学素质共建的目标任务,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及丰富多彩的培训教育,广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决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提供支撑。

二是聚焦重点,带动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以社区居民和农民为抓手,实施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大力建设乡村e站、社区e站,开展“智爱妈妈”、“智慧蓝领”行动,采取定制培训、精准帮扶等有效手段,提高科学生产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以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教育体系创新工程,制定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标准,推动科技教育进教材、进课堂。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关键,加强科学素质教育,不断提升科学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以城镇劳动者和产业工人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教育和科学文化活动,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是加快信息化,创新和丰富科普内容与形式。以科普信息化为重点和龙头,实施“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以“科普中国”为切入点,创新科普表达方式和工作机制,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和精准服务水平。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发挥新媒体在新闻导入、科学解读,精细分类、精准推送方面的作用,推动科普信息在农村、社区、学校广泛落地,真正做到“科普进万家”。实施科普创作繁荣工程,促进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加强科普、科幻创作,以政策为导向,推动科普产业繁荣发展。

四是强化大协作,创新完善联合推动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科普传播协作工程,整合各部门资源,调动各方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社团、企业等各方面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枢纽型、开放型、平台型特色,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补充作用和学会主体作用,将科学普及作为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是完善科普设施建设,推动政策落实。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以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虚拟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延伸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推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科普展览展示中的应用,着力提高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类设施,促进科研活动和科普工作协同发展。鼓励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或展览馆,激发全社会参与科普的热情和活力。强化科普投入和条件保障,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建立第三方科普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会同各地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延东副总理的指示要求,全方位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普及服务争做贡献,推动科技文明普惠共享。恳请各地各部门继续给予支持和配合。

(本文系作者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

科技馆全民科普
科技馆一日游
全民·爱·阅读
深圳科技馆新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可持续全民医保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