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音里的牛

2016-02-09程梅

新传奇 2016年48期
关键词:暮霭狗吠老黄牛

(程梅)

(杨德新)

(郑淑鹏)

乡音里的牛

古老的乡村,除了晨曦中的鸡啼,日间的狗吠,当然还有傍晚的牛哞。它和鸡啼狗吠一样,构成了乡愁里悠远而难忘的乡音。

记忆里,乡村最悠长的声音,莫过于阵阵牛哞,它低沉而浑厚,在晨辉夕照中,穿透炊烟暮霭,搏击宁静的空气,传向田野山岗,总能唤起人们思乡的情怀。

牛的健硕,不仅在于浑厚的哞声,也在于憨厚的体态,是音与形的统一。弯曲的犄角,饱满的身躯,强壮的四肢,坚实的蹄子,默默耕耘在五线谱似的梯田中,它的身影,像谱写在乡村恋曲中一个低沉舒缓的音符。

牧童和牛是古老乡村中最和谐的两个符号,晨光暮霭中,麻绳般弯曲的乡道上,晃动着一大一小的两个黑点,他们不是在进山的途中,就是在回家的路上。顺光与逆光中,那份默契与协和,将村庄渲染得温馨而恬静。

躁动的黄昏,月上东山,树影横斜,阡陌朦胧,母牛归途心切,一路呼唤牛犊的声声哞叫,让人体味到一种浓浓的亲情在心底弥漫。乡村牛哞,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的“乡村牧歌”,它以朴实无华的诗意,走进农耕文化,走进唐诗宋词。

王安石的《和圣俞农具诗》写道:“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道出了牛奋蹄耕耘,无所索取的“老黄牛精神”。

牛是乡村不可或缺的风景,也是乡村逃脱不了的日常。田野里无处不是牛劳作的身影,无处不被它的汗水所浸润,它从不认为艰辛的劳作是苦难,即便是苦难,这种苦难也早已融入了它的血脉当中。牛对于土地的眷恋,不是简单的生存上的依赖,而是将土地中的经纬线,当成谱写在大地的乐谱,用它“老黄牛精神”去一一弹奏,此时的牛哞,成了天籁之音。

让人叹惜的是,如今的乡村,青壮年大都去城市谋生去了,留守的是老人与儿童。大片的农田荒芜了,那些还在继续耕作的,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普及,用上了耕田机,轰轰的机鸣,替代了牛哞。没有了用武之地的牛,已日渐退出了属于它的乡村舞台。没有牛哞的乡村,就像一道乡下常吃的家常菜,因少了这份“佐料”的点缀,总给人一种味觉上欠缺,让人生出一种对过去岁月的绻恋。乡村的夜还是那样静然,梦里似乎又响起了阵阵牛哞,悠远的乡愁里,那是声声不绝的乡音。(湖南禹正平)

·读者诗词

(程梅)

月出东山亮晴川,

清晖万缕人间漫。

循环往复无穷伴,

圈圈转过几千年。

阴晴圆缺望朔间,

悲欢离合轮番现。

幕起幕落情来牵,

人生况味尽包涵。

忆长征

(杨德新)

红军“移旅”八十年,

“凤凰涅槃”惊世间。

打倒三山民有幸,

长征万里史无前。

堵截围追丧敌胆,

雪山草地展笑颜。

谁信蚍蜉能撼树,

指明星火可燎原。。

一剪梅·雪

(郑淑鹏)

六角银花绽孟冬,

花瓣晶莹,落地轻盈。

弄洁乡镇弄洁城,

霾雾能清,毒害能清。

素被平铺田野中,

不见粮丰,预兆粮丰。

千山万壑换新容,

正栉西风,召唤东风。

猜你喜欢

暮霭狗吠老黄牛
狗吠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故乡
你抬头看落日
晨烟与暮霭
送别
不爱叫的老黄牛
老黄牛
逃跑的老黄牛
张自启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