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影响效果

2016-02-08梁樱红

关键词:层流责任制手术室

梁樱红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2799)

探讨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影响效果

梁樱红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2799)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陈旧式管理期间,实施的300台手术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期间,实施的320台手术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整体护理质量,特别是护士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护理本身的安全性将大幅度提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影响效果

随着医学质量的提升,临床上对手术室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洁净手术室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需要结合空气净化技术,完成3级过滤,最终通过过滤器实现将大量菌落阻隔在外[1-2]。现如今,许多医院已经组建洁净手术部,为探究在我院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陈旧式管理期间,实施的300台手术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期间,实施的320台手术为观察组。两组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陈旧性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并且组成护理小组,成员为主管护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实现逐层监督手术室护理情况。

层流洁净手术室投入使用前的环境卫生监测:①通过国家具有资质的相关检测部门对洁净手术室各项指标参数进行评估。②确保各系统能够正常运作,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检查事项包括:感应门开关、净化空调系统、网络运行、水电、医疗设备等。③对洁净手术室室内及其他可见及隐藏物品进行完全彻底地清洁,特别是空调管道、墙面、天花板等,在这些物品表面收集样本,通过细菌培养检测是否合格,且每月需进行一次检测。④每季度对各级别手术间进行空气洁净度监测一次,每间手术间至少每年监测一次[3]。

合理控制层流洁净手术室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安排手术室人员,禁止无关人士参观。如有其他见习人员参观手术,必须详细记录相关人士姓名,且不得超过2人,同时佩戴明显标识卡,注明“参观第几手术室”,同时禁止巡视,将交叉感染降到最低。手术室内最多人次8人,每日固定时间(一般为早7:00)提前启动空调系统,室内温度控制在24℃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术前消毒铺巾后,将室内温度下调至22℃左右;每日完成全部手术后,按照分区,巡回护士用具有标识明确的卫生洁具处理干净手术室,同时将电动门关闭,实施1h层流,将空调系统关闭,但急诊手术室空调保留;另注意,超过3 d未使用的手术室需于术前3 h,将空调打开;接台手术时需立即对手术室进行湿式清洁,密闭30 min,方可继续进行手术[4]。

设备、器材位置摆放:手术床置于手术室净化区域的中心位置,其他设备置于其他区域。注意进行头面部手术前,需将患者头部向手术床顶部移动;下肢进行手术时,下肢向手术床底部移动。

维持手术室正向压力:手术时,应保持所有门处于关闭状,禁止开门手术,尽量避免开关门。保证手术室清洁卫生:定期对洁净手术室环境及其他物品表面进行清洁,并实施灭菌处理,污染物必须处理得当,在空调低速运转时,对手术室内进行湿式打扫。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及感染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性、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每一项满分100分,对各项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对比(±s,分)

表1 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对比(±s,分)

组别 n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性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 320 98.19±3.09 97.56±3.81 96.91±2.21对照组 300 87.18±2.39 89.98±5.02 88.19±4.36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 [n(%)]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医院环境的改善,现代医院需要更加完善的层流手术室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同时也是对医学工作者负责,特别是对工作在第一线的手术室人员负责,因为他们才是第一个接触感染源的个体[5]。加强新型现代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健全医院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医院工作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确保患者的利益,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实际操作时,主要从手术室无菌管理、消毒隔离、清洁卫生、手术床管理、巡回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处理[6]。本次研究中,我院专门成立了护理管理小组,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又相互学习,互相监督,保证了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地顺利实施。

影响洁净手术室环境的因素不止一个,其中医护人员被列为最大污染源。有关数据显示,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手术室内部空气中的细菌密度相关,细菌密度越大,切口感染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空气中的浮游菌含量直接影响感染率的高低。由于手术室中的人员流动率较高,空气中浮游菌含量很容易高于正常值,因此必须科学合理控制手术室中人员数量。为了更好地实现正规化管理,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组织业务学习,因为层流手术室作为一个新型理念被引入,许多人对其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为了避免护理人员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害,就需要对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岗前培训应制定出详细细则;另外举办相关讲座、学术交流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关于净化工程技术方面的及国外一些洁净手术室的先进管理理念,为层流手术室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将责任细致化,将手术室管理的每一步都落实到实处,无论是手术室环境本身,还是空调系统的清洁管理,甚至手术床位置的摆放都体现科学合理性,每次手术都进行湿式清洁,保证手术室温度、湿度合理适中,可以说已经将护理细节考虑周全,通过设置完善地监督评价系统,更加体现人性化[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均充分证明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必要性,通过这一新型模式的展开,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效果,大大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这一结论与杨晓燕[8]研究结果相一致,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整体护理质量,特别是护士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护理本身的安全性将大幅度提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1]王亚玲,孙 静,杨天德,等.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台布距地面高度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5):637-638.

[2]朱晨霞.层流洁净手术室的使用和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5):106-109.

[3]李红莉.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动态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06):157-158.

[4]李桂芝,田 疄.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应用及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77-80.

[5]袁辉霞,张艳芬,刘秋霞,等.层流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5(6):3531-3532.

[6]陈小娣,冯惠娟,沈 郁,等.影响洁净手术室环境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9-1410.

[7]魏 革,陈少桃,林 华,等.洁净手术部的环境管理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7(14):25-26.

[8]杨晓燕.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电子版),2016,1(16):240,242.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2.3

B

ISSN.2096-2479.2016.09.164.02

猜你喜欢

层流责任制手术室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层流切应力诱导microRNA-101下调EZH2抑制血管新生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超临界层流翼型优化设计策略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