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2016-02-08高丽娟

关键词:放化疗循证肺癌

高丽娟

(江苏盐城滨海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江苏 盐城 224500)

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高丽娟

(江苏盐城滨海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江苏 盐城 224500)

目的分析实施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施以循证护理干预;选择同期进行放疗的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而相应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循证护理;肺癌;化疗;护理效果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目前在临床上通常对其进行放化疗法治疗,然而对患者实施放化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病情发展,但同时也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1]。因而,在患者进行放疗期间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积极的意义。循证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科学制定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此次研究选取我院进行放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分析相应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3±4.6)岁;病程5~30个月,平均病程(23.1±4.7)个月。选择同期进行放疗的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4.8±3.8)岁;病程6~31个月,平均病程(24.13±4.2)个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常规病理检查进行确诊。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等其他类型较为严重的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及用药等的指导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由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责任医师以及护士组成,所有成员均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操作护理技能的培训。

1.2.2 实施心理护理

肺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在进行放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情的恢复,因而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当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皮肤护理

在放疗过程中,放疗性皮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放疗并发症,较为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疡或坏死,这将增加患者的痛苦。因而在放疗期间,相应护理人员应当注重患者皮肤护理,向患者讲述关于皮肤护理的相关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现皮肤糜烂、水泡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

1.2.4 消化道相应护理

放疗过程中,放疗性食管炎以及腹泻、恶心等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而在放疗期间相应护理人员应指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叮嘱在放疗期间应当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1.3 评价指标

在患者放疗结束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相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然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放疗性皮炎、放疗性食管炎、食欲下降、呕吐及腹泻等,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比对照组患者的30.43%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5,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调查后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比对照组患者的76.66%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多是实施放化疗,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患者病情的发展。然而相关的医学研究表明[2],对肺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极易引起各种放疗并发症,包括容放疗性皮炎、放疗性食管炎、腹泻以及恶心等,这将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属于一种综合护理模式,主要内容是提前收集相应的循证证据,然后将其与护理方法、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自身的需求进行紧密的结合,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和实施方法,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和和治疗。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对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

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总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比对照组患者的30.43%明显偏低;另外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比对照组患者的76.66%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的文献及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证实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1]黄月芳.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71-72.

[2]宋 敏,吴 晶,徐 艳,等.并发症护理干预在放化疗治疗肺癌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8):1151-1153.

[3]夏广惠,刘 红,祁 玮,等.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青年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30-32.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09.120.02

猜你喜欢

放化疗循证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