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规律及特点

2016-02-07邵文慧汪磊蒲煜琴林才志

新中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李东垣陈皮方剂

邵文慧,汪磊,蒲煜琴,林才志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530222 3.上海市黄浦区妇幼保健所,上海 200010 4.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规律及特点

邵文慧1,汪磊2,蒲煜琴3,林才志4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530222 3.上海市黄浦区妇幼保健所,上海 200010 4.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目的:纳总《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方剂用药,分析其用药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室秘藏》为检索源,对《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方剂、用药进行收集、分类,利用频数统计确定治疗脾胃病的常用药物,并对其药性、药味、归经及配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55首,涉及中药110味,治疗脾胃相关疾病常用药为陈皮、升麻、炙甘草、柴胡等17味中药,常用中药主要为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为主,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药味主要以辛味、甘味、苦味、酸味为主;归经主要归为脾经和胃经等。结论:李东垣先生在《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时以温补脾阳、升脾扶正为法;用药主要以辛温升阳,辅以甘味药补益滋养。

《兰室秘藏》;脾胃病;用药特点

《兰室秘藏》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所撰。李东垣先生对脾胃病的论治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着重阐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意义,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创立脾胃学派,后人称为“补土派”。李东垣先生论治脾胃病理论,非常值得现代中医研究者深思、挖掘和学习。他所著的《兰室秘藏》、《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在论治理论上一脉相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临床诊疗疾病有着极大的丰富和补充,可以说是李东垣先生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兰室秘藏》全书共3卷、21门,每门中有论、有方,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以内科疾病所占篇幅最大。《兰室秘藏》是研究李东垣先生治病理念的重要文献,分析《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的方药,可以理清李东垣先生治疗脾胃病的理法规律和组方用药特点,笔者就此进行了相关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集 通过对《兰室秘藏》[1]检索,全书共3卷,按治疗疾病种类分为21门。依据《中医内科学》[2]中对脾胃病的定义,筛选出《兰室秘藏》中主要治疗脾胃系相关疾病的章节包括饮食劳倦门、中满腹胀门、心腹痞门、胃脘痛门、呕吐门、大便结燥门、泻痢门中有明确药物组成的方剂,并且主治明确、计量准确。重复出现的方剂只计1次。

1.2 数据清洗 对收集的方剂及组成中药按照《中药学》[3]中药物来源的标准进行规范化整理。如黄耆统一为黄芪、橘皮统一为陈皮。而《兰室秘藏》中对甘草的描述有甘草、炙甘草、生甘草、熟甘草等,以及对半夏的描述有半夏、半夏曲、炒半夏等,统计时分开讨论。

2 结果

2.1 治疗脾胃病方剂的常用中药 见表1。《兰室秘藏》中符合本研究收集的方剂共55首,涉及药物共110味,合计出现640次。虽然这些药物对于治疗脾胃病都有作用,但是有些中药的应用频率极低。研究医家的治疗思路主要是观察其方中的主体部分,即在同类方剂中的常用中药。因此选择在方剂中出现频次>10.0%的中药作为常用药物,共17味,只占全部中药的15.5%(17/110),但累计出现频次已经达到46.41% (297/640)。

2.2 《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所属功效类别见表2。对《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的17味常用中药按《中药学》功效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属8个类别,共出现了334次,主要包括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驱虫药、清热燥湿药。治疗脾胃相关疾病常用药以补虚药所占比例最高,为40.7%;其次是理气药、解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22.5%、14.7%。

表2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所属功效类别

2.3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的药性 见表3。《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方剂常用17味中药药性共出现了334次,药物主要为温、寒、平药性,其中药性温排在第一位,所占比例为70.7%;其次为寒性、平性,所占比例依次为22.5%、6.9%。

2.4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的药味 见表4。《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在药味上,主要为辛、甘、苦、酸,以辛味药最多,所占比例为39.7%;甘味、苦味次之,依次为29.7%、28.5%。

2.5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归经 见表5。《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在药物归经上,主要是归脾、胃、肺经等。其中归脾经药物所占比例最大,为27.9%。

表3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的药性

表4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的药味

表5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归经

2.6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共词分析 见表6。对《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的17种常用中药进行共词分析,获得共现次数频次较高的药17对,共现次数频次最高的依次为:升麻-柴胡(19),陈皮-炙甘草(16),陈皮-人参(16),升麻-黄芪(14),陈皮-半夏(14),陈皮-神曲(14),升麻-当归身(14),陈皮-黄芪(13)等。从常用中药联合应用的特点分析,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的方剂主要是以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为基础原型,进行加减。

3 讨论

通过本次对《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章节方剂、方药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李东垣先生非常注重脾胃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李氏认为疾病的生成与脾胃受损息息相关,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并在其著作《脾胃论》中深刻阐发了“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元气为人生之本,脾胃为元气之源,人体的健康和疾病都源于脾胃,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主升清,胃司降浊,清升浊降,相辅相成。脾胃升降是人体生理代谢的重要环节,一旦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动作劳苦等,长期侵袭人体,都可使脾土受损,转运失职,引发多种疾病。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都是由于脾胃受损所致,因此李东垣在治疗疾病上尤其重视温养脾胃。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中先生以温补脾阳、升脾扶正为主,用药主要以辛温升阳为主,辅以甘寒补益滋阴。李东垣先生在《脾胃论》中云:“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认为“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其胃土耳。”因此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的方剂中,其用方、用药多用温补脾阳药,补益药、温性药用量最大,这也是其治疗脾胃病用药特点,这从表2中补益药、表3中温性药的分量之大可见一斑。李东垣先生尤为重视升脾扶正,喜用升麻配伍柴胡以助其生升之性,强调脾宜升,胃宜降,饮食劳倦、寒温不适及及情志失常均可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胃不能受纳水谷,脾难以输送精微,升降功能失调,就形成脾胃之疾。在《脾胃论》中提出“百病皆起或久升而降,亦病焉”,因而先生治疗脾胃相关疾病用药时辛味药、甘味药较多。辛,能行、能散,可提升脾气,提升脾升清的功能;甘,能补、能和、能缓,甘润以滋养脾胃,提升脾胃清和之气。综上,李东垣先生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时注重温补脾阳、升脾扶正;用药主要以辛温升阳为主,辅以甘味药补益滋养。

表6 《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方剂常用中药共词分析

[1]李东垣.兰室秘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02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6-187.

[3]高学敏.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4.

(责任编辑:冯天保)

R249

A

0256-7415(2016)12-0195-03

10.13457/j.cnki.jncm.2016.12.084

2015-05-07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B2014614)

邵文慧(199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汪磊,E-mail:772941415@qq.com。

猜你喜欢

李东垣陈皮方剂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聊聊陈皮的保质期
蛇胆陈皮制剂中陈皮UPLC指纹图谱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