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8例烧伤后创面瘙痒疗效观察

2016-02-07黄辉霞赵嫦莹黄春荣

新中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疤痕四肢耳穴

黄辉霞,赵嫦莹,黄春荣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 广州 510420

针刺治疗8例烧伤后创面瘙痒疗效观察

黄辉霞,赵嫦莹,黄春荣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 广州 510420

目的:观察8例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用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诊疗思路。方法:8例患者均采用围刺电针结合体针、耳穴贴压治疗。围刺电针治疗每天1次,耳穴贴压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每2周为1疗程,全部治疗1疗程以上。结果:8例患者中显效1例,有效7例。结论:围刺电针结合体针耳穴贴压治疗对瘙痒症状缓解明显,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烧伤;创面瘙痒;针刺

烧伤后创面瘙痒是烧伤愈合过程中及愈合后的一种常见表现,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病患瘙痒多在烧伤早期出现,后逐渐缓解,下肢比上肢及面部创面为重;热液烫伤后易引起瘙痒,其次是火焰烧伤[1]。病患常因瘙痒导致睡眠障碍,情绪焦虑,寻求中医针刺治疗,因针刺治疗对瘙痒症状缓解明显,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均来自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温泉院区2013年1—12月骨创烧伤科,烧伤面积均小于40%,局部产生薄厚不一的瘢痕,瘢色稍红,局部少许黏液,均为男性,病程多数为烧伤后半年内,分布在四肢及躯干,未或少伤及头面部尤其是耳部。

2 治疗方法

采用围刺电针结合体针、耳压治疗。①围刺:围绕烧伤局部边缘平均布穴,角度为横刺15°,以探及瘢痕基底部为宜,采用电针,波形为疏密波,配以体针、耳压辨证取穴,以镇静安神、疏肝解郁为主,包括:心俞、肺俞、胆俞、血海、膈俞等,行捻转泻法,治疗时间为20 min,每天1次。②耳穴贴压取穴:神门、心、肺、胆、风溪、交感,每天按压4~5次,以酸胀为度,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每2周为1疗程,全部治疗1疗程以上。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瘙痒评价 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自拟瘙痒可视化评价量表评价夜间创面瘙痒程度。分别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1疗程结束后1天作1次评价,根据结果评分变化评价其好转程度:瘙痒积分采用百分数表示,公式:

3.2 疗效标准 痊愈:瘙痒消失或基本消失,瘙痒积分减少>80%;显效:瘙痒症状、体征明显改善,50%<瘙痒积分减少≤80%;有效:瘙痒症状、体征均有好转,20%<瘙痒积分减少≤50%;无效:瘙痒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瘙痒积分减少≤20%。

3.3 治疗结果 8例患者中显效1例,有效7例。有患者因对针灸止痒存疑,曾自行停止针刺治疗3天,针刺当晚瘙痒减轻,未行针刺当晚瘙痒难以入睡。

4 病案举例

阳某,男,21岁,因“四肢火焰烧伤后疤痕增生瘙痒1月余”入院。患者于2013年5月29日工作时不慎被酒精烧伤,致四肢多处疼痛、水泡形成,部分创面破溃,创面红润,急送至某医院,予创面换药、预防感染、保护创面等对症支持治疗,恢复良好于6月24日出院。

2013年6月25日,为进一步抑制疤痕增生、减轻瘙痒收入本院。患者四肢疤痕色鲜红,瘙痒,有增生趋势,查体:四肢多处见烧伤后疤痕,色鲜红,部分疤痕稍凸出于表面皮肤,双下肢可见少许零星小创面,无明显渗液,无脓性分泌物。四肢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四肢肌力基本正常。瘢痕疼痛、瘙痒明显,瘢痕区皮肤感觉异常。诊断:四肢烧伤(Ⅱ°,15%)。予配置疤痕贴及压力衣抑制疤痕增生,予超声波、中频抑制疤痕增生止痒,防止色素沉着等对症处理,仍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每晚只能睡2~4 h的浅睡眠,寻求中医针灸治疗。

初诊时观察瘢痕散在,比较表浅,色鲜红,部分突出于皮肤,未见渗液,舌体暗红,舌尖有刺,脉涩。患者平素话多,逻辑差,时有胆小之态,因夜间睡眠差,第二天形态亢奋,思维混乱,考虑烧伤后津液丧失,多为阴虚体质,心经失养,性情焦虑,虚火上炎,因瘢痕夹风痰瘀阻于皮部,乃虚实夹杂之证。采用局部围刺电针,波形为疏密波,体针取穴心俞、肺俞补益心肺,太溪、复溜滋养肾阴,以增益水源,濡养皮肤及经络之津液,安养心神,取胆俞、血海、膈俞行泻法,去除因瘢痕阻滞之实邪,疏通经络,治疗时间为20 min,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取神门、心、肺、胆、风溪、交感,每天按压4~5次,以酸胀为度。拟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治疗2周为1疗程。

第2天反映睡眠稍安,瘙痒减轻(瘙痒指数由60%降至40%),睡眠稍有改善,睡约4 h,考虑患者心经虚火上炎夹风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予“四花穴”膈俞、胆俞放血,每周1次,放血后睡眠更佳,瘙痒逐步减轻,对医者依从性提高,就诊2周后自诉能达睡眠6 h以上,瘙痒指数为20%,治疗为有效。

5 讨论

烧伤后创面瘙痒被认为是皮肤源性瘙痒,但也可能和神经性瘙痒相关。烧伤后皮肤、毛囊、皮脂腺、汗腺被损害,愈合创面神经末梢过快增生,新生组织血氧供应不足,加之皮肤表面皮脂腺分泌减少,角质层干燥、不易脱落,皮屑堆积,造成瘙痒;另外胶原组织的增生,使创面内部张力增大,也可产生瘙痒。同时瘙痒与心理关系甚大,患者常觉痒感难忍,以夜间为甚,天气炎热时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几种:冷疗、抗组胺药物、多虑平、局部麻醉、辣椒素、激光治疗、压力治疗、加巴喷丁、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按摩疗法、心理治疗等[2],所产生的效果见仁见智,多以缓解局部瘙痒为目的,持续效果差。

针刺对烧伤后创面瘙痒的效果明显,相关报道尚不多见,且多未言及相关辨证。烧伤后瘙痒,其症状为瘙痒,病因却为瘢痕,瘢痕在中医学被认为是气血壅滞,经络痹阻,痰湿搏结,或者三者相辅相成,治疗上多采用活血化瘀,攻毒散结,通络止痛,酸涩收敛之品,而瘙痒,常辨证为风寒、风热、风湿、湿热、顽湿、血虚风燥、虫毒致痒等,病机多与风有关[3]。烧伤后瘙痒,因瘢痕引起,衍生复杂的心理影响,辨证常为虚实夹杂。盖因患者因烈焰烧伤,体内阴液损耗,以阴液亏虚为本,夜间正是经气入营阴之时,阴液更显耗损,易生虚风,故常以夜间为重,因瘢痕受阻于皮部,阻碍气机的运行,多以阴虚风动与瘢痕阻滞夹杂,病位在皮部,病患多因瘢痕的产生、容貌的改变,对自己生活工作的担忧,思虑过多,易损心液,产生自卑,失眠,多梦,易惊等症状,多属中医学“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证。

8例患者选取心俞、胆俞等穴位镇静安神,耳穴神门安神静志,风溪、交感能对神经性的瘙痒产生作用。因局部瘢痕,经气不能正常运行,故施行电针疏密波疏泄阻滞在皮部之气,发挥镇静止痒痛的作用,而选取胆俞、膈俞放血,膈俞宽胸利膈、降逆止呕、调节气血、活血化瘀,胆俞补虚祛疲,两穴相配,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对于改善烧伤后瘙痒病患因瘢痕阻滞,气血壅滞,经络痹阻,痰湿搏结的症状,缓解烧伤瘢痕对全身气血的影响,达到调和的作用。

针刺治疗烧伤后创面瘙痒的机理探讨尚少,皆因烧伤病患瘢痕不能全数针刺治疗,但对于瘢痕表浅、创面小、瘙痒严重的病患确是一个福音,因其见效快,能改善病患生活质量,是烧伤康复的重要方法,值得继续探讨和研究。

[1]Van Loey NE,Bremer M,Faber AW,et al.Itching following burns:epidemiology and predictors[J].Br J Dermatol,2008,158:95-100.

[2]潘文东,刘涛,刘秀峰,等.烧伤后创面瘙痒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266-1269.

[3]杨慧敏,徐佳,杨岚,等.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3),175-181.

(责任编辑:刘淑婷)

R644

A

0256-7415(2016)12-0081-02

10.13457/j.cnki.jncm.2016.12.035

2016-06-28

黄辉霞(1982-),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疤痕四肢耳穴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无惧疤痕
跟踪导练(四)
最美的疤痕
每一道疤痕都有一个故事
疤痕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