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香瓜茄(人参果)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2016-02-07俞润萍

中国蔬菜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参果日光温室种苗

俞润萍

(甘肃省玉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玉门 735211)



日光温室香瓜茄(人参果)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俞润萍

(甘肃省玉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玉门 735211)

二斑叶螨在甘肃省玉门市日光温室人参果上暴发成灾,且常年发生,很难控制,导致人参果产量一般下降20%~50%,严重的下降70%以上。通过采取缩短生产周期、高温闷棚、种苗消毒、妥善清除带螨枝叶、注意温湿度调控、及早进行药剂防治等措施,害螨得到有效控制。

俞润萍,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电话:0937-3364323,E-mail:ymsyrp@163.com

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是玉门市香瓜茄(人参果)主产区,自2006年试种成功以来,到2014年已发展到280个日光温室,占全乡日光温室总数的77.5%。价格也稳定在10元·kg-1左右,每个日光温室年均纯收入达到3.8万~4.2万元,最高可达6万元,人参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人参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人参果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 其中以叶螨为害最为严重,且常年发生,发生率和螨株率均达100%,重者单片叶有螨千余头,整个植株枯黄甚至死亡,导致减产20%~50%,严重时减产70%以上,给人参果产业带来重大损失。玉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多年的系统调查,摸清了人参果叶螨发生情况,并总结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已在玉门市清泉乡单茬应用推广75.5 hm2(1 132.5亩),达到全覆盖,防控效果显著,年产优质鲜果4 200 t,平均每667 m2年纯收入达4.88万元。

1 形态特征

经观察,玉门市日光温室人参果上的叶螨种类主要是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又称二点叶螨,俗称人参果红蜘蛛。雌成螨背面观卵圆形,体长0.24~0.53 mm、宽0.31~0.32 mm,淡黄色或黄绿色,也有黄棕色;体背两侧各有一块黑斑,有时斑中部色淡分成前后两块;体背有刚毛26根,排成6横排;足4对。雄成螨背面观略为菱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鲜红色;体长0.36~0.42 mm、宽0.19~0.22 mm。卵球形,乳白色半透明,直径0.12 mm,光滑;3 d(天)后转黄色,逐渐出现2个红色眼点。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体长0.15 mm,无色透明,取食后变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若螨前期体长0.21 mm,近卵圆形,足4对,色变深,体背出现色斑;后期体长0.36 mm,黄褐色,与成螨相似。

2 生活习性

二斑叶螨适应性强,繁殖能力也很强,世代历期短,各虫态发育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在玉门市日光温室中,二斑叶螨可周年繁殖,无明显的越冬现象。一年繁殖16~18代,早春外界温度上升到10 ℃以上时,二斑叶螨即开始产卵繁殖,产卵期10 d(天)以上。3~4月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开始大量繁殖,并在寄主作物上取食,多形成点片发生。随着二斑叶螨数量的增加,便以受害株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二斑叶螨发育为成螨后,即可交配。在适宜的条件下,交配后1~2 d(天)就可产卵。每头雌螨产卵40~100粒,卵多产在叶片背面。卵期2~12 d(天)。幼螨历期4~10 d(天),成螨寿命18~28 d(天)。成螨开始产卵至第1代若螨孵化盛期需18~28 d(天)。随着气温升高,繁殖速度加快,在25 ℃时完成一代需要13 d(天),28 ℃时需7~8 d(天),30 ℃以上仅需5~6 d(天)。二斑叶螨也可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后代多为雄性。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二斑叶螨种群数量消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室内温度25~28 ℃和相对湿度35%~55%对二斑叶螨发生有利,相对湿度60%~85%的高湿限制叶螨发生。温室内温度28~31 ℃、相对湿度35%~43%的干燥炎热的环境往往导致二斑叶螨的猖獗。

3 为害特点

二斑叶螨体型很小,肉眼看上去只有一个小红点,早期不易察觉,所以经常暴发成灾。成螨、若螨栖息于植株叶片背面吸取汁液,幼螨及前期若螨不甚活动,后期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行的习性。故植株一般下部叶片先受二斑叶螨为害,然后向上蔓延。受害初期时叶片正面出现灰白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展,整片叶呈白色花斑;随后二斑叶螨在叶片背面吐丝结网,结网速度快,喜群集于叶片背面主脉附近网下繁殖为害,轻者造成叶片失绿,重者叶片黄化卷曲焦枯,似火烧状,易脱落,为害严重时植株萎缩矮化甚至整株枯死。在温室内高温干燥环境条件下二斑叶螨繁殖极快,6~7月是猖獗为害期;进入8~9月螨口密度迅速下降,为害明显减轻,其间若温室内通风不良、高温低湿,可再次暴发为害。

4 传播途径

4.1种苗传播 玉门市人参果种苗来源主要是扦插扩繁和外地调运,扦插扩繁时如果母株、插条带有二斑叶螨,在育苗期条件适宜时,二斑叶螨即可繁殖为害幼苗,且移栽定植时随种苗进入温室进行传播;从外地调进种苗时,如果种苗携带二斑叶螨,也会随种苗调运传入为害。

4.2农事操作传播 在田间进行整枝、摘老叶等多种农事活动时,若将带螨枝叶、老叶随意丢弃,会造成二斑叶螨再次传播为害。

4.3气流或微风传播 二斑叶螨在温室中大发生或食料不足时,凭借吐丝下垂,随放风口的气流或微风飘移到相邻植株上,且传播扩散较快。

4.4自身爬行传播 二斑叶螨个体虽小但爬行速度很快,繁殖数量过多时,常群集叶端成一团而滚落地面,向四周爬行寻找新的寄主进行扩散。

5 发生情况

2011年二斑叶螨在玉门市清泉乡日光温室人参果上暴发。玉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人参果叶螨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共计调查88户、158座温室,占日光温室人参果种植总数的63.2%。调查结果显示,二斑叶螨在日光温室人参果植株上普遍发生,发生率达100%,螨株率达100%。植株被二斑叶螨为害后生长瘦弱,叶片枯黄,失去光合能力,严重者全株死亡;已坐果的植株挂果少,果实小,单果质量减少31~65 g,而且果实僵硬,商品率仅15%~18%,产量减少60%~90%,几乎没有产品上市。

6 猖獗原因

6.1有足够的螨源 人参果周年生产是二斑叶螨累积暴发的主要原因。农户种植人参果大多是1 a(年)定植,2~3 a(年)落蔓生产,不拉秧,不休棚,造成害螨不断积累;同时,在人参果成株期,又在行间定植小苗,待上茬植株拉秧后,新的一茬又接着生产,上茬的叶螨继续在下茬繁殖为害。由此周而复始地生产,造成温室内叶螨不断积累,螨害逐年加重。

6.2滥用农药 农户常选用杀虫剂或虫螨兼治药剂防治二斑叶螨,很少选用专用杀螨剂,防治效果不明显。一旦防治效果不理想,农户则随意加大用药量或缩短安全用药间隔期,7 d(天)内喷2次药,不但植株容易受到药害,螨害还越来越严重。

6.3治防意识淡薄 叶螨体型微小,常于叶片背面为害,植株受害初期无明显症状,因而常被忽视;而农户没有形成及时检查、及早发现防治的习惯,往往待害螨数量增多,为害严重时才进行防治。

6.4喷药困难 人参果植株在开花前和第1花序盛花期,植株较矮,叶片较小,植株之间空隙大,药剂防治时整株叶片背面能彻底喷上药液;但待植株长大后,且每株植株都进行吊蔓绕蔓,叶片背面就很难喷到药液。此时,害螨一旦大发生,难以控制,常造成严重危害。

6.5繁殖速度快 6~7月为二斑叶螨繁殖的最适宜时期,6~7 d(天)即可繁殖1代,每代螨口数量呈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加,而药剂喷雾防治的安全间隔期最少为7 d(天)。因此,害螨大发生时药剂防治基本控制不住叶螨繁殖。

6.6管理随意 部分农户在人参果种植过程中对温室的温、湿度管理很随意,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段,常因大田农活繁忙而顾不上温室管理,连续2~3 d(天)不揭棚膜,导致温室内温度连续几天长时间保持在29~31 ℃,甚至更高,人为地制造利于叶螨快速繁殖的环境条件,致使其暴发。

7 防治措施

7.1缩短生产周期 缩短生产周期是减少螨源积累的重要措施。要求人参果必须一年一大茬种植,即6~7月育苗,8~9月上旬定植,9~10月开花坐果,12月始收,翌年6月下旬拉秧休棚。生产期间禁止行间定植小苗进行错期连续生产,以减少温室内螨源的积累。

7.2高温闷棚 高湿闷棚不仅对害螨防治效果显著,同时还可大大减轻日光温室人参果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具体方法:在休棚期,利用7月夏季高温时段,彻底清除温室内前茬作物枯枝烂叶及杂草杂物,清洁温室,修补塑料棚膜破损处,然后密闭温室30~45 d(天)进行高温闷棚。二斑叶螨耐高温,当棚内最高温度达70 ℃时,还有存活的叶螨在铁丝上爬行,温度达75 ℃时叶螨则死亡。

7.3种苗预防 定植前,将种苗在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中浸一下,使全部叶片沾到药液,然后迅速拿出,可起到杀螨作用。

7.4妥善清除带螨枝叶 二斑叶螨在植株下部老叶上寄生密度大,因此结合整枝打杈,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叶、枯黄叶及带螨枝叶,并带出温室妥善处理,可以减少害螨。处理时最好先把收集的枝叶等废弃物集中起来,装入塑料袋中,用细线绳将袋口系紧,然后把袋口朝下放在地上,用少量的土将袋口埋住踏实,不留任何间隙,以防止叶螨逃脱。经数日高温暴晒等处理,袋内害螨便会全部死亡。收获完拉秧后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残枝枯叶,带出温室集中烧毁或深埋。

7.5温、湿度调控 人参果定植后缓苗期4~5 d(天)注意闭棚保温,温度保持28~30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5%;开花结果期温度控制在25~28 ℃,最高不超过30 ℃,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保持60%~70%,夜间保持80%~85%,有利于抑制害螨发生。

7.6药剂防治 人参果生产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及早发现田间受害株。如果温室内3%~5%的植株有叶螨,每片叶上有3~5头时,应进行挑治,把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这是防治螨害的有效措施。经过试验筛选,当地防效理想的药剂有6%高渗哒螨灵(杀螨金霸王)乳油1 2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1 500倍液、43%联苯肼酯(爱卡螨)悬浮剂1 200倍液,各药剂交替喷施,间隔7 d(天),连续防治2~3次。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和5%噻螨酮乳油按1∶1比例混配后稀释成1 2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用药后可维持15~20 d(天)不发生害螨。噻螨酮乳油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同时又能防治幼螨和若螨,且持效期长,喷施前应先清除下部老叶便于施药。喷药时注意将喷头插入植株叶片下部向上喷施,使药液布满叶片背面至有水滴为止。果实采摘前10 d(天)禁止用药。

7.7生物防治 为了使玉门市日光温室人参果生产向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提倡利用天敌控制害螨。在二斑叶螨零星发生并且田间有天敌出现时,尽可能不要进行药剂防治,或选用联苯肼酯等对捕食螨较为安全的药剂,以保护利用天敌。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二十二)

收稿日期:2015-11-25;接受日期:2016-01-30

猜你喜欢

人参果日光温室种苗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人参果,能补什么
吃货妈妈
万年人参果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