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07王凤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大庆1662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9期

王凤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大庆 166200)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王凤英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大庆 1662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玉米密植栽培技术总结,找出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特征,对种植密度与产量进行合理的确定,并总结出在密度增加时,产量构成要素的基本贡献方式。

关键词:玉米产量 高产种植技术 方法与特点

确定种植密度问题要了解不同玉米品种的不同特点,尤其是发育期生长的玉米品种,它的营养生长期也很长,其幼穗的分化时间比种植时间晚很多,且不同品种穗的分化方式与发育生长期、籽粒灌浆期的差异不是非常的明显。如果种植晚穗品种,要注意其生育进程与其它品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抽穗之后的灌浆时期与吸收营养生长阶段,吸收营养的时期很短,但灌浆期很长,所以比较适合高密度种植,以此来控制其通透性。

除了对种植密度的控制外,还要注意不同的插秧机对玉米品种的生长成熟期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可以不对插秧机进行挑选。

1 种植玉米遇到的问题

1.1 种植密度与预期产量不协调

对玉米作物来说,影响其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合理的种植密度与合理的种植时间。种植密度是在种植时间基础之上的,种植密度对产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必要条件,但在确定密度之前,要对生态因素、播种时期进行合理的确定。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玉米种植密度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进而对农户提供帮助。有些专家喜欢在几何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使用这种研究方式的专家得出的结论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产量也随之改变,但是增加的程度是有一个极限的,在一定的程度上,玉米的产量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变少。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在均匀下降的时候,是集体或者个人行为互相矛盾所导致的,二者在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激化,这种激化效果,使较少植物的产量会比单克隆的产量高很多,最终导致总产出逐渐地下降。某专家明确指出,影响各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很多,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呈现很明显的相关关系,在相关分析基础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植密度与玉米种子的穗粒数量有关系,并且几千粒的重量与粒子单独的重量是负相关的,玉米的空秆率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1.2 密集度影响土壤成分

有相关文献表明,影响产量的因素中,种植密度的影响效果是最大的,且在玉米成熟过程中,表现出早播种玉米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效湿度,使种子在分娩孕育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证。此外,玉米的生长天数也会受密度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充分的对脂肪、水分、光能进行有效的利用,达到对孕育延期的目的,进而达到粮食的成熟、降低植物水分、提高产量的目的。

2 提高产量的合理建议

2.1 合理施肥

施肥是影响玉米生长质量的关键因素,农民在进行施肥工作时,要做到充足施肥,这样做得的目的,是利用足够的化肥,提高玉米叶子的生长速率,使玉米的吐丝期提前,从而增加玉米的穗粒数量,进而使玉米的产量提高。

此外,施加肥料时,要大量的使用有机肥,少量的使用化肥。即使化肥含有很多的氮元素、钾元素和磷元素等,但这些元素正是玉米生长所需的。但要注意的是,在玉米的旺盛生长时期,使用过量的化肥会导致玉米生长过剩,进而影响抗倒性。因此,在进行施肥工作时,尽量离植株的竹竿部位远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玉米烧根现象的发生次数。在施肥时,除了注意以上特点外,要知道低温是延长生长期的有效手段,温度越低,所需的生长天数就是治疗出苗的关键,对生育能力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玉米处理所需的时间。所以,要利用这样的特点,加快玉米的生育进程。

2.2 对田地管理加以重视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定期地进行田间除草工作,对玉米苗与幼小的植株进行灌溉,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的目的让土壤的质感变得更加松软和通透,使玉米得到更优越的生长条件。此外,要注意灌溉时期,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因为玉米是需要水分特别多的植物,可以使玉米大穗更快的生长,对提高产量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波,郭夜白,高来斌,仲崇文,等.最优加权预测在吉林省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05):760~763

[2] 高祥照,胡克林,郭炎,等.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与精确施肥.中国农业科学,2002,35(06):66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