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生产现状及栽培技术

2016-02-07李拴良陕西省凤翔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宝鸡7214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措施

李拴良(陕西省凤翔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宝鸡 721400)



玉米生产现状及栽培技术

李拴良
(陕西省凤翔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宝鸡 721400)

摘 要:玉米生产现状存在着品种选取不当、肥力缺乏、防治技术低下和种植密度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方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从凤翔县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分析玉米生产现状,简要阐述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玉米生产 高产栽培 措施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在种植玉米时,采用不科学栽培技术,不仅造成玉米产量下降,而且还会引发病虫害的出现。所以,加强栽培技术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品种选取正确、强化播种技术及合理施肥等,可有效提高玉米种植质量和产量,提高玉米的病虫害抗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 玉米生产的现状

1.1 品种选取不当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大小斑病、茎腐病及粗缩病等的病害发生也在不断加剧,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对品种选取不当造成的。由于农户所选择的品种,缺少一定的综合抵抗性,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过量的种植玉米,也会加快病害的发生。在凤翔县有78个品种的玉米,品种多、乱、杂。

1.2 地力与肥力缺乏

肥料量投入过大、施肥技术较差及肥料量投入缺乏等,是农户在生产玉米时常见问题,不仅会降低玉米产量,而且还会造成生产效率降低。所以,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为了能有效实现玉米高效、高产,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土壤肥力的栽培也是非常重要的,若种植土壤缺乏肥力,很容易使玉米高产的可持续性降低。同时,还能使玉米内的有机质含量降低。

1.3 防治技术低下

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重视,杂草清理的不及时等,都是农户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忽略种植技术所造成的现象,结果是降低玉米产量。在面对旱、涝、雹、风等自然灾害时,农户没有对玉米采取及时的防御措施,易导致玉米产量降低。

1.4 种植密度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农户在种植玉米时,4.5万~6.75万株/hm2是凤翔县的种植密度,由于种植密度较低,则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2 玉米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取要正确

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产量,农户在选取品种时,需要选择抗病害能力强、耐旱能力强及易生长的玉米。通常情况下,农户在种植玉米时,100~115 d为生育期,1 200~1 500℃是有效积温。

2.2 播种前准备工作的落实

农户在播种玉米前,做好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选取的种子纯度需要超过98%,其含水量不能超过13%,发芽率则要超过85%。此外,农户包衣时,所用的种衣剂,必须是低毒高效的。这样,可有效降低粗缩病、蚜虫及灰飞虱病虫害的发生。在防治丝黑穗病时,可选用粉锈宁、福美双及戊唑醇等药剂;防治蛴螬、蝼蛄及地老虎等虫害时,可选用毒死蜱与辛硫磷等药剂,将其拌种后再播种,可降低虫害的发生。

2.3 播种技术的实施

通常情况下,每年的6月中旬是种植玉米的最佳时期,由于传统的种植技术不仅会延长播种时间,而且还会增加人工作业,很容易造成玉米产量的下降。

实施机械化播种技术,既能减少人工劳动力,还能缩短栽种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农户在播种玉米时,75%左右是土壤内所含的水分量。一般情况下,玉米留苗5.25万~6.75万株/hm2,其品种为紧凑型;玉米留苗6.75万~7.5万株/hm2,其品种为紧凑大穗型。通常31~45 kg/ hm2为玉米的播种量,农户在种植玉米时,可按照玉米特性与品种的不同,对播种了进行适量的增减。农户在播种玉米时,一般3~5 cm为玉米的播种深度,在播种期间,实施大小行或等行距足墒机械,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此外,依照墒情对土壤及时浇水,可使玉米播种质量得到保证。大小行或等行距播种,是播种玉米的主要2种方式:40 cm及80 cm是大小行距的播种距离;60 cm是等行距的播种距离。

2.4 施肥技术的应用

农户在施肥时,可按照种植玉米的产量,实施合理化施肥。农户在对高田产施肥时,可根据生产籽粒100 kg应用2.0 kg钾、1.0 kg磷及2.5~3.0 kg氮计算;农户在制定肥料策略时,要做到花粒肥补追,大口肥重施及苗肥轻施。同时,还要杜绝一次性使用肥料,在9 000 kg/hm2产量地块时,应添加224~226 kg/ hm2氯化钾、81~104 kg/ hm2五氧化二磷,以及481~601 kg/ hm2尿素。根据上述钾、磷与氮总量,对磷酸二铵与复合肥等肥料用量,采取科学计算。此外,农户在给玉米增肥时,所添加的硫酸锌要大于15 kg/hm2。

2.5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施

由于玉米的病虫害种类较多,农户在防治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比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农业防治等是玉米常见的防治工作。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现象的出现属于一种常见现象,防治工作的实施,可有助于玉米更好的生长,不仅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还能够保证玉米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飞,黄川.浅谈渠县水口乡玉米生产现状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家科技旬刊,2015,(03):79

[2] 李华.玉米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探讨.吉林农业,2014,(20):36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