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都香菇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2016-02-06赵玉连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遮阳网菌棒出菇

赵玉连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农业技术服务站,丽水 323000)

莲都香菇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赵玉连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农业技术服务站,丽水 323000)

文章通过从莲都区香菇大棚栽培的多年实践,从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香菇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是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菌种选择、场地环境、菇棚构造、菌种生产与管理工艺规程、出菇管理技术及病虫防治。

香菇 大棚 高效 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在莲都,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选用中熟和早熟品种,目前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品种有: 939、庆科20、868等。栽培时间一般为7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之间,中熟品种一般应在8月底之前完成接种。

2 菌种选择

香菇菌种的选择:一是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性;二是菌丝生命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优质菌种。纯度高、形态健壮、长势快、色泽洁白、均匀度好,就是良好的菌种。

3 场地环境

3.1 发菌场所

发菌场所要求通风、弱光、调温排湿性良好,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有良好遮荫、防雨的出菇棚发菌。

3.2 出菇场所

菇场宜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排水良好、靠近水源、地势平坦,且环境不受污染源影响的地方,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相应标准。菇棚坐北朝南,要呈东西走向搭建。

4 菇棚构造

出菇大棚一般设有内棚和外棚,外棚用来遮荫和防雨保湿、内棚用来保湿和保温。菇棚一般宽4~6 m,长度应30 m以内,以利通风。搭建物一般为竹条或木条,遮荫物一般用遮阳网,也有用草帘。大棚内用铁丝或竹条搭好畦架,用于摆放菌棒。

5 菌棒生产与管理工艺规程

5.1 配料

5.1.1 培养料配方

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石膏1%,含水量58%~60%。

5.1.2 原料要求

杂木屑要用优质阔叶树种粉碎而成,细度在5 mm以下,色泽新鲜,无霉烂结块,无油污异味,含水量15%~60%,pH值8.0左右,总氮含量在0.3%以上;麦麸要求新鲜优质、干燥无结块、无霉变虫蛀、无掺假现象。拌料要求做到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

5.2 装袋

培养料配制完成后应及时装袋,拌料之后至装袋结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 h,要当天拌料,当天装袋灭菌,不能堆积过夜。每袋装湿料为1.8 kg左右。袋口清理干净后扎紧。

5.3 灭菌与冷却

灭菌要在料温达到98~100 ℃温度下保持10~12 h,在清洁干净处冷却到常温就可接种。

5.4 接种

菌棒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接种。在整个接种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快,以减少杂菌污染。接种可在接种箱、接种室或帐式塑料蓬中完成,包括消毒、打穴接种和套外袋等环节。

5.4.1 消毒

消毒剂主要有酒精、气雾消毒盒等。接种室、接种箱的空间消毒选用气雾消毒盒,消毒时间为20~30 min。接种用具、菌种外表处理、接种用具及接种者双手的消毒则多采用75%~78%的酒精擦洗消毒。

5.4.2 打穴接种与封口

接种早的每料棒接种3穴,迟的接种5~6穴。接种穴直径1.5 cm左右。打穴要与接种相结合,打—穴接—孔菌种,动作要迅速,用手分块塞入接种穴,种块压紧压实不留间隙,让菌种微微凸起,以加速菌丝萌发封口,避免杂菌感染,高温时宜在清晨或晚上进行,接种后即时套袋封口。

5.5 培菌管理

接种后的菌棒要放在适温、通风、避光的场所培菌,同时做好翻堆、发菌检查、刺孔通气、控温及通风降温等一系列工作。

5.5.1 翻堆及发菌检查

翻堆及菌棒的堆叠方式是通风降温的重要措施,应以井字形或三角形堆放,高温时适宜的堆放量以1 m2不超过50个菌棒,发现杂菌污染的要及时剔除。

5.5.2 刺孔通气

在培菌过程中熟香菇品种一般需进行2次刺孔通气,早熟品种则可进行1次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时间和方法:当接种口菌丝生长至直径6~8 cm大小时,进行第1次刺孔通气,刺孔方法是用约5 cm长的铁钉或竹签在每个接种孔的菌丝生长末端以内2 cm处刺孔1圈,孔数为4~6孔,整段菌棒的刺孔总数20孔左右;第2次刺孔,一般在菌丝长满全袋后的5~7 d时进行,用1个钉耙状刺孔器进行刺孔,1次可在菌棒上刺15个孔,共刺4排。

在刺孔通气后4~8 d菌丝生长都会非常旺盛,呼吸显著增强,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堆温和室温明显升高,因此,刺孔通气后都必须及时散堆,并加强通风散热,避免烧堆。

5.5.3 通风降温

在培菌期间,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放出大量热量,菌棒堆温一般比室温要高3~5 ℃,特别是每次刺孔通气后,室温升高会非常明显,因此,随着菌丝生长量的增加和外界气温的升高,应十分注意培菌房的通风换气,并减少每个培菌房的菇木存放量。一般要求每天通风1~2次,气温在25 ℃以上时,则必须昼夜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有必要时还应该进行强制通风。此外,培菌室一般应保持弱光条件,严禁阳光直射菌棒。

6 出菇管理技术

6.1 脱袋期选择

鲜香菇标准化大棚栽培,一般在菇棚内的最高温度降到25 ℃以下时,为适宜脱袋期,一般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

6.2 脱袋与转色

脱袋应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进行,雨天脱袋后菇木容易感染杂菌不宜脱袋。脱袋时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将塑料袋划破后剥去即可,划袋时要轻、准,只要划破塑料袋即可,切不可将菇木菌皮划破,不然很容易造成霉菌污染。

早熟品种脱袋后应盖膜保湿3 d,促进气生菌丝生长,然后通风降湿,使气生菌丝倒伏,转成褐色的菌皮。

6.3 秋菇管理

秋季气温较高,最高温度接近30 ℃,有时棚内温度超过30 ℃,而空气相对湿度低。要注意防高温、保湿度,做好转色管理工作。转色完成后,要采取温差刺激方法催蕾,具体方法只需白天关闭棚膜,棚内畦床盖小膜,使温度上升,傍晚打开棚门通风1~2 h,降低棚温,连续3~4 d,就会有大量菇蕾发生,菇蕾形成后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湿度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具体可在早晨或傍晚对菇木喷水1次,并打开棚膜通风换气,待菇木游离水蒸发后盖好薄膜。

若温度超过23 ℃,白天可以在大棚一端升启棚门膜,以降低棚温。傍晚则开启两端棚门膜,对菇木喷水1次,然后通风30 min,待菇木表面游离水蒸发后,再盖薄膜,这样既降低了温度,通了风,增了氧,又保持较高湿度。喷水量的多少要视菇场的保水性能和天气而定,稻田湿度大的可少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保湿差的旱地要多喷。

第1批菇,长至7~8分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采摘第1潮菇后,菇木含水量较多的,每天要掀膜通风8~12 h,让菌丝休息养菌7 d左右,积累营养,然后仍然采取拉大温湿差,6~8 d后即可发生第2潮菇。采摘第1潮菇后,若菇木较干较轻的,在养菌7 d左右后,采取注水补充水分,使菇木含水量达58%~62%,直观标准可掌握注水至菇木表面有淡黄色水珠涌出为止,经6~8 d的保湿管理后,就会形成第2潮菇。

大棚式菇床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引起绿霉污染,导致菇木局部霉烂。若霉烂部位不大时,可采取人工抠除加药物防治,先用小刀或竹签将霉烂部分抠除干净,露出菇木正常部位,然后用50%多菌灵200~300倍进行擦洗或涂抹,即能有效地抑制烂筒。

6.4 冬菇管理

冬季气温低,菌丝新陈代谢活动弱,营养积累慢,原基分化形成子实体过程缓慢。

冬季出菇管理关键,要设法增加大棚温度,具体可选用以下操作方法:一是把遮阳网与大棚膜内外对调使阳光更多射入棚内提高棚温;二是在气温低时,把遮阳网撤掉,移入大棚内,直接覆在小拱膜上;三是选晴天把遮阳网收拢,增加透光提高棚温,晚上打开收拢的遮阳网,增加保温效果。管理上每天结合采菇通风1次,每次30 min,选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前要喷水保持棚内湿度,待菇木表面水珠风干后,再盖好薄膜。

6.5 春菇管理

春天气温逐渐升高,温差大,降雨多,管理的重点是控好湿度,做好通风防霉工作,及时补充水分,抓转潮管理,争取多出菇,后期结合补水,添加适量营养物,提高产量。

前期气温不高,主要抓好菇木补水工作。冬菇采后,菇木休养复壮6~8 d后及时补水,促进菇蕾发生。出菇后,要及时把遮阳网位置恢复原位,每天通风1次,每次30 min,视天气状况决定喷水量,直至采收。采收后,及时养菌补水催蕾。后期气温高、湿度大,重点要抓降温、控湿。要加强通风,防止霉菌污染。降温方法有:一是加厚遮阳网;二是大棚外喷水降温;三是开启一端棚门膜以降低白天棚温;四是早晚喷水通风各1次,每次30 min,以达到降温、增氧、保湿的作用。采收后,打开两端棚膜门养菌6~8 d,在补水中加入0.1%尿素与0.3%过磷酸钙、三十烷醇1.5 ppm或0.2%的磷酸二氢钾,0.01%~0.02%的柠檬酸,调节酸碱度,增加养分,提高产量。

7 病虫防治

7.1 环境卫生

出菇环境应保持干净、通风。

7.2 木霉防治

在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均应防止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非出菇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浓度为1∶500托布津防治。

7.3 链孢霉

培养场所温度在23~25 ℃,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发现感染及时隔离,并用湿报纸包裹后拿出填埋处理。

7.4 烂筒综合防治

选择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 ℃的地方为最适栽培地;具有与栽培数量相应的菌段培养场所,并有通风设备条件,及时排除黄水,防止积水造成烂筒。

7.5 虫害防治

栽培场四周用塑料网隔离,防止蚊蝇进入;用沾农药布条或棉棒挂在栽培场空间驱赶,不许直接向菇体喷洒杀虫剂,农药使用严格按照GB4285标准执行。

[1] 桑荣生.香菇栽培技术.农业与技术,2012,(5)

[2] 吴志雄.食用菌栽培技术.农民致富之友,2013,(2)

猜你喜欢

遮阳网菌棒出菇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袋料香菇阴雨季节出菇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