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2016-02-05梁海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卸车车厢摊铺

李 满,梁海涛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李 满,梁海涛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一直以来,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都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桥梁施工的质量是桥梁建设的根本保证,质量控制是桥梁建设的重点。要想做好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就要采取科学的管理,同时还要做出详细、具体地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做不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也会带来威胁。现针对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应力吸收层的设计

(1)应力吸收层的胶结料为高聚合物含量的SBS改性沥青,其具有较高的高温粘度和低温延度,主要指标见表1。

表1 改性沥青试验结果表

(2)按照规定的级配范围的要求进行级配设计,矿料级配应满足Superpave关于控制点的要求,且尽量满足Superpave关于限制区的规定。设计级配下各档料的比例如表2所示,设计级配见表3。

表2 设计级配下各档料比例

表3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级配

续表3

图1 设计级配曲线

(3)本设计旋转压实次数选择为N初始=25,N设计=50,测定设计压实次数下试件的体积性能,从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从以上表2中可看出,级配较为理想,所以混合料设计采用表1结果。根据设计级配下各档料的组合状况,确定初始最佳沥青用量为8.0%。并计算该沥青用量下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为2.347。基于表1的级配,采用四种沥青胶结料用量压实成型试件,沥青胶结料用量分别为:7.5% 、8.0%、8.5%、9.0%。室内试验时拌和温度为180 ℃,165 ℃老化2h,压实温度165 ℃,考虑到沥青粘温性能的差异,在生产配合比设计时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应通过实际试验确定。四种沥青胶结料用量下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和体积特性见如表4、图2所示。

表2 不同沥青用量下混合料体积性质

图2 体积特性与沥青用量之间关系曲线

以空隙率1%作为设计目标,推导出最佳沥青用量为8.2%,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最佳沥青用量下混合料VMA、VFA均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

2.1 后台控制

(1)严格控制沥青搅拌站上料不混料。

(2)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

(3)生产沥青混合料时应注意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改性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70 ℃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75~185 ℃,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0 ℃,最低不小于165 ℃,最高不超过195 ℃。

(4)严格控制好沥青含量和混合料的级配。(每日应做2组抽提试验)

(5)运输车装料前必须清洗干净,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层隔离剂(采用植物油与水的混合液)。

(6)自卸车应前后移动装料,以免造成粗集料的离析现象,(在拌合站自卸车共移动6次,先将车厢靠前端装料至车厢高度1/3处后,第一次移动自卸车将车厢中间至车厢高度1/3处后,第二次移动自卸车将车厢后端将料装到车厢高度的2/3处,第三次移动自卸车将车厢中间至车厢高度2/3处后,第四次移动自卸车将车厢靠前端装料至满厢,第五次移动自卸车将车厢中间装料至满厢,第六次移动自卸车将车厢后端装料至满厢。)运输过程中应加盖完好的棉被,以保温、防雨和避免污染环境,随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至现场温度。

2.2 施工现场控制

(1)清理好路面表面上松散的石头。

(2)底层油不能过厚。

(3)运料车进入现场时,轮胎上不得粘有泥土等污物,否则应洗净轮胎后进入现场。若运至现场的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摊铺温度不低于160 ℃)或已结块、遭雨淋、花白料的不得铺筑。

(4)摊铺前摊铺机履带底不能有料,必须清净。

(5)混合料料车至少到现场3辆后才可进行摊铺,先用最后到场料车进行摊铺。

(6)桥面俩侧各25cm宽用人工耙,(摊铺机最大宽度为7.5m,桥面净宽为8m)桥面俩侧各25cm宽运输混合料用小推车装料,严禁人工用铁锹扬混合料(防止混合料离析,大骨料在路表面)人工摊铺高度稍大于摊铺机摊铺高度。

(7)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

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一切施工设备,以免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变形。

(8)摊铺机摊铺30m后进行碾压或摊铺机断料后马上碾压,碾压都按规定1/2轮进行碾压,从低处至高处碾压,横向不能在一条直线上。碾压遍数:压路机振动压达到3遍,之后静压到路面无轮迹,胶轮压路机用三挡进行碾压,(慢3挡或快3挡)碾压到沥青混合料表面密实。

(9) 计算精确,每天停料时尽量在伸缩缝处停料。

(10)沥青混合料施工中,测量全程跟踪,应经常性的检测松铺厚度,保证实际施工厚度(摊铺机摊铺厚度达到多少时,压实后能保证设计要求)用铁钎检测厚度时不准拧动铁钎,防止沥青混合料表面出现空洞,铁钎表面刷上柴油,防止铁钎粘上混合料检测厚度数据不准确。

(11)在沥青混合料施工碾压时,人员必须远离压路机,防止发生意外。

(12)人工铺料使用的铁锹和人工耙,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表面涂上柴油,防止沥青沾在工具上。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0.

[3]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9.

2015-12-20

李满(1989-),男,大专。

U

C

1008-3383(2016)12-0009-02

猜你喜欢

自卸车车厢摊铺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适用于重型自卸车牵引装置的设计
六号车厢
SSAB Hardox悍达450材料轻型自卸车厢体测试报告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CAE分析在自卸车上装设计中的应用
豪泺自卸车无法加速
QMI汽车夏季维护:雨季车厢除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