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6我院消化内科医疗纠纷分析

2016-02-05卜亚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消化科纠纷

卜亚洲



2011~2016我院消化内科医疗纠纷分析

卜亚洲

【摘要】消化内科涵盖的疾病谱广,消化科很容易把其他系统的疾病当做消化科疾病而收入,进而出现医患纠纷。通过分析我院出现的11例纠纷,寻找原因,为防范和避免此类纠纷提供借鉴。

【关键词】消化科;纠纷;原因

The digestiv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overs a wide spectrum of diseases. Digestive department is easy to make other systems of the disease as a digestive disease,and then lead to the doctor-patient dispu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11 cases of disputes in our hospital,analyze the reasons,to prevent and avoid such dispute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Dispute,Reasons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医疗安全是医疗工作永恒的主题,它是医疗质量的基础,没有医疗安全就谈不上医疗质量[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同时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老百姓法律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医患纠纷呈井喷式增加,它是困绕着每个医院管理者的深层次问题,有时甚至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如何减少医疗纠纷是现阶段每个医院管理者首先关注的问题。消化内科由于涉及的疾病谱广,与其他科的疾病联系紧密,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经常发生“意想不到”的纠纷[2-4]。本文就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发生在消化内科的11例纠纷做一阐述。

2011年1月~2016年1月共发生11例医疗纠纷。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7岁;死于心脏骤停2例,主动脉夹层1例,消化道出血1例,怀疑肺栓塞6例,原因不明1例;入院不足24 h 3例,住院1~7 d者6例,住院大于7 d者2例;发生时间1~3月7例,占总比例63.4%;协商解决10例,走司法鉴定者1例;赔款最高者12万元,最低者1万元;纠纷持续时间最长者8个月。

1 特殊案例分析

1.1案例1

患者,范x,女,27岁,于2013年3月10日以“上腹部持续性疼1 d余”为主诉收入,患者入院前1 d饮食不当出现上腹疼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诊所按“胃炎”治疗,效果差,疼痛呈持续性,遂来我院消化科治疗。PE:痛苦面容,血压100/60 mm Hg,上腹轻微压痛,肝区叩击疼(+),血Rt WBC 14.0×109,腹部彩超探查提示,胃肠胀气,胆囊肿大积液,EKG提示广泛前壁ST段轻度抬高,血肝功能,SGPT 120 U/L,血淀粉酶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胆囊炎,胃炎。请外科会诊,认为患者发病时间短,无发热无明显手术指征,建议内科保守治疗。

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抗炎治疗,24 h输液量2 750 ml,3月11日患者症状加重,伴呼吸急促。PE:精神差,心率105次/分,双肺底湿啰音,请心内科会诊,复查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心梗,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转院后于第2 d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认为我院在接诊时忽视了患者的心脏检查,没有对心脏进行干预,与患者死亡有一定关系,赔款12万元。

1.2案例2

患者,李xx,男58岁,于2014年11月16日以“阵发性上腹剧痛3 h”为主诉收入,患者3 h前无明显原因的出现上腹剧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呈阵发性,最长时间约5 min,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床边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入院体检:神清,BP 180/110 mm Hg,

心肺(-),上腹无明显压痛,肝脾不大,诊断“腹痛待查”,遂安排患者行腹部彩超检查,彩超提示“腹主动脉夹层”,立即通知首诊医生护送患者回病房,在患者返病房途中死亡,家属不能理解,院方经综合分析认为,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偏高,首诊医生没有风险意识,没有对高血压采取干预措施,没有告知家属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一定责任,最后经协商,赔偿患者3万元。

2 原因分析

消化内科涵盖的疾病谱广,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相关专业联系紧密,这就要求从事消化内科的专业人员知识面要广,不但要熟练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才能不一叶障目[5-6]。这11例纠纷中,真正消化系统疾病者只有1例。其他系统的疾病有许多以消化道症状为表现,所以,许多其它系统的疾病最初会被当做消化科疾病而被收入。这就要求我们消化科医生在接诊患者时,要多角度思考,逐一排查,特别是对腹疼患者要排除心梗、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凶险性疾病,一旦发现应立即请相关科室会诊,并及时与家属沟通。

11例纠纷中发生在春节前后者占7例,占63.4%。这说明春节前后是纠纷易发期,这可能与春节前后外出打工者的回归、患者数量增加、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过于疲惫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要提高警惕,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各种医疗规范进行诊疗活动,同时安排好工作、休息时间,严禁疲劳工作。

这11例纠纷中,有6例怀疑肺栓塞,因为家属拒绝尸检,所以不能确诊。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综合检查,肺栓塞的可能性极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栓塞性疾病特别是“肺栓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为其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且发病凶险,死亡率高,因此家属大多不能接受,易引起医患纠纷,特别是消化科,高龄患者及慢性患者偏多,长期卧床者偏多,这些都是“肺栓塞”的高发因素。近年来,我们消化科对每一位新入院患者首先进行“深静脉栓塞及肺栓塞”风险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既往史、家族史、服药史等内容,同时对50岁以上患者常规检查D-二聚体,对于中度以上风险患者,反复与其家属沟通,谈发生肺栓塞的可能与预后,使患者家属在心理上有个适应过程。

医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要加强医患沟通。沟通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家属在信息、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交流桥梁。患者相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缺少医学知识,主要是在医务人员的安排下接受诊疗,解除自身的病痛,所以处于一定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因此医务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要把即将进行的医疗行为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疾病转归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等在实施医疗行为以前与患者及家属应进行反复多次沟通,使他们心理上有一个了解和适应的过程,有一个取舍理解的过程。这11例纠纷中,真正属于消化科的疾病仅有1例“消化道出血”,入院6 h内死亡,家属不能接受。而如肝硬化、肝衰竭、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危急重症反而引起纠纷者占少数,可能这些患者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重视,与家属反复沟通,家属了解这些疾病的凶险和非人为性,即使不幸发生,家属也能理解。

3 关于医疗纠纷的几点思考

3.1医疗纠纷的根源

医患之间本不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患之间只有相互配合,同心同力,才能更好的战胜疾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疗资源匮乏,医院由国家统管,人们对疾病的思考很理性,医患之间无纠纷可言,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医疗市场也赋予时代的特征,国家对医疗行业进行“断奶”,医院被迫由公立、公益走向经营,我们的白衣天使变成了白衣商人,医患之间的伙伴关系变成了“买”和“卖”的对立关系,他们之间的分歧也随之产生[7-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解决了困绕国人多年的温饱问题。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思想文化的建设,道德品质修养滞后,个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部分人的荣辱观、美丑观发生了颠覆,为了金钱可以不要良心、不顾脸面,拿自己的亲人做要挟,不惜被“医闹”所利用。这其实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与老人摔倒无人扶、假冒伪劣等社会问题一样。

媒体的恶意炒作。为了博取眼球、点击率,为了个人及小团体的利益,一些媒体及媒体人不惜违背个人良心和职业道德,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用他们的如花妙笔向中国读者描绘了一幅地狱般黑暗可怕的医疗现状:一个只需要治疗感冒的孕妇被医院谋杀,原因是医院想多收费让其剖宫产;产妇因为没有给助产士送红包,被恶意报复性地缝住肛门;医院为了创收,故意造假给一个完全不需要的患者安装起搏器等等一篇篇颠倒是非的恶意报导,抹黑了医疗群体形象,撕裂了本就岌岌可危的医患互信、煽动和加剧了医患对立。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仪器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医患关系出现了不可否认的“物化”趋势,医患之间的“失语”状态使医学本身的人性化特征渐趋隐失,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衡状态。

3.2纠纷的防范

严格依法执业和准入制度。法律我们每个公民必须遵守,我们从事医疗卫生活动,必须依法执业,它包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校验、放射诊疗准备许可和人员资质、卫生技术人员资质、从事专项诊疗技术人员资质、特殊诊疗技术准入、手术分级等[9]。

坚守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核心制度是底线,也是高压线。每个医务工作者不但要会背,更要理解,把它们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按医疗核心制度自觉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自律胜于他律。

恪守诊疗规范。我们每做一项与患者有关的事情都要按规范来进行,这样我们才不会失误,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如三查七对制度、临床输血规范等。

强化医患沟通。要针对患者的情况,多次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它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相关需要的检查、费用、风险、预后、并发症、有无替代的疗法及相关费用、有无转上级医院的必要与可能等。

4 结语

医患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患者是医生最应该感谢的老师,医生是患者生命的嘱托与希望。我们要相信,我国随着法制体系的健全,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道德水准的提升,医患之间会越来越和谐!

参考文献

[1]王锦帆,尹梅. 医患沟通[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6.

[2]许尚豪,陈巍. 最新医疗事故法律解读与操作指南[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18-19.

[3]王子究,董继俊,李静波. 医疗责任保险在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9):565-567.

[4]李科. 重庆市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ADR)的分析与研究[D].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3.

[5]许栋,王国斌,张玉. 构建医患沟通路径的实践和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2008,12(4):58-60.

[6]侯胜田,张永康. 主要医患沟通模式及6S延伸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4,35(1B): 54-57.

[7]陈雯烨,匡莉. 医患沟通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4(4):513-514.

[8]袁伟伟,旋妮玲,陈志红. 我国医患沟通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6):26-28.

[9]张华丽,曲虹. 基于社会发生新形势剖析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经验[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 26-27.

【中图分类号】R3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8-0019-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8.013

作者单位:沈丘县人民医院消化科,河南 周口 466300

Analysis of Medical Disputes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rom 2011 to 2016 in Our Hospital

BU Yazhou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Shenqi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Zhoukou He'nan 4663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消化科纠纷
巨额保险金归属引纠纷
代位追偿引发纠纷
优质护理与层级护理干预在消化科护理中的实践效果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风险管理在消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