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胎蛋白和胆碱脂酶水平对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分析

2016-02-05陈姗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

王 乐 陈姗姗



甲胎蛋白和胆碱脂酶水平对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分析

王 乐 陈姗姗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甲胎蛋白和胆碱脂酶对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68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35例观察组患者病情均已好转,33例对照组患者均已死亡,对比2组甲胎蛋白与胆碱脂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ChE、AF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胎蛋白与胆碱脂酶水平用于评估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关键词】甲胎蛋白;胆碱脂酶;重型肝炎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lpha fetoprotein and cholinesterase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Methods 68 cases of severe hepat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35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condition have been improved,33 cases of control group patients died,compared two groups of alpha fetal protein and cholinesterase level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ChE,AF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Alpha fetoprotein and cholinesterase levels has important value for judg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Key words】Alpha fetoprotein,Cholinesterase,Severe hepatitis

血清胆碱脂酶(ChE)属于非特异性脂酶,其由肝脏合成并释放于血液中[1]。ChE能够有效反应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因此可用其评价肝细胞的合成功能。甲胎蛋白(AFP)可用于评价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其水平高低与肝细胞的活跃度成正比[2]。为有效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特本院68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就甲胎蛋白和胆碱脂酶对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68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35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1.3±4.5)岁;68例分成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其中35例观察组患者病情均已好转,33例对照组患者均已死亡。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ChE含量测定采用机器型号奥林巴斯AU2700进行测定,采用的是速率法,CHE的参考值为3 800~13 000 U/L;AFP 测定采用化学放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进行定量测定,仪器使用雅培I1000机器。使用的是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测定,AFP的参考值为0~11μg/ L。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取(均值±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5例观察组患者的ChE为(3 241.8±1 431.4)U/L,33例对照组患者的ChE为(2 641.5±1 721.3)U/L,观察组ChE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24,P<0.01);观察组患者的AFP为(327±122)U/L,对照组患者的AFP为(188±173)U/L,观察组AF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1,P<0.01)。

3 讨论

重型肝炎是一种由肝细胞广泛坏死和疾病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它可以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消化道大出血等[3]。重症肝炎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状况、轻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选用人工肝支持治疗、综合内科治疗以及肝移植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及病情掌控具有积极意义[4]。

引发重型肝炎的主要因素是免疫反应过度强烈,从而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进而提升重型肝炎致死率。进行预后的早期判断,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5]。针对重型肝炎患者,其临床症状是疾病预后与诊断的首要依据,可促进预后判断的准确性。若临床仅依据症状进行预后判断,并不能具有强劲的说服力,因此需要客观的指标作为依据。临床诊疗中,大部分的重型肝炎患者均伴有 ChE 下降以及 AFP 升高的迹象[6]。通过对比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乙肝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以及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之间的ChE水平、AFP水平,得出的结论是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ChE水平低于慢乙肝患者,且肝硬化患者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ChE水平下降幅度最为显著;AFP可由卵黄囊和胚胎肝细胞产生,通常胎儿出生后,其AFP水平会迅速下降,但大多在3个月内便可降至正常水平[7]。对于成年人,若发生AFP值呈持续升高迹象,可推断为肝细胞癌。引发肝炎患者AFP值升高的因素,主要与坏死后肝细胞再生相关[8]。在肝细胞的再生过程中,异度分化的Ⅱ、Ⅲ型肝细胞对AFP具有合成与分泌的作用。对于慢乙肝患者,其不存在肝细胞大量坏死状况,因此肝细胞的再生并不显著,对AFP的影响极小,故可以AFP水平来鉴别重型肝炎与其他类型肝炎。此外,高AFP水平可有效反映出肝细胞的再生活跃度,对临床转归的判断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观察组的ChE、AF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甲胎蛋白与胆碱脂酶水平用于评估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应强,庄海,李向永. 甲胎蛋白对慢性 HBV 感染后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J]. 广东医学,2015,36(5):721-722.

[2]郝书理,张纪元,黄昂.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IL-33高水平的临床意义[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2):156-159.

[3]王彩凤,齐发梅,袁秀梅. 249例肝病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4): 2091-2092.

[4]王锦春,许文芳,沈华江. 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5,30(10):1008-1010.

[5]伍红艳,颜华东.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231-233.

[6]郜艳芳,尹金明,王进.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河北医学,2015,21(4): 687-689.

[7]李坤,沈天白,李莹.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6): 620-623.

[8]张继旺,唐治贵,袁永强. 病毒性肝炎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中肝功能相关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4):520-522.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8-0150-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8.103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吉林 吉林132000

The Value Analysis of Alpha Fetoprotein and Cholinesterase Levels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WANG Le CHEN Shansha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Jili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Jilin Jilin 132000,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血清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检验中的临床探讨
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TNF-α因子的检测价值探讨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与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儿童肝母细胞瘤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乙肝康复 莫忽视甲胎蛋白检测
碳纳米管修饰的纸传感器用于检测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AFP)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分析
孕妇血清尿酸和甲胎蛋白值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检测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