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专业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特征研究

2016-02-05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名曲器乐乐器

郑 虎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高校音乐专业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特征研究

郑 虎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器乐合奏涉及乐器多样,对于演奏者的水平要求较高,因而其实际教学难度大。本文通过阐述合奏课程的教学特征,论述其基本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音乐教学;器乐合奏;课程特征

艺术实践是支撑音乐教育专业的支柱之一,是培养音乐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把教学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的就只有器乐合奏课程了。器乐合奏符合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它也是专业课的补充和延伸,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升演奏技巧。因此对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特征的研究,有利于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

一、明确器乐合奏的技术性,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

德国的一位钢琴家曾经说过:“一个钢琴家的三件事就是技巧﹑技巧和技巧”。现在看来,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侧面反映出器乐对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及能力的要求。一般来说,器乐演奏技术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练习阶段,这是每一个演奏者学习的开端,大量的练习能够强化动作技巧,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二是定型阶段,通过初期的大量练习之后,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技巧,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其演奏动作会基本定型。三是巩固阶段,在演奏技巧和动作基本定型之后,在此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对自身的演奏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错误以作纠正。

由于器乐的技术性,高校音乐专业中的器乐合奏课程能够强化学生的乐器演奏技巧。在参与本课程之前,每一个乐队队员都必须完成各自乐器的基本课程,并且要通过相关考核,达到中等演奏水平。在合奏课程中,队员要多学习和观摩不同风格的乐队作品,充分感受多声部立体型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同时队员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多声部听觉训练,锻炼自己的音乐听觉和记忆能力,养成多声部思维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初次上合奏课程时,往往有如坠云雾的感觉,这主要就是多声部思维和立体记忆能力的欠缺,所以合奏课能够帮助学生弥补这一缺陷。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除了指挥学生演奏之外,还要对经典作品中的和声﹑配乐作分析,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对演奏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器乐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演奏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遵循器乐合奏的协同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众所周知,器乐合奏主要是追求不同乐器声音的融合,强调不同音色的完美统一。因此在合奏的过程中,每一个演奏者的节奏﹑速度甚至是呼吸都需要达到协同一致。合奏不同于独奏,它将几十个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组合起来,期望实现器乐的和谐,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协同艺术,器乐合奏一般是在统一的指挥下,根据乐曲的要求,担任各自的独有角色,然后齐心协力完成演奏任务。因此器乐合奏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切忌表现主义和滥竽充数,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主义观念。

协同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中比较倡导的教学方式,而器乐合奏课程的核心就在于协同。在实际课程中,合奏课程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师生之间。与其他课程相比,合奏课程在师生协同性上表现更为突出。教师除了要充当乐队指挥棒,引导学生认真演奏,力求乐器声部精细准确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在一堂合奏课上,听到的不能只是教师的声音,学生也要大胆发言,配合自身的演奏实践,提出意见。这样的教与学,才能体现合奏课程应有的协同。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学生是合奏的主体,每一个人都是乐队的“关键先生”。因此学生在演奏时,除了服从指挥之外,还要聆听整个乐队的演奏乐声,让自己的乐器演奏能够融入到乐队音效中,在里面起到该有的作用,从而产生协同感和责任感。经过长期的合奏演奏,每位学员的演奏技巧不仅能够得到提高,合作意识﹑协同意识也会相应提高,同时还会得到宝贵的合作经验。

三、注重器乐合奏的文化性,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器乐合奏不仅仅是一项艺术活动,它蕴含的文化性同样不可小觑。当前,器乐合奏中出现的既有西洋乐器也要传统的民族乐器。比如传统的吹奏乐器笛子,名曲代表《鹧鸪飞》;葫芦笙,名曲代表《月光下的凤尾竹》;擦弦乐器二胡,名曲代表《二泉映月》;弹弦乐器古琴,名曲代表《高山流水》;古筝,名曲代表《高山流水》;琵琶,名曲代表《十面埋伏》等。而西洋乐器比较常见的有钢琴﹑吉他﹑萨克斯﹑小提琴﹑大提琴﹑长号﹑短号等。这些乐器以及对代表名曲的学习和鉴赏,能够提升学生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

以《金蛇狂舞》为例,作为民族器乐合奏名曲,其中涉及到的基本上是民族乐器(部分也可由西洋乐器代替),如柳琴﹑古筝﹑二胡﹑大胡(可用大提琴代替)﹑唢呐(高﹑中﹑低音)﹑琵琶﹑低音革胡(可用低音提琴代替)等。《金蛇狂舞》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主要渲染节日的欢腾气氛,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一般来说,经典的大型合奏曲都是作曲家们精心组合建构的作品,它比单曲独奏复杂得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聆听和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曲目中蕴含的艺术特点,以此来学习名曲中的节奏﹑音色﹑力度等,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

四、结束语

器乐合奏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其所具有的技术性﹑协同性﹑艺术性,对于提高学生演奏技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合奏课程的这些特征,合理安排教学。

[1]孙新.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注重艺术性的表现[J].通俗歌曲,2012,(11):19-21.

[2]周力.论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传统审美的融入[J].北方音乐,2015,(19):184-185.

[3]刘恋.普通高校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2):19-20.

猜你喜欢

名曲器乐乐器
学乐器
十二生肖·蛇
乐器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器乐演奏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趣填我国古典十大名曲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