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后胡琴改良研究述评(1949-2000)

2016-02-05靳薇弘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琴弓胡琴钢丝

靳薇弘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建国后胡琴改良研究述评(1949-2000)

靳薇弘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本文通过对于近代二胡改良的研究,将其改良的时期分为稳定和探索时期,举例各个时期的在二胡改良方面代表人物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从而引发人们对于二胡改良的思考。

二胡;改良;阶段;特征

胡琴又称乡胡﹑稽琴,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传承,相对于其他种类的乐器,出现相对较迟,但并不影响胡琴在我国的发展。作为胡琴家族的主力——二胡,在民族乐队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特指在1949年—2000年这段时期二胡改良。

笔者觉得二胡在1949-2000年的改良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7年为第一个阶段,是二胡改良的稳定时期,1978-2000年为第二阶段,是二胡改良的探索时期。接下来将从以下两个阶段对二胡的改良进行论述:

1950年著名的民乐改良家﹑音乐理论家张子锐先生将原来的蚕丝弦改为钢丝弦,解决了原二胡音量小,音高不稳定,弦易断的问题,并使得二胡在排练﹑演奏中更加得心应手,蚕丝弦与钢丝弦相比发现:蚕丝弦手感轻柔,音色稳定,但音量小,音色暗淡;钢丝弦音色洪亮,音高稳定,但却十分光滑﹑不受控制,最初演奏家并不能适应钢丝弦,而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陈振铎先生在乐队排练中带头使用钢丝弦,促进了钢丝弦在当时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起初钢丝弦只是被应用于外弦,内弦仍保留使用蚕丝弦,这使得二胡的音色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统一, 直到1956年,二胡的琴弦才统一使用钢丝弦。张先生在平时练习中,发现了二胡断弦后弓毛松紧不易调节,于是参照小提琴的琴弓设计出了带挂钩的且可自由调节松紧螺丝琴弓,这次琴弓的改良是二胡发展的一次大的进步。

此外他在二胡的改良上先后研制出了直行式螺丝琴轴;调音﹑转调千斤;二胡弯杆;扁筒形琴杆等,为了能够使二胡空弦能更快的调节标准,他设计了滑轮式铜轴,由于滑轮式铜轴音准稳定性不够,按弦力度的加大会使得空弦音低于标准音,所以铜轴并没有能得到推广。

与张子锐先生同一时期还有一位被称作“中国二胡王”的王瑞泉先生,在二胡改良方面做出很多贡献,例如:改良红木杆胡﹑托普泰湖﹑红木专业圆筒大高胡﹑独奏南胡﹑合成膜扁筒二胡等。尤其是他总结出一整套二胡琴筒制作和皮膜处理技术,扩大琴筒直径,让蒙皮通过听音和观察达到蒙皮最佳状态,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二胡的声音更加厚实,甜美,无噪音。而他与上海音乐学院王乙教授合作的“油煎码”大大的改良了二胡的音色。油煎码位于二胡琴皮的中间部位至上移0.5毫米处,是琴弦和琴皮之间传递震动的媒介。油煎码与之前木制﹑纸制琴码相比使二胡音色更加的优美,厚实,并且能够更好的对二胡的音色起过滤作用,因此深受二胡爱好者和演奏家的追捧。

还有一位值得一提二胡制作大家——江苏苏州民乐一厂的员工吕伟康。他根据椭圆形扬声器的规律以及构造研制出扁筒二胡,为了预防琴杆弯曲变形,他用椭扁杆代替了之前的圆形琴杆,使得琴杆的拉力加大。为了使得左右手更好的配合,还增加了二胡弓毛的数量,加大了运弓的力度,他的改良大大改善了二胡的音色。

众所周知,在1949年建国之前,已经有很多二胡改良者﹑演奏者对其形制进行改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天华和周少梅,刘天华先生在二胡的材质﹑琴筒﹑琴弓等方面进行改革,扩展二胡的把位,改革二胡的琴筒等。并将二胡带入高等学府的课堂,而周少梅先生则是将二胡的把位拓展到“上﹑中﹑下”三个把位并将二胡带入中小学课堂,并且在演奏技巧﹑创作风格以及二胡的改良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所以这段时期为二胡的发展时期。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从1949-1977年的这段时期张子锐﹑吕伟康对于二胡的各个部件的改良与前段时期刘天华﹑周少梅对于二胡改良的发展时期相比相对稳定,属于二胡改良的稳定时期。

笔者觉得从1978年到2000年这一时期是二胡改良的探索时期,因为这段时期出现了三位著名的二胡改良者:一位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王国潼教授,他于1983年研制方筒二胡﹑低调二胡等等,深受二胡爱好者的好评。

二是扬州市歌舞团的艺术指导孙桓柏。孙先生在1987年发明出和声二胡,解决了传统二胡只能演奏单旋律不可演奏和声的缺陷,在普通二胡上通过“两改一加”改进而来,“两改”一是将普通二胡的千斤由固定变活动,这样并拢千斤就是普通二胡,相反则是和声二胡;二是将马尾由单变双,这样便可以同时发出两个音高不同的音;“一加”是指加上活动指板,这样可以增加弦分开时候的承受力。和声二胡的出现,是二胡改良的一次革新。

三是王占英研制的电子变音二胡的问世,是我国民族拉弦乐器的新的尝试,他用新型材料代替二胡原有的蛇皮,对于野生动物蟒蛇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克服了二胡音色随着温差变化的弱点,基本保持了原有二胡的外形,与传统二胡的演奏技巧一致,电子二胡音色优美,浑厚,传承了传统二胡的韵味,但却在音色上变化丰富,除了可以演奏出二胡的声音之外,还可以演奏出中胡﹑京胡﹑高胡等多种拉弦乐器的音响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从1978-2000年的这段时期孙桓柏﹑王占英对于二胡的创新﹑改造与前段时期张子锐﹑吕伟康对于二胡的部件改良的时期相比,属于二胡改良的探索时期。

根据以上观点笔者将建国后从1949-2000年的这段时期的胡琴改良进行简短概述。二十世纪是二胡发展的“现代期”,这一时期二胡展迅猛,现在二胡已经在各个乐团占主流地位。笔者将简短的将这两段时间与前段时间进行对比:

一、稳定时期与发展时期的对比

本文为2016年度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项目《马头琴器乐改良及制作工艺创新》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20160973)。

猜你喜欢

琴弓胡琴钢丝
二胡琴弓形制规范数据化探究
扭转角度对桥梁缆索钢丝组织的影响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词义推断题
穿越皓月的胡琴声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十九世纪低音提琴琴弓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琴弓“父子兵”占领世界八成琴弓市场
胡琴心:我用整个生命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