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分析

2016-02-05时萍萍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层面教学方式音乐

时萍萍

(上海农场学校,江苏 盐城 224151)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分析

时萍萍

(上海农场学校,江苏 盐城 224151)

合唱教学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现状并不突出,甚至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基于此,首先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以及环境层面三个角度分析了合唱教学的现状,然后就如何改善合唱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强化音乐鉴赏、创新教学方式、推进环境建设等,希望对合唱教学的完善有所裨益。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改善措施

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有效的合唱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知音乐的魅力,拓展其音乐认知视野,还能充分训练其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然而,就当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而言,并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合唱教学的效能。文章基于此,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完整的教学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者﹑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内容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教育内容较为稳固,即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教育者﹑受教者以及教育环境是比较重要的变量,影响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合唱教学的主体,在合唱学习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尽管小学生对流行音乐都比较感兴趣,但对教材音乐却兴趣不高,合唱音乐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学生的兴趣度更低。单声部尚且难以学好,遑论多声部;其次,小学生受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学习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合唱学习也不例外,参差不齐的音乐学习现状对教师的整体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最后,合唱教学需要小学生有着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以突出团队为主,个人表现处于次要地位,但小学生思维方式尚不成熟,难以做到此点。

(二)教师层面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在合唱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极大地影响了合唱教学的实际效果。当前,教师层面的合唱教学现状也不容乐观。首先,受应试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不少教师对音乐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度,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分支,自然会受到教师教学态度的影响;其次,合唱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一些教师将合唱教学简单的等同于两个或多个声部的拼凑教学,机械乏味。

(三)环境层面

课堂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场地,课堂环境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效能有着相当关键的影响,课堂教学设施以及教学条件的简陋与不足则是制约音乐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音乐器材是相当关键的辅助性教学工具,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乐器进课堂的要求。但当前小学音乐课堂的配置通常都较低,除了缺乏专业性的声乐教室意外,很多学校连最为基本的专业设备都配置不齐,通常仅有电子授课仪器,条件稍好的学校会配有钢琴,至于其他乐器则相对缺少,这从硬件层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改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措施探讨

(一)强化音乐鉴赏,提升合唱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兴趣不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合唱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合唱兴趣也就成为合唱教学的关键点所在,对此,强化音乐鉴赏是最为核心的途径,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还能让学生在鉴赏中更好地感知音乐的美感,从而激发其学唱的兴趣。就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中的《长城谣》教学为例,这是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有多个不同的演唱版本,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了女生独唱版本以及银河少年合唱团的版本作为课程导入元素,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独唱与合唱之间的艺术差别,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合唱这一演唱形式的认知,切实提升学生的合唱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合唱效能

教学方式是课程教学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也是影响教学活动最深入﹑最持久的要素,教学方式是否具有创新性直接影响了合唱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还要紧扣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教学大纲的实际需要,做好教学方式的创新工作。比如,音准的把握是合唱教学中的难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笔者在教学中就借用了科尔文手势来指挥学生演唱,将抽象的音准用形象直观的手势呈现出来,极大地便于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又如,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爱玩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可以在合唱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歌词接龙或者合唱pk的游戏,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教学效能,一举两得。

(三)推进环境建设,提高伴奏能力

伴奏对于合唱教学尤为必要,好的伴奏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可以激发其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也能够帮助其更好地进入到合唱教学之中。但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少教师缺乏伴奏所需的基本乐器,很多时候只能用录音机或电子教学设备代替,这对学生的合成学习乃至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而言,无疑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教育职能部门要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出发,强化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学校音乐教育场地建设以及器材购置的扶持力度,确保教学硬件不至于成为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阻碍。教师自身也要强化职业能力建设,尤其要提高伴奏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合唱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难点所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乃至全面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要从合唱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最为主要的便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创新教学方式。

[1]余丽娜.浅谈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教师,2013,(03):44-45.

[2]邵友云.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12):216.

[3]赵国栋.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策略[J].校园歌声,2010,(2):21-23.

猜你喜欢

层面教学方式音乐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音乐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