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2016-02-05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欣赏课音乐作品教学效果

朱 静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朱 静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思考和做法,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情境;氛围;容量;提高;效果

音乐欣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在平时的实际音乐教学中,高中音乐欣赏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重视对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

一、创设适宜的音乐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过:“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可见,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创设适宜的音乐情境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尤为重要,能够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吸引学生走进音乐情境中,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形象的同时体会到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音乐基本知识,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码头工人歌》这一首歌时,教师可以恰当运用多媒体播放《扬子江暴风雨》插曲,让学生聆听插曲,还可以精选关于那个时代的纪录片,指导学生观看,这样通过歌曲和视频创设出适宜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码头工人不怕牺牲﹑团结奋斗﹑勇敢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欣赏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音乐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平等对话者。教师与学生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关系,因此要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不能认为音乐欣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听音乐。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运用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指导学生学会音乐欣赏,训练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认识。重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尊重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情感﹑态度,细心观察,发现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次,音乐教师要以先进科学的音乐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变传统的音乐课堂主宰的角色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合作者﹑平等对话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想象﹑联想,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勇于表现,在表现中敢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真正释放自己,真正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增加音乐欣赏的教学容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把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可以为学生呈现课本不能展示的丰富的教学内容,很好地增加了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体会音乐作品的画面美﹑情感美等,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等西北民歌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可以恰当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向展示西北地区的地理﹑地貌﹑生活条件﹑人文环境等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格,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课堂容量。

四、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音乐教材,一节音乐欣赏课上指导学生欣赏一首或几首歌曲,让学生学习一点音乐知识,很少指导学生了解﹑掌握与音乐作品有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内容,这样使得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获得的知识很少,使得学生的知识视野不够开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把欣赏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各种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对于优秀音乐作品的了解﹑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促进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高中音乐“优美与壮美”这一内容时,课堂上以指导学生欣赏乐曲为主,教师可以选取不同风格的能够表现“优美与壮美”的音乐作品,来拓展教学欣赏的内容。如指导学生欣赏《彩云追月》﹑《牧歌》等乐曲,然后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进田野开展唱歌﹑跳舞﹑朗诵诗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总之,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养,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适宜的音乐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欣赏氛围。同时,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接触丰富的音乐欣赏内容,增加欣赏课的教学容量。还要重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促进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欣赏课音乐作品教学效果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从备课角度看初中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流行音乐对于音乐欣赏课构建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