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016-02-05阮燕娜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音准小学生音乐

阮燕娜

(慈溪市宗汉街道新界学校,浙江 宁波 315301)

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阮燕娜

(慈溪市宗汉街道新界学校,浙江 宁波 3153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合唱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发掘学生潜能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以下,笔者首先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

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音乐水平,对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出全面型﹑综合型的新时期优秀学生。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因此,需要音乐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升。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身心素质

合唱教学的开展过程,是对全体同学音乐素质的一次训练。高水平的合唱需要每位学生具备良好的气息控制能力以及音准掌握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声部的配合等。这就需要每位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在合唱中表现出团体的力量。在小学生进行气息的训练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肺活量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有利于小学生身体发育。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咬文吐字训练,保证音准,从而使学生口齿更加清晰。为了实现合唱中不同声部的协调与配合,需要训练小学生敏捷的反应能力与思维能力。在合唱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素质的训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优化学生审美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代小学教育逐渐意识到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日益关注小学生个性的塑造。小学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美术教育,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既关注于团队合唱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关注不同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在合唱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创新,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心理,并通过长期的坚持与实践,不断优化审美能力。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指导合唱技巧

与一般音乐表演形式不同,合唱是一门注重集体效果的艺术。在合唱表演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声音之间进行统一的协调与配合,如何才能在合唱表演中表现出音乐的魅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合唱教学的集体性,针对小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指导学生合唱技巧,如指导学生呼吸的调节,气息的控制,声部转换能力等,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小白船”的合唱教学为例,这首音乐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二声部进行演唱,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合唱。随后要求一组学生寻找另一组学生演唱过程中的音准问题,一组学生进行音阶演唱,轮流进行演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更清晰的发现合唱音准中存在的不足,在实际训练中,主动避免出现走音问题。诸如此类技巧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找到了演唱中的不足,从而主动提升了演唱能力。

(二)积极开展音乐欣赏

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也是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在合唱教学开展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音乐欣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内涵,从而对自己的声部准确把握,做到音乐技能与情感的准确表达,保证合唱表演的协调与统一。例如在进行“红蜻蜓”合唱教学时,首先可以指导时学生对音乐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在对音乐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引导学生以深情﹑和谐的声音对音乐进行表现。在对音乐进行欣赏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音乐情景进行理解后,自主的进行合唱设计,包括力度﹑速度以及延长形式等,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听辩﹑模唱与听记等过程,增强对音乐的记忆力,实现音乐听觉的提升。最后,合唱训练过程中,指挥手势对于整个合唱起到把握全局的作用,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以视觉来感知指挥手势的进行。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过程中,使学生从表演者身份向创作者,欣赏者过渡,进一步实现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借助乐器开展教学

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演唱兴趣等都有着积极的效果。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自身应当具备如电子琴﹑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能力,在合唱教学中,以优美的乐器旋律进行伴奏,更有利于学生对音准及音高的准确把握。以“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琴,在合唱过程进行伴奏,学生将更准确的抓住歌曲节奏,教师在进行转折的弹奏时,学生也能准确的进行声音的转换。如此一来,学生对于不同声部的音高与音准把握更加准确,合唱的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四)完善歌曲表现形式

小学音乐通常包含了美好的人物形象与内涵。小学生在对歌曲内涵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歌曲的美感,熟悉歌曲的艺术形象。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曲目的选择,以期通过具有积极意义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合唱教学,达到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完善歌曲表现形式,以及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例如要让学生增加爱国情感,可选择“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进行合唱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爱国情怀的激发,以丰满和谐的合唱歌曲进行表现。其次,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个人以及集体意识的培养,关注同学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意识的开展素质教育渗透,使小学生在提升音乐合唱能力同时,综合素质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对于当代小学生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创新合唱教学方式,关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开展音乐欣赏,使用乐器演奏配合等等,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吴海芸.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有效教学之浅谈[J].儿童音乐,2013,(02):48-51.

[2]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134-135.

[3]姚春城.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J].大舞台,2013,(01):68-69.

猜你喜欢

音准小学生音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音乐
我是小学生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