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互动,构建小学音乐有效课堂
——以《十二生肖歌》教学为例

2016-02-05郁晓艳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师生音乐课堂

郁晓艳

(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江苏 淮安 211724)

师生互动,构建小学音乐有效课堂
——以《十二生肖歌》教学为例

郁晓艳

(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江苏 淮安 211724)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师生互动,营建愉悦快乐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十二生肖歌》为例,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课堂构建的实践体会。

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师生互动;主要策略

音乐教学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识谱﹑学唱的单一模式,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水平的提高的层面。

德国教育家普朗格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应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生命力。唤醒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语言交流的过程,师生互动的过程。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实现“唤醒”﹑构建“互动”,下面以《十二生肖歌》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热身活动,烘托音乐氛围

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课堂的构建,首先应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在课间,教师就播放《十二生肖歌》,让学生首先感知和跟着演唱这首优美的歌曲,也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的准备中。这个过程,也是热身的过程,烘托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为构建互动课堂埋下伏笔。

二、注重导入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成功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在不同的音乐课型﹑不同的歌曲的欣赏和学习时,导入的方式可以各异。

对于《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导入,可以利用“十二生肖的来历”的故事,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引发他们探究的乐趣和欲望。孩子们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根据这些特点,学习《十二生肖歌》时,或者教师讲述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的故事”,或者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搜寻﹑调查﹑查阅等方式,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的故事,讲一讲十二生肖中有老鼠,为什么没有猫﹑老鼠那么小,怎么排第一等,从活动中,让学生就对《十二生肖歌》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再讲述自己获得的故事。民间故事的引用和讲述,为互动课堂的构建也着了浓浓的一笔。

在《十二生肖歌》的教学时,也可以以情境法儿导入。如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十二生肖的图片,并用多媒体为动物们介绍自己而配音:Hi,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老鼠,我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位,我神气吧!

再引导学生模仿小老鼠的自我介绍,分别选一个生肖中的动物介绍自己。这样的“开场白”,直接把学生带进音乐氛围中,带进《十二生肖歌》的学习中。

三、巧设活动,促使学生动起来

(一)情景创设,激活课堂氛围

情境教学法,被一线的教师们所青睐。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为了省时省力,忽略了情景教学,冷落了情景法,而情景教学,可以激活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添彩。

如“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前,教师呈现一些民间“十二生肖”的泥塑作品﹑民间玩具﹑小饰品﹑民间剪纸,这些泥塑作品﹑民间玩具﹑小饰品﹑民间剪纸等,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情景的创设,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力,审美力的培养也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以说促唱,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歌曲的学习,歌词的记忆非常关键,歌词记不住,演唱歌曲便不可思议。因此,巧妙设计活动,让学生快速记忆歌词,为歌曲的学习降低难度。

对于《十二生肖歌》而言,设计“以说带唱”“以说促唱”的活动是首选。并且在说唱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各种小动物图片。如果利用动画图片,更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作用。如呈现小老鼠的图片,呈现汉字“老鼠前面走哇”,紧接着呈现“牛”的图片,接着说“跟着老黄牛”,紧接着呈现老虎和兔子的图片,让学生仿照“老鼠前面走哇,跟着老黄牛”而接着说出“老虎一声吼啊,兔子抖三抖”,继续呈现“龙在水里游”的图片,以及“蛇蜷缩在草中”的情景,接着和学生们一起说出“天龙水中游哇,草中蛇在扭”……接下来,“马儿过山沟啊,碰见羊老头;猴子翻跟头哇,金鸡喊加油;黄狗半夜守门口,猪儿整天睡不够”,再让学生反复吟诵,十二生肖的顺序便轻松记住,为歌曲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做促唱,增加互动因素

音乐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方法中,打击乐器是首选,利用打击乐器,可以为为课堂添彩。在条件的限制下,如果没有打击乐器的情况下,让学生打节拍﹑敲桌子等动作,都可以收到打击乐器为课堂助力的效果。

如《十二生肖歌》的教学,在教学和演唱歌曲时,引导学生在“小老鼠,打头来,牛把蹄儿抬”的后面,以及“兔儿跑得快”之后,“请把顺序排”的后面等,加上表演的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与同伴分句接唱,在一些关键处创新性地加上动作,并做一做,这样,边唱边演边做,将课堂推向新的高潮。

(四)创新演唱,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力﹑审美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作词作曲,或者改写歌词等,都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对于“十二生肖歌”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反复欣赏和比较:

(1)x x x x | x o x| x x x x| x o||

请把 顺序 排 请把 顺序 排

(2)x x x x | x o x| x x x x| x o||

请把 顺序 排 啊 请把 顺序 排

通过比较,体会这句音乐的“声断气连”,根据(2)在演唱起来(1)效果要得多的特点,让学生在兔儿跑得快兔儿跑得快之间,加上“哎”,“兔儿跑得快哎,兔儿跑得快”……通过加词﹑减词﹑改词等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因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应以激发兴趣为主,培养审美情趣。只有教师和学生和谐互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有效引导,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升。

[1]宣倩怡.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打造快乐互动音乐课堂[J].音乐大观 ,2013,(6).

[2]杨慧.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有效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8).

猜你喜欢

师生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音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