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音乐的表现和感染力
——浅谈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

2016-02-05顾钢琴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节奏感律动浅谈

顾钢琴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青少年体校,江苏 常州 213200)

增强音乐的表现和感染力
——浅谈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

顾钢琴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青少年体校,江苏 常州 213200)

作为音乐的“骨髓”,节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众所周知,节奏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在提升学生节奏感的基础上来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创造能力。那么作为教师,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提升节奏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基于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对我国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优化措施

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组成的重要支架,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内容,更是学生接纳音乐知识体系﹑感受音乐魅力的关键环节。

节奏教学,能激发学生想象力。音乐离不开想象力,节奏教学能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节奏感的情境下形成音乐想象,感知音乐传递的相关生活情境内容。

节奏教学,能激发学生情感。音乐学习离不开情感的共鸣,节奏就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节奏赋予了音乐巨大的魅力,是音乐中的节奏与人身体的一部分发生了共振,我们才会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才能领会到音乐的真谛。

一、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音乐”在我国都是一门边缘化课程,机遇期较强的随意性,大部分学校(除音乐专业类学校)都没有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小学,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只是单纯的教学生唱歌,并没有重点培养学生节奏感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不仅音乐水平较低,同时也没有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长期都处于滞后状态。具体来说,在节奏感培养方面小学音乐教学主要存在的不足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其一,教学随意性太强,严重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计划,很多教师都没有正确认识到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分支。其二,音乐课程如同虚设,节奏感培养教学流于形式,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都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节奏感以及音乐素养的培养。其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音乐教师都缺乏责任感,没有积极性[1]。

二、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以“模仿”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往往也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因此,在节奏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示范正确学习节奏的方法,促使学生对节奏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看法。具体来说,第一种是语言节奏的练习。语言节奏的练习完全可以从朗读唐诗入手,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节奏来朗读唐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第二种是动作节奏的模仿。对于学生们常见的一些动作(如拍手﹑跺脚等),教师应该为其赋予节拍意义,比如为拍手赋予XX—|X—|的节拍意义,为跺脚赋予XX—|XX—X|的节拍意义等。第三种是声音的模仿。诸如风声(“呼呼”)﹑鸟声(“叽叽喳喳”)等声音,都是很好的模仿对象。通过这些自然界事物来了解节奏的走向,必定会让学生耳濡目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以自制乐器,来帮助学生领悟节奏

小学生通常对自然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并且具备了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带入课堂,并且将正确的使用方法授教于学生,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音乐节奏进行巩固。之后,则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成乐器,比如将橡皮筋绑在文具盒上,伴随着学生的抽动,橡皮筋即会发生“嗒嗒”的声音,而抽动频率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节奏也具有一定差异。比如在学习“2/4拍”这个节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前半拍时,将右手紧握并拳眼朝上,以此来对左手掌心进行敲打。然后,在进入后半拍的时候,同样将拳眼朝上,但敲打的对象则由左手变为桌面。经过反复的实践,相信学生会在逐步掌握拍击技巧的同时逐渐产生一种对音乐节奏的创作欲望,这对学生接下来深入学习音乐知识来说俨然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小游戏的开展来加强学生音乐律动感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喜欢参与活动﹑喜欢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然而律动,即是用一些简单的动作表达音乐,律动的认识对于学生节奏感的掌控来说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因此,教师应该把音乐节奏与一些简单的动作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具体的东西,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具有音乐律动的情境,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动作来体会音乐的内涵[2]。同时,教师可以合理引导学生参与到一些具有节奏律动的小游戏中,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节奏做出不同的动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律动,增强自己的音乐节奏感。比如在《十六分音符组合》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以一边讲解内容,播放踢踏舞视频,一边指导学生展开关于“十六分音符组合”的小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十六分音符的读与写,以及十六分音符组合节奏的特点,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律动感。

三、结语

总之,作为音乐学科的重要组成环节,“节奏”理应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引导与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

[1]邓维.浅谈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节奏教学[J].魅力中国,2010(,35):195-195.

[2]王星.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J].才智,2012,(19):102-102.

猜你喜欢

节奏感律动浅谈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为诗浅谈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