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音乐走入课堂,给教学注入活力

2016-02-05喻小娟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流行音乐音乐

喻小娟

(江苏省射阳中学,江苏 盐城 224300)

流行音乐走入课堂,给教学注入活力

喻小娟

(江苏省射阳中学,江苏 盐城 224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空闲时间的增多使得人们愈发注重精神追求,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进入人们眼帘,为其制造生活乐趣。其中,流行歌曲因为曲调简易流畅、贴近生活,受到欢迎,被当代大部分人认可并且传唱,尤其是学生群体。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尝试着将其引入,将流行与经典整合,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流行音乐;活力;实效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依靠教材教学,引导学生欣赏理解,但效果却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教材曲目,虽然是不可替代的经典,有深刻的文化意蕴,但纽带久远,与当代学生所处环境格格不入,难以实现理解感知。对此,我们就可以引入流行歌曲,借助其明快﹑直白﹑易懂的特点引导学生鉴赏﹑理解,充分感知音乐魅力,达到改善教学的目的。

基于以上认知,在课堂上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能起到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兴趣以及促进教学的目的。下面,我就流行音乐的价值﹑具体运用等方面谈谈自身看法,和各位交流经验,共同发展。

一、流行音乐的价值

流行音乐不仅具有娱乐性,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更是一种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在此,我就结合流行音乐的特点具体谈谈其对教学的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以此为教学实践做好指导。

(一)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

流行音乐的创作顺应时代发展,符合人们的审美,对其生活﹑学习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方面,在内容上浅显易懂,贴近现实,方便大众接受;另一方面,其形式极具创意,生活原形可见一斑,像《一封家书》在歌词上采用的就是书信体,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相较于民歌和西洋音乐,流行歌曲不仅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而且更容易被人接受,渗透到学生生活方方面面。

(二)表现力——引导学生鉴赏

流行音乐不仅歌词具有时代性,吸引人,其旋律﹑节奏也富有感性效果,学生在欣赏时能感知其表现力,深刻体会到音乐美。学生之所以喜欢听流行音乐,是因为能融入其中,自由联想,让精神呈“本我”状态,缓解身心疲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缓和了情绪,还拓展了音乐学习的空间,促进对歌曲的理解,有效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像在欣赏《朋友》一曲时,学生就融入歌曲,细细品味,领会到友谊的可贵。

(三)多元性——拓展学生视野

流行歌曲具有多元性,设计面很广,不仅是最常见的通俗情歌,还有乡村音乐﹑民谣﹑爵士乐﹑摇滚乐﹑流行没声等。将其引入到课堂中,借助其多元性的特点不仅能吸引学生,调动其积极性,还能拓展其视野,让其在放松的状态下了解更多,尝试着借助课堂学习接触全世界的音乐,以此达到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鉴赏能力的目标。

二、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流行音乐的引入对于高中教学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基于其价值可以将其运用到课堂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流行音乐的实际运用,借此分享优化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很重要的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其融入,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教学的开展。为此,我们要注重这方面的设计,借助流行歌曲吸引学生,让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比如,在讲巴赫一章节时,主要是欣赏宗教复调音乐,但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这方面的内容了解甚少,对其似乎也缺乏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变成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番考虑后,我想到了龚琳娜的《神曲》,这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可以帮助我有效导入课堂。于是,我就马上播放,学生一听到“啊…啊…嗷…,啊…啊…嗷…”就马上兴奋起来,自觉地摇头晃脑跟唱起来,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致,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我就趁热打铁引入:“虽然这首歌的名字叫《神曲》,但不是真正的神曲,她“神”是因为特殊的演唱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真正的神曲——宗教音乐。”这样,学生就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快速融入课堂,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比欣赏,提高效果

借助流行音乐进行对比教学,能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入的见解,加深学习感悟,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欣赏《悲怆交响曲》时,我就插入一段《猫和老鼠》的配音插曲,将悲伤与诙谐融合,让学生跟随演奏经历情感的变化,充分感受交响曲魅力,领会其强烈的表现力。再比如,很多学生都喜欢周杰伦,其歌曲影响了一代人,对学生音乐发展有一定影响。鉴于这一点,我会引入其歌曲,选择代表性风格的歌曲,像《东风破》﹑《菊花台》﹑《千里之外》就是古典的五声调式,十分悦耳,相较于传统的古风歌曲更受人们欢迎。在课堂上播放这类歌曲,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感官,还能帮助其在对比中了解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异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敏锐的音乐感知力,对于相关的问题积极探讨,促进思维的碰撞,由此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适当拓展,增长见识

音乐教学不能止于教材,只传授特定的内容,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实现认知拓展,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入流行歌曲,利用其蕴含的知识补充教学,在活跃课堂的同时促进能力提升。比如,在讲欧洲民间音乐《鸟儿在歌唱》一曲时,学生被其中的欧亚唱法深深一心,沉醉于演唱者自然﹑直接﹑开放的声音,深刻体会到歌曲丰富的表现力和特殊色彩。教学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我就补充了一首相关歌曲——著名歌星成方圆演唱的《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家喻户晓,采用了很经典的演唱方式——约德尔唱法。一曲毕,学生惊叹于其唱法,先是在中﹑低音区用真声演唱,然后用假声进入高音区,两种方式交替演唱,效果很惊艳。流行歌曲的补充不仅能给课堂增加趣味,还能补充教学,借助音乐资料的拓展让学生增长见识,与此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对音乐学习萌生好感,积极投入。

总之,流行歌曲的引入是促进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增添教学美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增进师生间的关系,促进教学顺利开展。流行音乐仿佛是一粒粒神奇的种子,只要我们用心播撒和施肥,就能在学生的心灵净土上成长为一片绿荫。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流行音乐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音乐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