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
——演绎精彩小学音乐课堂

2016-02-05顾晓敏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设计

顾晓敏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江苏 苏州 201500)

互动
——演绎精彩小学音乐课堂

顾晓敏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江苏 苏州 201500)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师只注重教学生唱歌,忽略了拓展音乐教学的其它内涵,并且只以单一的灌输教学为主,课堂毫无生机。音乐,属于艺术学科,应该是轻松的、令人享受的课程。为此,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引进互动形式,让多元化的教学互动,演绎精彩的小学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有效途径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虽然也采用了互动教学,但实际成效并不明显,走进了误区,体现在:简单认为热闹的课堂即是互动;设计没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无效互动;学生低效参与,互动效果不高等。那么,如何采用让互动教学助力精彩音乐课堂的构建?如何设计多元化的教学互动形式?这些都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特点以及音乐学科特点,优化设计,真正以互动建精彩音乐课堂。

一、设计歌词接唱游戏,激发课堂互动兴趣

在实施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关键。一般而言,只有学生感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而这样的参与才属于高效参与,教学效果才会提高。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其中,教师可以设计歌词接唱活动,以真正激发课堂互动兴趣。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七子之歌——澳门》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歌词接唱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并不陌生。为此,在教学前,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三大小组,进行歌词接唱活动。接唱的歌曲曲目是《七子之歌——澳门》,游戏规则:第一小组唱一句,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第二小组接着唱: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第三小组接唱: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第一小组继续。如果小组不能顺利接唱,该小组则被罚集体即兴跳舞﹑讲故事等。这样的歌词接唱活动非常有趣,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学生兴致高涨。在这个游戏环节结束后,教师继续引出互动内容: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你对这首歌曲还有其他的了解吗?由此顺利切入主题学习。

顺应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均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这样的音乐教学非常有魅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设计合作鉴赏任务,培养学生互动能力

鉴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任务,以任务作为引导,驱动学生展开合作鉴赏,从而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能力。新课改也极力提倡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生生间具有互动的机会,并学会倾听﹑表达等。而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音乐课堂也因合作互动而闪耀精彩。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欢乐歌》这一课时,教师以鉴赏任务驱动学生互动合作,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欢乐歌》这是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之一,乐曲具有其固有的特点。结合本名曲的内容,教师设计的任务如下:

什么是江南丝竹?“丝”包括哪些?“竹”又包括哪些?《欢乐歌》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出现了哪些乐器?从听《欢乐歌》这首江南丝竹中,你能概括出江南丝竹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互动,也可以引导学生独立组建小组进行互动学习。在学生互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欢乐歌》,小组学生既可以静静赏听,也可以一边互动一边听。而作为教师,既可以选择加入任一合作小组,以“成员”身份加入,也可以以指导者身份加入等等。

通过互动学习,教师真正将学习权移交给学生,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最大化发展。在小组互动后,教师还必须给予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并进行即时评价。

三、设计歌舞融合活动,提升教学互动魅力

要想音乐课堂更具魅力,教师还可以设计歌舞融合的活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尽情地律动,让音乐课堂因学生律动而更加精彩。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过于封闭﹑拘谨,教师只注重教学生唱歌﹑如何鉴赏等,而忽略了挖掘音乐深层次的学习内涵。其实,引导学生跟着歌曲律动,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需求,也能体现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体验别具一格的音乐学习,从而提升教学互动魅力。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木瓜恰恰恰》这一课时,教师以歌舞活动点燃音乐课堂,让学生尽享音乐的魅力。学生学习完这一课后,教师设计歌舞融合活动。首先,教师将学生分为六大小组(可随班级人数定小组,一般以8人小组为宜);其次,教师设计活动任务:一是各小组学生分配任务,在负责伴唱;有负责在歌词“恰恰恰”处配上“恰恰舞”的动作;有负责在歌词“恰恰恰”处配上适合的打击乐(乐器各组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最后,学生开始分组练习,为成果展现做好准备。这样的音乐活动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各种潜能,学生分工合作,互换角色,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配上恰恰舞动作,以及打击乐,让音乐课堂“活”起来。这样的音乐课堂魅力无限,学生享受其中。

在这样的互动学习中,学生能够真正释放自我,歌唱﹑配舞﹑打击乐,无论何种形式,都能体验。而作为音乐教师,则可以根据各小组的个性化展现进行评价,以激励表扬为主,如此提升互动效果。

总之,互动,作为一种以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对于促进课堂变革,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推动作用。教师需要不断丰富音乐教学互动形式,让课堂在多元的互动中更加精彩纷呈。

[1]毕静.构建互动模式优化小学音乐课堂[J].音乐时空,2013,(02).

[2]奚琴.音乐课堂互动性研究[J].艺术教育,2012,(08).

[3]陈秀琼.小学音乐课堂的师生互动策略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9).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设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