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舞蹈跃动于小学音乐课堂

2016-02-05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傣族舞蹈情境

张 莹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江苏 宿迁 223800)

让舞蹈跃动于小学音乐课堂

张 莹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江苏 宿迁 223800)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以歌唱和欣赏为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为音乐课堂增加更多的元素,可以将舞蹈元素融入课堂,让课堂更有吸引力。为此,教师应积极探讨舞蹈与音乐融合教学的有效途径,让舞蹈真正跃动于小学音乐课堂,推动教学进步与发展。

小学音乐;舞蹈教学;有效途径

音乐与舞蹈,二者本身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有机融合起来,优化教学。实践证明,将舞蹈引进音乐课堂,可以最大化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课堂活力。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探索如何让舞蹈跃动于音乐课堂,助力音乐教学。

一、创设舞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激趣非常重要。一旦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会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推动其主动学习。为此,在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课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舞蹈情境,以达到激趣目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以律动进课堂,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葫芦丝独奏曲,这首歌曲富有浓厚的傣族风情。而傣族姑娘﹑傣族舞蹈等都属于学生感觉到新鲜的元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独具特色的傣族舞蹈视频,让学生进入视频情境,欣赏舞蹈。此时,学生被热情﹑唯美的傣族舞蹈所吸引。教师趁机与学生互动。师:同学们,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呢?生:傣族舞蹈,很漂亮,我们也想学。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独奏曲就是傣族风情的,即《月光下的凤尾竹》。大家先静心聆听歌曲,再根据对自己的理解,为歌曲配上傣族舞蹈动作。这时的学生学习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很快投入音乐学习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直观的舞蹈激趣,让学生竞猜对应的舞蹈类型,再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自配动作。如此一来,学生既有听赏的兴趣,也主动思考应该如何配上具有傣族风情的舞蹈动作。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应该多思考应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是否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让情境更生动﹑更具吸引力等。只有全面考虑,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学生也才能主动参与音乐课堂。

二、引导创编舞蹈,焕发课堂活力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并不是要求学生学习统一的舞蹈动作,而是让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为音乐配上相适宜的舞蹈动作,达到衬托和渲染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配舞,不应受到过多的束缚,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创编舞蹈,从而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活力。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瑶族舞曲》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创编舞蹈,增强学生对欣赏曲目的理解,也让课堂更具活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歌曲。欣赏中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乐曲描绘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的心情(幸福欢乐),以及乐曲的特点(节奏感非常强,并且非常欢快)。在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让学生结合乐曲创编与之相宜的舞蹈。学生根据每一段的内容﹑速度﹑情绪﹑主题等,创编舞蹈。这样有趣的音乐课堂活动赢得学生的关注。在教师分组后,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开始积极结合乐曲创编舞蹈。有的小组学生模仿着击鼓的动作,并配上一定的舞蹈动作;有的小组跳出了欢快的场面,扭动着身姿……这样的音乐课堂非常有活力,师生其乐融融。

由此可见,开放的创编舞蹈活动给予了学生施展和释放的空间。音乐课堂在学生主动投入的参与过程中变得有趣,并且活力四射。在学生创编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不同的小组,一起跟着音乐摇摆﹑创编,从而让课堂变得更有魅力。

三、歌舞融合活动,点燃创造激情

歌舞融合活动,即既有歌唱,也有舞蹈,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极其渴望有平台发挥自己的潜能。一般而言,每一个班级里不乏有一些能歌善舞的学生,为此,教师要挖掘他们的歌舞潜能,设计相对应的活动,让他们尽情释放。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遵循开放性原则,从而将学生的创造激情点燃。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快乐的嚓嚓嚓》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歌舞融合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学习不同版本的《快乐的嚓嚓嚓》,两种版本为:手风琴版和管弦乐版。虽然为同一歌曲,但聆听不同的版本给人的感觉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进集体舞,带领学生学习。紧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歌舞融合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既有歌唱的,也有跳舞的,比一比哪一组能够更好地衬托歌曲。在练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交换练习,体验“歌者”和“舞者”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快乐的嚓嚓嚓》。

练习结束后,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每一组学生抽出一名学生与教师一同担任评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组合奖﹑最具人气奖等。以奖励激励学生,能够催生创新动力,音乐课堂也更高效。

总之,舞蹈与音乐,它们犹如姐妹花,不分彼此,相互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将舞蹈引进音乐课堂,科学设计教学,实现二者完美融合,让舞蹈助力音乐教学,让学生因“舞”深爱音乐,从而最大化推动教学进步。

[1]蒋海云.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5,(01).

[2]周晓燕.小学音乐课堂引入舞蹈教学措施[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4).

[3]张艳.舞动青春——舞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0,(36).

猜你喜欢

傣族舞蹈情境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学舞蹈的男孩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舞蹈课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