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2016-02-05刘艳梅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气息歌唱意境

刘艳梅

(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中心小学,吉林 通化 134100)

运用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刘艳梅

(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中心小学,吉林 通化 134100)

音乐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灵活多样,指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灵活多样;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歌唱的能力

音乐是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再现。它不仅带给人们听觉享受,主要是能陶冶情操,加强心灵交流。素质教育以来,学生不仅要懂音乐,还要会把音乐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得到美的熏陶,享受到歌唱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气息是歌唱的动力。音乐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灵活多样,指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能够更好的驾驭音乐课堂,需要我不断研修来鞭策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方法培养学生歌唱能力。使学生正真做到爱唱歌,唱会歌、会唱歌

如何正确的进行学生声乐教学?如何让声乐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如何让学习者做到正确的歌唱,科学的歌唱?这些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对于声乐学习初期阶段的儿童来说,演唱技巧还不成熟,发声位置还没有掌握,演唱气息也没有形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寻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不断进步。

(一)在生活中寻找歌唱时呼吸的感觉更好的掌握歌唱气息

“气息”是歌唱的根本动力。小学生在进行歌唱过程中都需要借助于呼吸器官﹑发声器官以及共鸣器官来进行整体发声。但是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声效果,使声音能够处于兴奋积极状态,肢体语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没有技巧的演唱是暗淡无光的。要发出色彩明亮﹑优美动听的声音,首先要先进入正确歌唱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的境界,再把握住气息,这样的歌唱才是有生命力的,发自内心而美妙动听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我采用引导学生闻花香深吸气,这种闻花香的感觉就是我们歌唱时吸气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慢慢体会。再用双手叉腰体验打哈欠时的腰部膨胀的感觉,,再体会手提着稍重一点的东西上楼梯时深吸气的感觉。手引向下蹲叹法,手从胸口引导气息向下滑,边唱边蹲,使气息流动畅通等。通过亲身体验理解这就是深吸气。掌握吸气后再启发学生学会气息的保持与呼出。从而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原来唱歌时运用的气息是这种感觉。懂得什么样的呼吸才是唱歌时的最佳的呼吸状态,日积月累才能更好的掌握歌唱时的气息。

(二)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歌唱,掌握正确的发声

控制气息是歌唱的基础。也是件很难捕捉到的感觉,这就要求学生日常歌唱时时刻注重养成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运用肢体语言使气息更加饱满,在肢体语言的应用上针对于学生发声技巧的强化。引导学生达到自己理想的声音,教师要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和接受学生。尊重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想“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这就要靠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的同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来辅助学生,模仿合唱团的学生是用怎样状态来演唱,观察他们的演唱姿势和口形,气息﹑共鸣方法,用下腭稍提放松,笑肌提起的感觉来唱。学生边体会边歌唱,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小声哼鸣来体会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知道唱高音,声音是从头腔高位置共鸣发出的,使声音逐步具有明亮圆润的特点。经过多次体会感觉,可以收到预期效果。只有正确掌握了发声方法,才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三)训练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养成咬字、吐字清晰的习惯

在学习每一首歌曲之前,我都要让学生充满表情的﹑有节奏的﹑高位置朗读歌词。先按节奏读准歌词再演唱。让学生养成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在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水平不断提高,为歌曲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日积月累提高了歌唱能力。

二、引导学生充满情感的演唱,激发和培养学生歌唱的能力

歌唱中需要通过教师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大量的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的去发现﹑去探究。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如临其境般感受音乐,才能更好地提高歌唱水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来感悟歌词意境,提高歌唱能力

现代多媒体教学以成为当今不可缺少的音乐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很快就能进入教材的歌词意境中去。让学生在朗诵中去感知去体验,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歌词。然后再指导学生哼鸣旋律,进行歌唱表演。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景和浓厚的学唱歌曲的兴趣。学生们很快进入了音乐意境之中,整个身心会很快投入到歌唱的状态,声音会随着歌唱状态而升华亮丽。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提高了表现音乐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采用感情充沛的范唱,引领学生艺术处理歌词意境提高歌唱能力

教师要满怀激情的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将歌曲真挚的情感精彩的演绎出来,帮助学生完整的感受和理解歌词,用声音来感染和激发每一位小学生演唱兴趣。让学生充满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进而激发出小学生强烈学习音乐的愿望,提高歌曲演唱能力。

通过不断探究,我深深的体会到,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探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是有效的。总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灵活多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钻研,更好地挖掘每位学生歌唱能力的潜质。

[1]沈悦.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3,(4).

猜你喜欢

气息歌唱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自然的气息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春的气息”
歌唱十月
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