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斯特《死之舞》的钢琴演奏分析探索

2016-02-05杨琳杰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炫技李斯特钢琴演奏

杨琳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李斯特《死之舞》的钢琴演奏分析探索

杨琳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李斯特在钢琴上的造诣,犹如小提琴界的帕格尼尼。李斯特凭借其卓越的演奏技巧、炫技性的钢琴演奏风格,一度影响了十九世纪的欧洲乐坛。虽然并不是李斯特的代表作,《死之舞》仍然具有高超的音乐表现力,需要演奏者具有较强的钢琴弹奏技巧。本文简要叙述李斯特的音乐风格和《死之舞》的音乐特点,并对《死之舞》的钢琴演奏进行简要分析。

李斯特;死之舞;钢琴演奏分析

李斯特的音乐作品都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死之舞》也不例外。李斯特通过对死亡的感悟创作出了《死之舞》,通过丰富的音乐元素表现死亡这一音乐主题。《死之舞》体现了李斯特的炫技性钢琴演奏风格,慷锵有力的表现方式将音乐主题深入人心。

一、李斯特的背景和音乐风格

李斯特出生于19世纪,是当时最有成就的钢琴演奏家之一。李斯特演奏风格受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启发,形成了极具个性﹑极度浪漫的钢琴演奏风格。李斯特继承了贝多芬﹑克里门蒂的动力性钢琴演奏传统,发展出了一种炫技性钢琴演奏风格。李斯特所追求炫技性钢琴演奏风格具有响亮的音量﹑极快的速度﹑狂放的气势﹑辉煌的技巧,这种演奏风格令人眩晕,使人们为之沉醉。李斯特的这种极度辉煌浪漫﹑富有个性的演奏风格,成为了欧洲钢琴演奏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流派。

二、《死之舞》的创作背景与思想表达

(一)《死之舞》的创作背景

1838年,李斯特旅行时在意大利比萨的一座教堂墓地中看到了奥尔卡尼亚的一副壁画《死神的胜利》,壁画上面画着一个外表丑陋﹑表情狰狞的老太婆,背后长着一双蝙蝠般的翅膀,这便是死神的形象。这个代表死神的老太婆正想把一群从狩猎中归来的男女踩在脚下,而与此同时,天使则把一部分得救的男女运至天国,另一部分没有办法拯救的人类则被恶魔运至火山,送到熊熊烈火中。李斯特在看到这幅画之后深有感触,便开始着手创作《死之舞》。李斯特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历时十几年,直到1849年左右才最终完成。

(二)《死之舞》的音乐主题

李斯特在《死之舞》乐曲中运用了著名的教会歌曲《震怒之日》作为点睛,达到了很好的音乐效果。钢琴曲最开始便是古代罗马教皇的圣歌曲调,沉着有力的音调象征着死神来临时的步伐。此后,李斯特用这个曲调共变奏出 26个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活泼轻快,有的诙谐有趣,有的灿烂辉煌,有的粗鲁笨拙,有的精致优雅……李斯特用这些音乐形象来代表不同的人,进而突出音乐的主题: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无论是优雅还是粗俗,人们早晚终有一死。

(三)《死之舞》的音乐风格

《死之舞》全曲并没有复杂的曲式结构,主要以《末日经》为主线并加以一系列的变奏而形成钢琴曲的主要框架。《死之舞》整曲气势磅礴,圣咏风格十分浓厚,旋律虽朴素但十分威严,作品形式风格最凸显之处在于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主题变奏,十分强调乐曲对于观众的感染力。

李斯特的《死之舞》中不但多处运用了文学描述﹑情绪把控﹑心理反应等创作方式,而且更加擅长于把音乐表达得酣畅淋漓,引发共鸣,感人至深。钢琴时而柔和婉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调内敛,时而气势磅礴,将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进行了充分的表现,形成了丰富但并不复杂的音乐色彩,渲染了积极向上﹑充满着斗志的音乐力量。

三、《死之舞》的钢琴演奏分析

(一)主题

自1至11小节,《死之舞》在钢琴的低音区以减三和弦开始,引出作品主题“震怒之日”,对此的演奏应当注意在距离琴键较近时直接快速击键,用以营造恐怖的效果。在16小节的上行李斯特八度结尾时应稍微停顿,不然协奏部分比较难以准确进入;24小节应当以渐强收尾,42小节开始便是对主题的复调性陈述,比较庄严沉重,此时要注意内声部线条保持持续。

(二)五个变奏

《死之舞》共有5个变奏,第一个变奏是中庸的快板;第二个变奏为左手弹奏主题,右手弹奏六连音符;第三个变奏属于活泼诙谐的乐曲风格;第四个变奏为慢板,钢琴以卡农的形式开始,之后有一段华彩,然后速度加快直至急板;第五个变奏则以赋格的方式开始,紧接着有大的华彩,随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最终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

对于变奏一,弹奏60至67小节时,左手要适当突出主题,右手应使用断奏的弹法,以保证双音部分做到绝对整齐,以此获得锋利的音色。

对于变奏二,速度应当适当加快,并且需要随时注意左手弹奏主题的连贯性,上行刮奏需要做出明显愈强愈快的趋势。

变奏三看似简单,但想要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演奏速度需要极快,声音同时需要保证饱满坚实,因此弹奏起来并不轻松。

变奏四的慢板卡农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引人共鸣,感人至深,演奏时需要着重注意突出每个新声部开头部分。但是并不需要进行着重抒情,否则将容易破坏乐曲的端庄严肃。

《死之舞》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变奏五的长度是主题加上前四个变奏之和的2.5倍,事实上,变奏五可以分解成许多个小的独立的变奏。李斯特将变奏五的长度写得这样长,可能想要强调音乐的流动和紧凑感,增加艺术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作品最后是直接以主音进行结束,并没有明确大小调性,震撼人心的音效在带给人最大化的听觉满足的同时,又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空间。

四、结语

李斯特的《死之舞》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慷锵有力的音效震撼人心。整个乐曲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奏,极大地考验弹奏者的技巧。本文对李斯特及《死之舞》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对《死之舞》的钢琴演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以期读者能够对《死之舞》更加了解。

[1]毛冀钰.李斯特《死之舞》的钢琴演奏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2).

[2]史莹.李斯特《死之舞》的创作灵感.大众文艺,2012,(11).

[3]刘威.浅谈李斯特钢琴协奏曲《死之舞》的艺术特色,2014,(9).

杨琳杰(1990—),辽宁沈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器乐表演(钢琴方向)。

猜你喜欢

炫技李斯特钢琴演奏
充满“炫技味”的发烧级耳机 SHURE AONIC 5隔音耳机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谈音乐表演艺术中的炫技美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悲愤与抗争显示生命的强韧
论音乐表演艺术中的炫技美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