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大利声乐学派与俄罗斯声乐学派的特点比较研究

2016-02-05姜姗姗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颤音学派美声唱法

姜姗姗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意大利声乐学派与俄罗斯声乐学派的特点比较研究

姜姗姗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意大利与俄罗斯都有着丰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在世界艺术史上两个民族的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意大利几个世纪以来诞生了众多歌唱家,形成了其独特的意大利美声声乐学派;俄罗斯也涌现出了大批堪称世界一流的歌唱家,在世界声乐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意大利还把美声唱法宣扬到俄罗斯及世界各地,形成了一个传统、但又各具特色。本文主要把意大利声乐学派与俄罗斯声乐学派的特点做以比较研究。

意大利声乐学派;俄罗斯声乐学派;比较研究

意大利与俄罗斯是两个伟大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艺术底蕴。在意大利和俄罗斯,整个社会对音乐的重视﹑尊重和热爱都是非常令人称赞的,这也是两大学派为什么会产生众多世界一流艺术家的原因和基础。然而,两大流派的思想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意大利美声唱法在第十七世纪产生。声音优美,充满变化;音区区分严格和谐统一;科学的声音方法和可塑性的声音;声音和声音之间的连接是光滑和均匀的。俄罗斯虽然也是欧洲国家,但是民族意识并没有那么开放,因此,俄罗斯声乐学派确实没有意大利学派那么开放﹑明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的声乐流派是不科学的,俄罗斯音乐无论是私人还是个人的创作,都有着丰富﹑深刻﹑简单和真诚的美。俄罗斯声乐作品旋律嘹亮豪放,活泼悠扬的特点,在许多声乐作品中都不难分辨出它那独特的风格。

意大利的美声唱法有很多演唱技巧的独创性﹑多样性特征,其特点丰富多样。例如,音域范围广﹑音色优美﹑音色统一﹑气息流畅﹑连贯的声音﹑横竖式唱法自如运用等。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歌手一般都能唱到两个八度,甚至两个半八度,如:花腔女高音。该唱法还科学的运用声带的震动频率,凭借意识和调节器官的状态,充分发挥声带优美的音色及音质的统一。在意大利美声学派气息上采用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储存大量的气息,伸缩性较强。在横﹑竖式唱法运用方面,中世纪著名男高音卡鲁索把横试唱法和竖式唱法结合使用,比较成功。当今,刚过世的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王帕瓦罗蒂继承并发展了横竖式唱法;更加突出的是他能将这种唱法依据歌曲的风格特点自如发挥。另外,美声唱法表现出来的声音特点也是有它的标准化。其标准化特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这种标准是大致均匀的声音标准,用美声唱法演唱模式的世界著名大师。如:多明戈﹑帕瓦罗蒂﹑卡拉斯等人。

20 世纪俄罗斯声乐学派在世界音乐艺术中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影响,俄罗斯声乐学派也在不断吸取世界各学派的优良唱法并不断融会其优良的技巧,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俄罗斯声乐学派。声乐学派不断发展繁衍,如:兰佩尔蒂学派﹑靠后声乐学派﹑面罩唱法等。俄罗斯音乐作品表现出来的是“大气”﹑“辉煌”﹑“宽广的”,在一些声乐作品和歌剧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因此,为了追求这种“大气” ﹑“辉煌”的效果,还更多的运用胸腔共鸣技巧来表现出来。俄罗斯学派有一种被称为“俄罗斯”式的美声唱法,其特点是中低音区往前唱,高音区往回唱,灰暗的基调,声音松散,缺乏穿透力。俄罗斯一部分艺术家,如格林卡﹑瓦尔拉莫夫等人,他们还特别注意声音柔和的重要性和混合的范围,“混合不同的范围扩大,他们可以唱高音,低音,使用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的范围是非常有用的”。一般认为,女性的声音有三个区域:中央﹑胸部和头部;男性的声音有两个区域:胸部和头部。因此,俄罗斯声乐学派对基本功练习是非常注重的。在声乐学术交流方面,不论从语言上还是意识形态上俄罗斯声乐学派都有着重要地位,俄罗斯也是世界级的声乐舞台,多年来各国的声乐教育家与俄罗斯声乐界的交流活动也是非常频繁的,他们无疑也为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元素。

意大利声乐学派与俄罗斯声乐学派都有其各自独到的特点,从语言﹑唱法﹑教学及训练方法上,两大学派表现出来的也大同小异。在语言上,语言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歌唱中使用的语言必须通过语音来传达艺术的美,声乐艺术的创造过程,始终贯穿着语言语音的因素与作用。下面谈谈意大利和俄罗斯语言与语音特点对比。意大利语元音共有五个:[a][e][i][o][u],俄语元音共有六个:[а][о][у][и][ы][э]。在意大利语语言中最有代表地位的是颤音[r],俄语中也是有颤音[P]。意大利语和俄语的颤音的发音之间感觉是一样的,但意大利语的颤音发音时是舌尖轻松地抵住上齿龈,让气息震动舌头颤动,它发出的声音比较轻巧灵活。而俄语中的颤音发音时需要舌部抬起向后稍稍伸展,运用气流向前吹动舌的前半部是舌前部颤动,听起来感觉是比较厚重,运用气息较多。不仅是在意大利语和俄语有颤音,其他如法语和德语等。在法唱上,发声方法基本都是相似的,但是在发声特点方面,在音域结构的体系方面都有差别。俄罗斯的歌唱家向高音过渡时往往把声音使劲地往后拽,这将导致唱高音非常的困难,使声音变得贫乏,而失去优美的特征。在处理“关闭声音”上,意大利歌唱家在向高音转换之前就关闭这些音,然后到了高音时它们早已处在关闭位置了;就可以在关闭的基础上打开,这与俄罗斯歌唱家在技巧处理方法上是不同的。

意大利声乐学派,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高的声誉并且广泛的影响着其他声乐学派。从总的发展角度来看,很多国家的声乐工作者都在探索意大利美声唱法的科学路径,为建设自己国家的声乐学派而努力开辟。如今俄罗斯声乐学派也依然形成了一套俄罗斯独有的﹑完备的﹑系统化的体系。意大利声乐学派与俄罗斯声乐学派不仅是两国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领域的宝贵财富。进一步研习意大利声乐学派与俄罗斯声乐学派的特点﹑歌唱技巧,对于世界声乐艺术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俄罗斯声乐学派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B057),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猜你喜欢

颤音学派美声唱法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探讨
对长笛演奏中的颤音研究
浅析颤音技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