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背景下声乐演唱跨界现象多维度思考

2016-02-05孙晓峰

北方音乐 2016年23期
关键词:演唱艺术通俗唱法

孙晓峰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多元化背景下声乐演唱跨界现象多维度思考

孙晓峰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多元文化的交融为声乐演唱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生机。各种声乐演唱方法异彩纷呈,而中西方唱法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逐渐衍生了一种新的声乐演唱风格——跨界演唱。跨界演唱的歌手通常会改变原来的唱法,将不同音乐元素相融合,让声乐艺术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更大的表现力,并且能够带给人们更加美妙的视听震撼。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多元化背景下的声乐演唱跨界现象进行了全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尝试着将这种艺术形式做出一个比较理性的思考。

多元文化;声乐演唱;跨界演唱;唱法

跨界实际上就是指不同的领域进行跨越合作。在很多的声乐演唱表演当中,跨界就是通过能够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大众多元化的文化审美观念,通过不同声乐演唱方法之间的创新﹑交叉﹑兼容以及渗透等对声乐作品进行演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演唱表演艺术形式。近几年,跨界演唱成为了一种新的审美风尚和演唱艺术表演形式,并且成为了世界音乐领域当中的一大亮点。跨界演唱是一个时代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大众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引领时尚的文化形式。在当前多元化背景下,单一﹑固定的声乐技巧和歌唱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大众对声乐和审美的需要。声乐演唱跨界现象的出现充分的体现了声乐演唱艺术的新改革,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引领着声乐演唱形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声乐跨界演唱的产生

(一)声乐演唱表演的发展要求

声乐跨界演唱是在声乐演唱表演的不断发展中产生的。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声乐演唱如果能够在各个领域都获得很好的发展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量的积累。而跨界演唱的现象出现以后就为声乐的演唱表演实现了在质上的飞跃,由此逐渐的产生了民族通俗﹑民族美声﹑美声通俗等唱法,这些都是声乐演唱领域的“新星”,这同样标志着声乐演唱表演新时代的到来[1]。

(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推动艺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接触声乐表演的方式和渠道正在不断的扩展,从一开始的广播到现在的剧院现场进行聆听,这中间经历了录音机﹑CD以及MP3等一些媒介进行传播。通过对声乐的不断了解。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这也让人们对声乐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声乐演唱艺术能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管是通俗﹑民族还是美声,都能够拥有各自的观众。随着跨界演唱形式的出现,综合演唱方法应运而生,在当前这种举步艰难的发展空间里,这样不仅仅有效避免了这种专业发展的窘迫困境,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巧妙地抓住了很多的受众群体。

(三)大众审美水平的发展要求

人们在审美水平上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推动跨界演唱的发展。音乐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发达,并且音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导致当前很多人对音乐都产生了一种极为挑剔的态度。至今,单一﹑简单的声乐演唱艺术形式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在视听上的审美疲劳,让人感觉到疲倦,而独具特色的跨界演唱形式让观众的眼前一亮[2]。

二、声乐跨界演唱的分类

(一)不同唱法的融合

1.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

这主要体现在当代新的民歌作品当中。作曲者通过对传统民族歌曲进行变奏﹑改编以及加花,并且融入流行元素,这样的作品不仅包含浓浓的民族特色,还蕴含了流行音乐中的时尚和新潮,再通过演唱者富有激情的表演,不仅能够让演唱者感受音乐的美妙,还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审美快感。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将现代流行音乐当中的活泼﹑自然﹑轻松等特点与民族音乐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传统音乐赋予新的内涵。

2.美声通俗唱法的融合

这种演唱方法仅仅将美声唱法中的技巧性和科学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还将流行唱法所具备自然洒脱的形式在舞台上获得了充分的展示。演唱者用独具特色的演唱方法将美声作品进行流行演唱,实现了唱法上的交融。观众通过这样形式能够深刻的感受到音乐当中的魅力[3]。

3.民族美声唱法的融合

这种演唱方法就是中西音乐文化相互交流之后所产生的结果。民族和美声唱法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演唱者将民族唱法中委婉的行腔与美声唱法中的科学性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过程中保证声音的统一和流畅,表现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韵味。不管是那种演唱方法,都满足了我国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且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二)不同唱法的跨界

唱法就是歌曲演唱的方法,主要就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吐字发音以及艺术表达等专业技术的综合。跨界演唱不仅是对声乐演唱活动中艺术表现和技术指标规律性的约束,更是对理论上的科学概括。不同唱法的跨界演唱就是指演唱者具有表现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以及音乐剧的能力,能够非常完美的去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4]。

三、声乐跨界演唱的创新

(一)演唱方法创新

声乐演唱艺术与其他学科是一样的,都是会经历产生﹑发展﹑变革等一系列的过程和历史轨迹。大众在不同时期会对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提出不同的要求,民族通俗唱法﹑美声通俗唱法﹑民族美声唱法经历了文化﹑理论以及技法等方面进行交流之后逐渐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演唱方法,这是我国声乐艺术进步的标志。不管是那种演唱方法都是需要对感情有所表达的,并且都是源自于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尽管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不一样,但是其目的是一样的。

(二)演唱风格创新

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是由其自身的的特色﹑气质以及风貌等方面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风格的形成会受到地域民族风情﹑文化﹑环境等多方因素影响。想要形成独特的风格,就要在音乐作品中包含人文环境﹑生活习性﹑传统喜好﹑语言﹑地域特征﹑民族气质以及审美趣味等很多因素。跨界演唱的风格就是指表演者在音色﹑气质﹑艺术﹑语言﹑情感﹑台风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风格。跨界演唱表演者能够将民歌﹑流行以及古典音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演唱风格,为大众带来一种别开生面的审美感受[5]。

(三)演唱形式创新

跨界演唱的形式在整个声乐表要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主要包括表演者的结构和语言等。在跨界演唱中最多见的就是通俗演唱者和古典歌唱家联手表演的节目,使用不相同的音乐效果,演唱同一个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也都是一样的,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将流行与古典进行融合,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声乐演唱艺术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风格﹑技术以及流派的融合和借鉴成为了当前声乐发展的趋势,由此看来,跨界演唱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跨界演唱演唱不是秀﹑也不是模仿。跨界演唱的表演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多种风格以及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最终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跨界演唱。

[1]王颖.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122-126.

[2]肖黎声.关于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几点思考——“‘珠江·恺撒堡钢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观后[J].歌唱艺术,2014,(12):51-54.

[3]肖璇.多样性声乐教学的“四对关系”和“四个层次”——马秋华多样性声乐教育内涵[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1):148-152.

[4]段梦琪.美声、民族、通俗三者“跨界”发展的利弊分析及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运用和要求[J].音乐时空,2015,(08):160+158.

[5]王秀敏.声乐艺术跨界交融现象的探询与思考——有感于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歌唱艺术[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01):59-62.

孙晓峰(1971—),女,汉族,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演唱艺术通俗唱法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小说的通俗
声乐教学中的演唱艺术实践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