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的钢铁战车

2016-02-04烟瑜

兵器 2016年1期
关键词:炮塔西德火炮

烟瑜

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豹”2成为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开山之作。经过多次改进后推出的“豹”2A7同样是坦克研制的典范。

从“豹”1到MBT70

“豹”1的创新

上世纪50及年代,美国以军援的方式向西德提供了2000多辆M47/48坦克。自视工艺精湛技术先进的德国则完全看不上这两种“昂贵而性能低劣”的坦克。

由于苏联在东德部署了大量装甲部队,西德始终站在冷战的最前沿,承受着巨大的防御压力。西德国防军经过评估认为,必须自行研制合适的新型坦克。起初,法德试图联合研制“通用坦克”,但未能成功。德国在己方研制的“通用坦克”基础上,搞出了堪称欧洲二代坦克代表作的“豹”1系列。

“豹”1在坦克史上创造了两个第一:首次应用了集中式三防设施;首创了动力舱整体吊装工艺,整个动力部分可以在20分钟内拆卸并更换。后者可以使坦克迅速恢复行动能力,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战地后勤保障模式。后来各国在研制新型坦克时,都努力采纳和落实这样的设计思想。

MBT70上的收获

前文说到了MBT-70/Kpz.70失败的故事。研制后期,预计单价为220万德国马克,按当时价格可以购买945千克黄金,美德均无法承受。而且截止到1969年,西德已经持续投入了4.1亿美元,难以为继。不过西德在MB7-70/Kpz.70上尝试的多种先进技术其实都取得了成功,动力、传动、火炮、火控原样移植到了“豹”2身上。

传世经典“豹”2的诞生

1970年6月,西德自主新型主战坦克的设计说明书匆匆出炉。1970年秋季,西德国防部与克劳斯·玛菲公司(即后来的KMW公司)签订了第一批16辆样车的合同,其中部分样车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105毫米火炮,其余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

多台测试样车一共行驶了9万多千米,发射了1万1千多发炮弹,经历了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严酷测试,圆满完成了测试任务。当时人们估计新型坦克于1976年就可以服役。但“赎罪日战争”后,人们对苏联坦克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西德国防军和KMW对已经完成的方案进行了较大改进,主要是增强防护,尤其是加强炮塔正面。车重从原来的47.5吨猛增到55.4吨,并还改进了观瞄和火控设备。新坦克被命名为“豹”2。

“豹”2是坦克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动力、传动、火控方面确立了第三代坦克的标准。它的主要分系统成为后来多个坦克型号研制时学习、参考乃至直接引进的对象。

动力

“豹”2安装了一台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发动机,这是一种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在2600转/分钟时功率为1103千瓦(1500马力)。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坦克上安装的大功率涡轮增压柴油机,1500马力也成为多数第三代坦克的硬指标之一。

传动

为了匹配如此强大的发动机,伦克公司研制了HSWL354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在竞标中战胜了ZF公司的LSG3000,成为批产装车产品。HSWL354采用了内含可自控闭锁的液力变矩器、倒顺机构、行星变速机构、液力液压转向装置、液力制动器和汇流行星排等部件,发动机功率可全部经过液力液压转向机构传递。其中被称为精细工业代表的液压制动器具有5147千瓦(7000马力)的最大吸收功率能力,配合机械制动器共同构成了“豹”2坦克的制动系统。重量高达55吨的“豹”2坦克在最高65千米/小时的速度下,只用3.6秒就可以完全停止。高性能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采用为第三代坦克确立了又一个硬指标。后来各国研制第三代坦克时,无论自行研制还是从德国进口,都一定要设法用上这类装置。

火控与火炮

“豹”2是西方最早采用指挥仪式火控的坦克,炮长主瞄准镜、车长主瞄准镜以及火炮都分别在方位和高低双向进行稳定。火炮既可以随动于炮长主瞄准镜,也可随动于车长主瞄准镜。车长借助其主瞄准镜发现和识别目标,用按钮给炮长指示目标(炮长的主瞄准线自动与车长瞄准线平行),炮长负责瞄准目标、用激光测距仪测距,在目标上选定瞄准点并射击。这样的配置方式大大提高了车组联动作战的效率。

与火控系统配套的是西方三代坦克标准配置的RH120滑膛炮。该炮首次全面应用了电渣重熔、身管自紧、内膛镀铬等工艺,可以承受高达710兆帕的膛压。精良的火控、火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相结合,形成了史上精度最高的直瞄火炮武器系统之一。

“豹”2的战术

80年代前期的人们普遍认为,“豹”2坦克是西方抵挡苏联坦克部队进攻的最有力兵器。但实际上,西德国防军没有打算用“豹”2去打集群对攻。在设计之初,他们就为“豹”2确定了机动性优先的原則,利用高机动性阻击苏军的进攻部队,同时还担负着防守反击、战役机动、快速封堵突破口等任务。在具体使用上,“豹”2主要依靠精良的观瞄设备和火炮实施先敌发现、先敌命中、先敌摧毀。因此,“豹”2车体和炮塔的正面防护并不算强。

改进与出口

在“豹”2坦克服役以后,德国又按照预定计划实施了有步骤的改进,经过A1、A2、A3,形成了性能成熟稳定的“豹”2A4,大批列装联邦德国国防军。

在服役一段时期之后,“豹”2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渐渐地暴露出来。被批评最多的就是那个硕大的炮塔。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它的投影面积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款坦克。加上2.5米的全高,使“豹”2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显眼的目标。在炮塔右侧的巨大光学组件也被认为是防护隐患。尽管德国人宣称在光学组件后方增设了防护层,但这个组件占据了整个炮塔正面近四分之一的面积,被认为是“豹”2坦克防护上的一大败笔。“豹”2A4炮塔正面防护中,仅均质轧制装甲的实测厚度就超过了400毫米。如此设计,是当时德国复合装甲技术落后的无奈之举。

“豹”2的涡轮增压柴油机和全自动液力传动装置虽然性能优越,但产生的热量前所未有。因此“豹”2采用了结构紧凑的环形散热装置,发动机和变速箱通过联轴器带动散热系统。据传散热系统结构复杂,消耗了近147千瓦的功率,使整车的机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温高热地区。在印度军方90年代的坦克竞标测试中,“豹”2A4的实际越野速度只有45千米/小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散热装置超负荷工作带来的影响。

为此,KMW公司先后研制了“豹”2A5和A6型坦克,取消了炮塔右侧的硕大炮长观瞄装置,将其安放到了炮塔顶端,正面防护最大的弱点得以弥补。同时在炮塔前部增加了空心楔形附加装甲,可以对聚能射流战斗部起到有效防护作用。同时还改用了55倍径的新型120毫米坦克炮。目前,德国陆军快反部队装备的都是“豹”2A6。

进入21世纪,“豹”2坦克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改进阶段,在2010年欧洲萨特利防务展上,德国公开展示了“豹”2A7+,它以“豹”2A6M坦克为基础,重点强化了巷战能力。除了增加一座遥控武器站,还配用新一代D63穿甲弹和DM12可编程榴弹。是后者采用了智能引信及改进型火控系统,可以打击躲藏在掩体后和工事内步兵的能力。车长配装了第三代“阿提卡”热像仪、炮塔尾舱装有空调系统,更新了底盘后部的辅助动力装置,并改进了扭杆和制动器。“豹”2A7+坦克总重达67吨。

冷战结束后,联邦德国大规模缩减坦克部队规模,如今仍在德国国防军中服役的“豹”2只有高峰时期的七分之一左右。德国政府并没有把退下来的“豹”2送进坦克坟场或者回炉,而是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KMW公司、莱茵金属公司这两家本国军火商。

“豹”2曾经是世界最贵的坦克,但二手“豹”2的价钱就很亲民了,据说车体本身的价格只有几十万欧元。KMW和莱茵金属的赚钱之道是改进,通过不断推出改进型和改装套件,来赚取新的利润。除了KMW公司的“豹”2A7外,莱茵金属公司推出了“革命套件”,用来改装出口给新加坡的一批“豹”2A4。

由于性能成熟、价钱公道,加上“德国造”的品牌效应,除了英、法、意这三个有自研坦克能力的国家之外,大部分欧洲国家和土耳其、新加坡等国的首选都是“豹”2,这使得它获得了“欧洲的‘豹2”的称号。

从上世纪70年代诞生至今,“豹”2坦克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始终被人们看做第三代坦克的典型代表。它的巨大改进潜力也出乎人们意料,按现在的趋势看,“豹”2系列坦克将会使用到本世纪中叶乃至更远时间。

猜你喜欢

炮塔西德火炮
阅读理解专练
基于Unity引擎制作塔防游戏
中国与西德建交的一段曲折历程
莱茵金属公司将扩展德国“美洲狮”步兵战车性能
乌拉尔车辆厂将建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伊朗新型“克拉尔”KARRAR主战坦克在当地电视台出现
拉西德的玫瑰花
冒着炮火拍大片
1972,另一场“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