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6-02-04向胜宇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疆民族

向胜宇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向胜宇*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新时期以来,各地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这与科学的、合理地、有效的落实内地高等学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本专科生政策息息相关。但是新疆学生在内地高校具体的生活学习中,由于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背景比较特殊,再加上人员较少,形成一个较为特别的学生群体。很多内地高校在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除了透彻分析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外,还发现一个新问题提出一个新方向去思考,提出了如何加强内地学生正确认识和重视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和睦相处,突出强调要优化内地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形成一个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双向交流的研究模式,将会有益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内地高校;教育管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一直是一个不变的话题。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民族的梦”“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应该是青年一代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现在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们紧密相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是新疆地区的优秀青年,担负着强化民族认同感、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国梦”的多重责任和使命。

伴随着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我国新疆少数民族本专科生高等教育的培养和发展,我国内地高校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正日益增多。由于受到宗教习俗、历史文化传统、原生环境等多样性背景下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在思想意识、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人情风俗等方面表现出与内地普通学生“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与内地其他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使得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成为高校里备受关注的一部分特殊群体。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内地高校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教育管理,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是关系到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发展繁荣、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会更加频繁。通过接触到来自不同年级的新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了解到一些新疆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一)有很强的民族意识。由于受到新疆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和地理生存环境等诸多背景熏陶影响,新疆学生有很强的本民族的意识。在内地高校学习期间,大多保留着自己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与老乡同学之间还是经常使用母语交流。

(二)心理压力较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发展较弱的边远山区、农村、牧区,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内地高校其他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地域原因与外界联系也较少,新疆生还要克服饮食、文化、气候各方面的巨大改变,使其在进入内地高校学习生活后,短时间里比较难适应,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新疆学生通过在学院做兼职勤工俭学,赚取一定的收入,来补贴生活上和学习中的部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新疆学生容易对自身能力产生一系列消极判断。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的时候,如果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没有正确去处理的话,容易造成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自我封闭的状态,导致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不能开心的享受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三)适应性较差。通常新疆学生来到内地高校与其他内地学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喜欢新疆本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内部交流,形成一个小团体。因为他们的民族文化背景一样,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语言沟通等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本民族的特色。一方面,一般对于新疆学生的管理中,会选取一位新疆学生干部负责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同届有一个学生干部,老一届的管理新一届的同学。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吐槽的时候也更倾向于找本民族的同学倾诉,这样不同年级的新疆学生很容易走在一起,导致他们与其他的同学交流较少。另一方面,其他同学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了解比较少,这样容易产生隔阂,不利于新疆生与内地生相互了解,也不利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发展他们热情豪放、能歌善舞的性格、特长。

(四)普遍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受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基础教育相比内地学生而言较为薄弱,在他们进入大学后,会发现各科目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普通话水平和外语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学习

环境的改变,使新疆生们无法快速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无疑考入内地高校的新疆学生是新疆地区优秀的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学习后,面对突然巨大的学业压力,心中难免会有落差。

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考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内地高校在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也不断探索出很多工作方式。下面笔者来将大部分已经实施的教育管理方式列举出来,去简要探讨这些方式的现今状态,并引出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措施。

(一)设有专门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部门或者专职辅导员岗位。现今有部分高校设立专门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及顾问,来统筹整个学校的新疆省教育管理问题,并在有新疆生的各学院设有专职辅导员岗位,希望通过这样的渠道能及时了解高校内新疆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并及时解决。

但现今这样专业的部门及人员现今较少,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例如,在广州大学城内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高校一共有6所,但只有广州大学成立了专门统筹协调学校相关学院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李敏工作室”。其它高校基本还是将新疆学生交给本学院的辅导员管理,一个辅导员管理学院近三百人的学生,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专业的、高效的、科学的解决新疆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所以各高校急需建设一个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较强的专业业务能力、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疆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立完善的新疆管理工作老师的遴选考核机制。

(二)分阶段做好新疆学生的教育工作,增加内地学生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双向交流、双向反馈、双向磨合的机会,并加强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教育理念。第一阶段是入学前期,新疆生对大学的一切充满猎奇心理、不安的情绪和不适应感,那我们在录取通书里可以放入一些关于校史校情、学校设置导航图、地域天气、食物习惯、建立新生微信群或者QQ群等资讯,甚至可以建立“老师学生一对一指导”,通过电话或者短信交流,在他们入学前感受到学校、老师、同学的关爱,减少新疆生对未知环境的不安心理。第二阶段是已经入学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些课程跟不上,周围一些同学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是很了解,造成许多误会,这样不利于同学们的和睦相处。对于这种情况,不仅要重视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思想,更要重视加强普通内地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学习了解,形成双向的学习交流。

可以开设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以新疆地区历史文化风俗、现今发展状态为辅的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树立整个大学生的正确的民族观,了解新疆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伦理、民族风俗。充分利用好校园资源和媒体,文本资料、音像资料、校园报刊、校园微信平台、校园网站等多渠道的宣传,让更多的内地学生了解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让新疆生更了解到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到“新疆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

(三)关注新疆学生个人情况,积极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积极发挥新疆少数民族党员同学的作用。新疆学生正式进入大学前有内高班和预科班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经历,有的新疆学生已经在中学时期就来到内地学习,中学的政策比较优越,其中政府会保障新疆生学费,有的中学有新疆楼只住新疆生。而进入大学后,学费需要新疆生家庭各自来承担这份经济压力,很多高校采取混住形式,这样在内高班学习过的新疆生面对大学很多实惠的政策都被取消,他心中的落差会比预科班里的新疆学生要大。所以每个新疆学生进入大学前,他们个人详细的情况应该及时掌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要经常深入到新疆学生的班级、宿舍去了解他们在学校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真诚的态度与帮助新疆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也有一些学生是党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既是他们学生中的一员,又是他们的表率,也是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在广大学生中有较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大学生活、学习、学生活动中,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可以作为老师展开工作的小助手,也是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起着模仿带头作用,要积极发挥新疆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在生活中多相互帮助、相互理解,调解同学间的各种矛盾。在学习中带头刻苦学习,起带头作用,鼓励其他新疆学生努力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是师生互动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一个环节,不可忽视。

(四)建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这个是一个难点,一是由于新疆生和内地生生活成长环境不一样,新疆生之间、新疆生和汉族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摩擦;二是有些极端案例存在,有些新疆生组织小团体观看一些危害社会的视频,此类的风险就在我们身边,应该引起重视。这些问题一但处理或者处置不及时、不得当就会严重影响教学管理秩序,可能演变为重大冲突事件,甚至演化为民族问题。所以,在日常的新疆生少数民族教育管理问题上,要不断提高处理民族事务及开展民族工作的能力,尊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注重积累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准确掌握好新疆学生第一手资料,努力培养新疆大学生成人成才。

三、总结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根本上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还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现实中面对新疆大学生教育管理遇到的困难做详细的梳理,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去解决各种困难。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传递民族团结的使者,是未来新疆地区建设的优秀人才,所以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求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韦胜强.加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06).

[2]王金元.当前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面对的问题与挑战[」].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3]刘丽玉,叶开.广州大学城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适应状况研究[J].战略决策研究,2011,2(3):56-59.

[4]吐送尼沙·艾力.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92-94.

[5]韦胜强.加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06).

向胜宇(1991-),女,汉族,湖北钟祥人,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G

A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新疆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