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及权力建构分析
——以VOA涉华报道为例

2016-02-04晁燕玲

山西青年 2016年23期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层面

晁燕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及权力建构分析
——以VOA涉华报道为例

晁燕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新闻语篇在语言使用和传播过程中具有特殊性。本文主要从新闻语篇的词汇层面、情态层面及句法转换层面进行分析,揭露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意识形态,从而帮助读者培养批评性话语意识。

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权力建构;控制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度增高。西方媒体用西方的价值观塑造着中国事件,控制着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本文以美国媒体VOA的涉华报道为例,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来研究新闻语篇是如何通过语言来体现其意识形态及权力构建的。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概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分析语篇形式、内容,来研究话语、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CDA中存在一些常用概念、术语,如:权势,意识形态,制度,社会结构等。对新闻语篇的文本层面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汇层面、情态层面及句法转换层面。意识形态的表达需要借助词汇,词汇能为我们提供判别文本意识形态的重要线索。情态是指能够表明说话者立场及态度的语篇技巧。语篇的句法转换层面包括两个方面:名物化和被动化。下面我们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语篇当中来分析所选新闻语篇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及背后的权力建构。

二、VOA关于中美会面报道的意识形态分析

下面将以VOA新闻语篇《Can US,China Work Together on Economic,Security Issues?》为样本,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分析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及权力构建。

在本文中,“attack”一词共出现4次。VOA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每天收听甚至用其作为教学或学习材料的人不计其数,在这里很显然作者反复用“attack”一词是想制造一种假象,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还大量使用有关“偷”这个概念的词汇。例如“stolen”、“stole”以及“theft”。作者使用大量负面词汇意在捏造并向读者传达中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在自己国家主流媒体上发布这样不负责任,误导读者的新闻,可见其居心一斑。此外,我们还看到作者在描述中国态度时使用“suspend”一词来谴责中国逃避现实,不愿承担责任,拒绝对话的态度,制造一种假象。很显然这样的描述有失公允,美国并无证据说明中国应对此事负责。本段中作者使用“charge”这样带有权力色彩的词汇来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声讨和谴责,用“overstep”来捏造中国肆意违反国际法规的谎言。通过对本段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新闻词汇背后所传达的意识形态以及作者,西方媒体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背后的权谋和居心。

情态的变化依靠情态词的选择来表明说话者的立场和态度。"I don't know whether the United States is willing to share sources and methods on that issue,but I think the US is going to try and convey to China that,if it has done this,it has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acceptable." 本句中“is willing to”情态词的使用表明在这次网络安全事故中美国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意在说明事情的解决主要依靠美国是否愿意在这件事情上付出精力以及原谅所谓的中国袭击者行为。而我们从该语篇的第二句中的转折小句“if it has done this”很清楚的看到彼时的美国并不确定真正的罪魁祸首,但说话者却使用如此主人公的语气来阐述这件事情可见美国的霸权主义心理和对中国的敌视态度。

转换层面包括名物化和被动化,所选语篇中名物化出现在“I would imagine the Chinese are going to want to see proof of attribution.”本句中的“attribution”使用了名物化的用法,这里说话者使用名物化意在掩饰其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责因于中国的不负责任的行为。除此之外,本新闻语篇中含大量的句法转化用法。例如,“State department spokesman John Kirby said the U.S.has not accused anyone of the crime.”第一句主句使用过去式,按照语法规则从句应该使用过去完成时,而这里从句却使用现在完成时。意在表示美国在未弄清真相之前,从未责因于任何人,说话者此处旨在帮助塑造美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读者通过阅读全文可以看到美国已经多次强调这次网络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中国黑客。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说话者前后矛盾,这就反映了其背后所代表的利益团体对中国的敌视及肆意抹黑中国的行为。

三、总结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分析话语的一种方法,它以社会为本,探索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并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揭开某些语言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神秘面纱,暴露那些用以操纵、控制、歧视和蛊惑的语言。通过对具体语篇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际上新闻报道者在文章中夹杂了很多主观意识,使读者成了被误导和蒙蔽的对象。通过学习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将有助于读者分析新闻语篇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1]Van Dijk,T.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C].London:Acadamic Press,1998.

[2]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2002.

晁燕玲(199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

G212;H

A

猜你喜欢

批评性语篇层面
本期导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都市类报刊批评性报道技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