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海德格尔的此在学说对西方传统人学思想的超越

2016-02-04周小龙

山西青年 2016年2期
关键词:超越

周小龙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



论海德格尔的此在学说对西方传统人学思想的超越

周小龙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358

摘要:人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历史上由来已久。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人学思想,曾一度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曾经在发展中遇到了问题。《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揭示存在的意义。本论文试图简要论述海德格尔的此在观对西方传统人学的超越。

关键词:传统人学;此在;超越

一、西方哲学史上传统的人学思想

早期希腊哲学中,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中,也包含着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在早起希腊哲学家那里,他们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产物。他们的人是没有规定性的,并没有把本质先于存在。他们对人的看法是朴素的。

但是,到了柏拉图那里,这一传统发生了转向。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本质是先有的,具体存在是后有的。随着本体论的形成,他们对人的认识也开始了“本质先于存在”的道路,这里的人就是有了先天规定性的。随着他们本体论思想的成熟,古希腊哲学的人学思想也成熟了,但这时候的人学思想已经暗含了一个矛盾了——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认识开始上升到本体论,在他们那里人有了先天的本质,人的自由似乎不再存在了,只不过这一困境在当时还尚未暴露。

传统哲学把人解释为具有现成规定性的存在者,存在物,最明显的就是中世纪,中世纪哲学家眼中的人是“上帝创造的”,因为基督教神学认为,人是上帝所创造的有限存在物,人的本质就在这被创造性之中,人在忏悔赎罪中才能够得救,走向上帝。

近代哲学一方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把人看成是被规定的,另一方面,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为一架没有血肉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人的自由,都被消解于思辨形而上学体系中了。人们在摆脱了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桎梏后,又受到思辨形而上学体系的束缚。所以,传统西方哲学发展到这里,实际上已经面临重大危机,需要转向了。

二、海德格尔人学对传统人学的超越

海德格尔提出,只有人(存在论意义上的”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提出和追问存在问题,才能揭示存在者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就给了人这个独特的存在者一个专门名称——此在,来以此与日常生活,科学和传统哲学中的人和主体概念区分开来。

在传统人学那里,人是被先天规定好了的,人与物没有区别。在人的存在方式上,人不能自己决定自己,人永远是被动的,不自主的。

在海德格尔那里,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提出和追问存在问题,才能追问存在者存在的意义。此在表现为去存在,此在的基本性质除了向来我属性之外,还有一个性质是它的生存性质,即,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此在是这样一种独特的存在者:它总是为它的存在本身而存在,它在它的存在中总是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它已被交付给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对此在这种存在者来说,“存在乃是与它自己性命攸关的东西。”这就表明,此在这种存在者的“本质”在于它的去存在。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思想在实质上表明的是此在生存能动选择性和不断生成性。这是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本质”在于生存这一思想的核心。此在的生存即是“去”存在,去存在总是面临和实际地处于种种可能性之中,此在总是要去选择某种可能性,选择什么样的可能性,最终是由此在自己来决定的。同时,既然此在是生存着的去存在着的存在者,所以,此在的“本质”就不是现成的东西,是不断去选择也不断在变化的东西。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与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固定本质的观点明确区别开来,更与近代形而上学把人看成是人所固有的一成不变的观点明确区别开来。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此在是去存在,去生存,不是脱离了存在者的存在,向来我属性质表明,此在能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这体现了人的自主性,所以,此在没有现成的规定性,永远是人的在,人本身就是一种去存在,人是没有任何先天规定性的,这无疑是对传统人学的超越。

三、海德格尔的人学表现出的哲学意义不一样

传统的人学思想二分化的思维方式,往往最终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例如近代唯物主义者,英国哲学家培根,他在《新工具》中写道,“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人之所以侍奉自然,目的是“建立对万物统治的帝国,”也即统治自然。在培根那里,自然一定能被人所认识,人能统治自然,人的力量是巨大的。传统哲学中,人以主宰者的身份看世界,其后果无疑是产生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

而在海德格尔那里,人是自然的看护者,不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人和自然应该是一而二二一的,海德格尔的人学更多的是彰显人的自主性,既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又能克服传统哲学中人是异化的这种倾向。

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人学,直接或者把生存意志作为人的本质,或者把强力意志(即权力意志)作为人的本质,在理论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是不符合现实的。而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总是有情绪的,它总是处于有情绪的生存之中。没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此在对它自己的存在厌倦起来,它的存在对它成了一种负担。情绪公开了“某人觉得如何”这种情况,它把此在的存在带进了它的“此”。

海德格尔的情绪生存论,没把情绪看做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动力,也没有把情绪明确理解为人的本质或根本性质,而主要是把情绪看做是人的生存的源始环节,源始状态之一,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人并没有现成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去存在,是在生存中形成的,人的生存则首先包含了情绪与领会两个源始环节或两个源始状态,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同样源始地构成人的此之在。海德格尔既对情绪做出了揭示,又没有走到极端夸大情绪的地步,可以说还是相对合理,更有说服力的。

而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基本情绪“畏”的解读,反映的是现代社会中,当个人被其本身以外的力量,特别是被社会力量所支配时,产生的焦虑和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此在沉沦于众人,错把众人当自己本身,津津乐道地自以为过着真实而具体的生活。突然之间,畏袭来。畏来势汹汹,存在者全体消隐,用海德格尔的话就是,“无所持靠”。

海德格尔认为,沉沦是现代人的宿命,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他的死亡哲学。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对生存整体的追问问到死亡,从死讲到先行决断。时间性即随着对决断的讨论展开。死亡是

一个始终都在降临的不幸事件,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甚至我们自己都有死的一天,然而在当下,死亡却与我们不相干。死亡是某种在当下尚未现成在手的不确定的东西,它并没有现实的威胁,“有人死”并不意味着我死,此处的“有人”其实是无此人。人都怕死回避死不喜欢死亡,这些都是常人的面对死亡的操劳,是沉沦的存在方式,是异化,而这些常人在死面前的沉沦逃遁,恰恰是非本真的向死而在的种种表现形式。也可以说,连常人也被规定为向死而在了。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日常生活和“常人”不允许我们在面对死亡时具有畏的勇气。在现实中,这种默然使此在异化于其最本己的能在。沉沦的典型特征便是安定和异化。此在以此在方式逃脱死亡,然而,甚至在日常状态中,死亡也始终是一个此在的事件,即使其样式为一种针对其生存的最极端可能性而无动于衷的默然。生存从将来方面领先筹划出开展出此在自己的能在。一切生存的可能性都从将来方面属于生存。在这种种可能性中,也包括死亡。而且,“死亡是此在本身向来不得不承担下来的存在可能性”。死亡不是一个对生存人生命正是漠不关心的重点,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而生命正是由于有终点性造成的张力而成为其为生命的。这样在生存意义上领会死亡,就是“向死亡存在”。

现代西哲发展的主要倾向之一,就是由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海德格尔对“畏”和“死”的解读无疑面对的是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最后必然走向没落,海德格尔的情绪生存论,则比前人更贴近现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也是他对传统人学的超越。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M].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逊.世界思想家译丛:海德格尔(On Hedegger)[M].张祥龙,林丹,朱刚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

[4]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168-02

猜你喜欢

超越
从高等教育哲学视角看完全意义下的大学
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跨界与超越(2)
跨界与超越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材料作文“超越”导写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超越”作文导写及例文
基于文本深度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