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乐大众化的利弊分析及其发展思考*
——以女子十二乐坊及太原乐坊演艺市场为例

2016-02-04孟钦照刘健

黄河之声 2016年21期
关键词:民乐大众文化大众化

孟钦照 刘健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民乐大众化的利弊分析及其发展思考*
——以女子十二乐坊及太原乐坊演艺市场为例

孟钦照 刘健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民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民乐都是有一定鉴赏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文人阶层、豪门望族或者王侯将相们消费的对象,从未真正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民乐发展到21世纪,女子十二乐坊的出现使得民乐逐渐与大众接轨,民乐的魅力开始扩散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女子十二乐坊为民乐走向大众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然而,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创新机制的不完善,民乐大众化进程中的弊端也一一展现。本文以女子十二乐坊及太原乐坊演艺市场为视角,重在探讨民乐以乐坊的形式迈向大众化传播所引起的现象,并作出自己的思考。

民乐;女子十二乐坊;民乐大众化及思考

一、民乐大众化的开端:女子十二乐坊

民乐,即民族器乐,是由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音乐。民乐在我国传承已久,乐器和乐曲发展到二十世纪末,已进入一个青黄不接的境地。即民乐当时的发展状态与欣赏大众的期待和审美趣味发生了重大冲突。民乐依然在按照远离大众生活的阳春白雪式的轨迹发展,而大众的审美趣味却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愈趋于多样化。这就导致了大众对民乐的审美疲劳,人们不再愿意自掏腰包去欣赏音乐会,也不再主动学习民族乐器,转而对刚传入中国不久的西洋乐器和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一些新的音乐形式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这个民乐日渐式微的局面直到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因一支民乐团队——女子十二乐坊的出现被打破。

(一)女子十二乐坊开启了民乐大众化进程

女子十二乐坊是一支融和了流行音乐与民族器乐为一体的小型乐团,由经纪人王晓京于2001年6月8日创立于北京,签约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员均为来自各大音乐院校和专业演出团体的青春活力的女子,人数稳定于13人,演出时全体上场,采用站着演奏的形式并伴有经过排练协调一致的肢体动作,服装前卫,舞台效果绚烂多彩。其音乐一方面来自于原创,如《奇迹》《自由》《辉煌》等等;一方面来自于对中国流行音乐或传统音乐的改编,如《茉莉花》《绿光》《阿拉木汗》等等。由于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极尽耳目视听之娱,在音乐之外主要通过演员靓丽的外型和炫目的舞美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因此被定位为“视觉音乐”。

女子十二乐坊创立初期在中国并未引起重视,于是在2003年开始进军日本市场。其专辑《女子十二乐坊》发行首日便售出一万张,两个月更是突破一百万大关,还荣获了《日本2003年唱片大奖》。首战告捷,随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04年在香港红馆举办四场音乐会之后转战内地,同样战果颇丰。先是在上海举办音乐会俞一千名日本歌迷专程到场,后又被杭州市聘为“杭州旅游形象代言人”。紧接着第二张专辑《辉煌》在日本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同年继日本取得惊人成绩之后,女子十二乐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举办了“辉煌 奇迹——东南亚巡回演奏会”,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展开巡演,让中国民乐的狂潮席卷整个东南亚,并且在美国同样掀起了中国民乐的流行风潮………

时至今日,我们翻看女子十二乐坊的履历,不禁为这个团体所取得的成就所惊叹。女子十二乐坊为中国民乐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突破了民乐发展历程中的瓶颈期,带领中国民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让其他民族的大众领略到了中国民乐的风姿,更大范围拓展了中国民乐的欣赏群体,使大众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民乐、学习民乐。显而易见,女子十二乐坊促进了民乐的大繁荣、大发展,为民乐大众化作出的贡献毋庸置疑。

(二)民乐大众化的弊端初现

女子十二乐坊为中国民乐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她就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民乐的大动脉,使萎靡不振处于低谷的民乐重新活跃在大众视野中。来自西方的和声、配器等音乐技术手段、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艳丽服饰、活力四射的舞台肢体动作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元素赋予了中国民乐新的生命力。但是在女子十二乐坊身先士卒地走在民乐大众化前沿的同时,社会各界也有一些质疑或反对的声音同样不容忽视。本人查阅了一些关于此方面的文献,整合出以下几点:

1.女子十二乐坊是一种“媚俗”的艺术,是对中国传统民乐的背叛,为了迎合市场降低了民乐的艺术含量。如女子十二乐坊和传统民乐表演的端庄典雅相比,其衣着暴露以致引起观众的感官欲望,此为“媚俗”,也是“背叛”。

2.女子十二乐坊外在包装与内在品质无法协调统一。其外型包装太过时尚华丽,让人无法将此种形象与“乐坊”所代表的婉约、古典、雅致等精神内涵相联系。使得女子十二乐坊的辨识度降低,除去民族乐器之外,恍若一个靓丽的走秀团体。

3.女子十二乐坊虽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乐坊”,在某些方面确实有所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对民乐的一种肤浅的创新。即使她们商业上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他们并不能代表中国民乐的水平高低。如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借鉴了西方音乐纵向的思维方式,注重不同乐器声部之间复调、和声关系的纵向组合,这是其创新的方面。但是在借鉴之余又不免削弱了中国民乐的线性特征,导致民族性降低。

4.流行音乐的表演模式并不是中国民乐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管女子十二乐坊市场运作得多成功,其本质仍然是流行音乐。因此,女子十二乐坊仍然避不开流行音乐的发展规律,即在短暂的引起轰动和潮流之后很快隐匿于无形。

我们在看到女子十二乐坊奇迹般的成功之外也要注意到她对于民乐大众化的消极影响。以上所总结的几点虽然不无片面之处,但同样为我们如何看待民乐大众化敲响了警钟。就其本身来说,女子十二乐坊将民乐带入流行音乐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但是却将民乐变成了一种商品,使得民乐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场选择的影响,完全服务于观众的喜好和品位。在大学民乐专业教育之外,民乐在民间的传播有流于低俗、庸俗的趋势。

二、民乐大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后现代社会文化都惯于跟风,大众化时代艺术行业尤其严重,女子十二乐坊所引领的这股民乐风潮将中国民乐引向大众化道路,在其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商品性、娱乐性、流行性、模式化等特质。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不仅促进了民乐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前进,也推动了全国民乐演艺事业的发展。在女子十二乐坊的影响下,全国各大省会和主要城市(如厦门、大连、青岛、太原、潍坊等)纷纷涌现出一大批模仿女子十二乐坊演出形式的乐坊团队。这些乐坊并不限于十二人或十三人,根据需求可以灵活调配成四人、六人、八人、十人甚至于二十四人。她们有些是广告公司或演艺公司通过招聘竞选的方式组织而成,有些是在校的民乐专业的学生或已从教的青年民乐教师自发组织而成。成员都为十五岁到三十岁的漂亮女生,同样身着色彩鲜艳的服饰以站着演奏的方式进行演出。在演奏的同时还模仿女子十二乐坊插入了经过排练并基本一致的肢体动作。其演奏曲目大多借用女子十二乐坊的作品,极少原创。这些乐坊团队的演出场合遍及各式婚礼、聚会、楼盘开盘、商店开业、促销、节庆活动的现场。大众看民乐演出不再仅仅通过买票去音乐厅才能看到,平时逛街、买日用品或者参加亲戚好友的婚礼都可以看到免费的民乐演出。在女子十二乐坊的影响下,民乐从大学课堂和音乐厅走向民间。这些民间自发成立的乐坊团队本着积极传播民乐魅力的专业态度活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男女老少所喜爱和接受。

在2010-2015年间,笔者在太原有五年的乐坊演出经历,因此对目前乐坊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在论文选题之后也对太原的一些演出团队做了采访、调查,并且对所得资料进行了整合和分析,这里就以太原的乐坊演绎行业为例,谈谈民乐演艺大众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太原的乐坊团队兴起于2004年,发展初期只有山西省歌舞剧院的民乐洲十二乐坊,之后出现了和平乐坊、亲疙瘩女子乐坊等其他的女子乐坊团队。这些乐坊虽然名字、成员各不相同,但是在成立之后却彼此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并且有别于真正的女子十二乐坊。其一,成员均为民乐专业的演奏人员。其二,所用乐器为常见的二胡、竹笛、琵琶、古筝、扬琴。

其三,演出之前乐坊中所有成员会定期排练,以期在演出时为观众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其四,演奏时曲目均是轻奏,即使有伴奏参与也是由电子琴专业的演奏人员当场演奏。其五,因演员人数并不一定如女子十二乐坊一样为十三人,乐器配比也不比女子十二乐坊的齐全,所以其曲目虽大多借用于女子十二乐坊,但是也有一定程度的改编。其六,其服装保守典雅,以大红色晚礼式长裙和各色旗袍配以黑色高跟鞋为主。

太原的民乐乐坊创立初期,各种乐坊纷纷成立,其演艺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随之大众愈加熟悉和喜爱这种有别于传统民乐的演出形式。但是在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大而现有的专业乐坊团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一矛盾突出甚至于无法合理调和的时候,整个乐坊演艺行业便出现了质的变化或者说不良的现象。发展到2007、2008年,这种变化就初见端倪,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造型服装上来看,乐坊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再满足于从前保守的红色长裙和旗袍,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造型各异的西式短裙或拖尾抹胸长裙,并配以白色的高跟鞋或长靴。

其二,从演员选择上来看,演员不再以专业为主,而趋向于看重演员自身的外在形象,对身高、长相都有了一定的要求,业内俗称“高瘦美”,这就导致了有许多并不是民乐演奏专业的人员鱼目混珠。

其三,从表演曲目上来看,因大多乐坊为临时组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统一排练,无法在演出时进行现场演奏,于是出现了“假演”的现象,即通过音响设备外放原声,演员只是手持乐器在舞台上扭动,并不进行真实的演奏。如:二胡的弓子上并不擦抹松香,以便在表演时不使其发出声音。琵琶在弹奏时右手并不触弦,只是作出弹奏的动作欺瞒观众。

其四,从曲目选择上来看,在借用女子十二乐坊的原版曲目之外,有时也会将女子十二乐坊的两首或三首曲目剪辑到一起以适用不同的场合需要。如:太原的一位专业剪辑音乐的人员将女子十二乐坊的《自由》《辉煌》两首曲目斩头去尾合并为一首,取名就叫《自由辉煌》。

“商业性、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众文化最基本的运作方式。”①然而,乐坊如此的发展和演变已然成为市场的奴隶,商业性娱乐性日益严重。婚庆公司、演艺公司甚至于乐坊团队本身已然不在自身品质方面下功夫,为了争夺市场更是使得乐坊流于低俗化和庸俗化,不是以民乐演奏的品质而是以乐坊成员暴露的着装和浮夸的舞台动作来抓住观众的眼球。但是由于各个乐坊长期以同样的表演模式进行演出,即使服装和演员再“养眼”,观众看久了也同样会审美疲劳。那么乐坊如何寻求新的出路呢?从2012年和2013年开始,太原民乐演出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乐坊形式——水晶乐坊。“水晶乐坊”就是所用乐器为透明水晶乐器的乐坊团队。虽然其乐器晶莹剔透,其中藏有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甚至于表演时还加入了演唱和简单的舞蹈动作,舞台效果相较于之前更加绚丽夺目,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其“换汤不换药”的事实。“当现代文化被大量‘复制’后,艺术的独一无二的‘灵韵’也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就必然是模式化、无深度的平庸之作。”②

三、民乐大众化前景之思考

民乐大众化的目的不是人人会演奏民乐,而是人人都能够欣赏得了民乐。因而,在传统的民乐专业教学之外,这种流行音乐与民乐结合且动感十足的乐坊是大众最容易接受且最方便欣赏到的民乐表演形式。然而,面对如今乐坊市场混乱不堪的现状,笔者在忧虑之余也结合自身的经历对民乐大众化的发展作出了一些思考:如同声乐表演中有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的分类一样,民乐发展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在专业民乐之外拓展流行民乐这一分支。与专业民乐所须长期的艺术积累,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多层次情感爆发有所不同的是,流行民乐技巧简单、旋律通俗、易于学习和演奏,并不需要“童子功”,只要进行短期的训练,稍有乐感的男女老少都可以胜任流行民乐的演奏。这样可以使民乐走入平民百姓家,人们可以自发组合乐团,丰富日常生活之余也能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如此一来,民乐在大众中的流行普及,再结合着专业民乐对大众的专业化品质化的积极引导,大众对民乐的鉴赏能力和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大众文化是以工业技术的标准化、复制化,产品的商业化为前提,这就决定了它具有追求经济利益的特点,它的经济冲动也会给人类文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③虽然说,乐坊作为一种民乐在大众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表演形式,不可避免会在大众文化的裹挟下受经济利益的影响降低其艺术内涵。然而,我们身处其中仍因该看到民乐大众化的闪光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民乐因复杂外部环境的干扰而举步维艰的时候,为其找到一条有别于传统且适应时代潮流的大众化之路。■

注释:

① 陶东风,和磊,贺玉高.大众文化教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3.

② 陶东风.和磊.贺玉高.大众文化教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5.

③ 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178.

[1] 陶东风,和磊,贺玉高.大众文化教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25.

[2] 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178.

[3] 李霜.中国民乐的困境、反思与对策——以“女子十二乐坊”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08,10.

[4] 苏春敏.中国传统民乐发展走势的构想——由“女子十二乐坊”音乐现象引发的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03.

[5] 秦翠.浅谈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J].大众文艺,2011,14.

[6] 李臻.论民族音乐的生存危机与传承发展——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J].成功(教育),2012,04.

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研究》研究成果(15BZW007)

孟钦照(1993-),女,山西吕梁人,广西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批评;刘健(1965-),女,广西北流人,广西艺术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批评。

猜你喜欢

民乐大众文化大众化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