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普通高校室内乐团的建设

2016-02-03詹呈智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室内乐乐团排练

詹呈智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论普通高校室内乐团的建设

詹呈智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室内乐团建设是普通高校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室内乐团建设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探讨普通高校室内乐团的建设。

普通高校;室内乐团

室内乐是由两个或多个演奏者进行演奏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其特点是演奏人数较少,通常由两至十几个人组成,没有专门的指挥,组合形式比较多样化。室内乐是音乐表演中比较高级的一种形式,它更注重音乐修养,个人发挥空间比较大同时也更注重与其他演奏成员之间的配合。演好室内乐也是参与交响乐团演奏的基础[1]。室内乐团则是器乐或声乐组合,顾名思义,就是演奏室内乐的音乐团体,一般不超过30人。人数较少可以称作重奏组,如四个弦乐组合就叫弦乐四重奏组,人数较多编制较大时可以称作室内乐团。

随着国内听众音乐修养的逐渐成熟,室内乐在我国开始逐渐普及,各大交响乐团开始抽出骨干力量组建小型室内乐团,定期举办室内乐音乐会,吸引更多的听众加入爱乐者队伍。在我国各大专业音乐院校中,专业人才的培养正逐步从单一独奏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全面型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独奏技能,还要以乐团演奏员和室内乐演奏者作为今后的职业目标,培养重奏和协奏能力。室内乐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近年来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了一批职业的室内乐组合,填补了国内室内乐发展的空缺。与专业音乐院校不同,普通高校发展室内乐团的目标在于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强化校园的人文环境,所以室内乐团一般挂靠在团委,由团委负责组织和排练工作,一些高校设有单独的音乐学院或艺术中心,具体管理和排练工作由艺术中心和音乐学院负责。

室内乐团的成立,使高校的文化生活充满了活力的音符,校园文化品味得到提高。如今普通高等院校愈来愈注重室内乐团的建设,不少院校甚至理工科学校都已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室内乐团,并定期开展音乐汇报演出,极大推动了大学生的爱乐热情。

参加室内乐团,学生可以陶冶个人情操、增强音乐修养、培养协作能力、增加交流机会、增长见闻见识、结交爱乐朋友,益处数不胜数。许多会一技之长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他们可以选择参加西洋室内乐团、民乐室内乐团、或合唱团,并在平时的排练、演出和交流活动中不断成长。

室内乐团能够在高校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与建设交响乐团相比,室内乐团在建设与发展上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在室内乐团成员的招募上有更多选择的空间。普通高校学生因为是业余爱好学习,学习器乐或声乐的学生人数具有不确定性,且偏重于热门乐种的学习,一些冷门乐种可能没有学习者。而室内乐团的编制比较灵活:在人数要求上,室内乐团以重奏组合为基本单位建设,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等,如编制齐全甚至可以组成一个二三十人的小型的室内管弦乐团;在乐种的选择上,可以有弦乐组合、管乐组合、管弦组合、中西乐器组合、器乐与声乐组合等多种形式。这样,室内乐团的器乐种类和成员数量就不会受到交响乐团编制的限制,使得更多学生能够加入到乐团中,发挥自身的音乐才华。

其次,室内乐团在演出形式与曲目选择上拥有更多的空间。室内乐团可分为西洋弦乐团、西洋管乐团、民族室内乐团、合唱团,由于编制灵活,在演出形式上更富于变化,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可以坐着演奏,也可以站着演奏,还可以设计舞台走位和一些演奏表演动作以增加视觉可看性;在曲目选择上,一般偏好于演奏中小型乐曲,适合情感比较细腻和构思比较精致的风格,可以根据需要对作品加以适度改编,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普通高校在室内乐团建设上,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一、师资力量有限

普通高校室内乐团排练和演出一般由团委和艺术中心来负责,由于职能部门和师资编制原因,这类部门不可能配备所有乐种的教师,且任职教师既要负责行政工作,还要负责部分专业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外聘专业教师和室内乐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协助提高学生的专业演奏演唱水准及室内乐演奏水平[2]。

二、室内乐团成员流动性大

普通高校室内乐团基本由学生组成,一般来说刚入校的新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最高,但能力不强;二年级至三年级是相对稳定期,为乐团主力;三年级下学期至四年级涉及考研和找工作等事务,参与社团活动时间和精力都减少。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经过一段时间磨合,高一届的学生毕业要离开,新加入的学生要重新磨合。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障室内乐团编制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三、部分高校过份注重室内乐团短期成绩,导致乐团建设较功利化,影响后续发展

部分室内乐团沦为比赛和展示成绩的工具,急功近利,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使学生参与室内乐本身的乐趣被削减。室内乐团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乐团演奏演唱者长期的训练与磨合,日积月累形成良好的默契,达到心灵上的相通与演奏上的相融。在这个过程中,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释放,学生才能体验到演奏室内乐的乐趣和真谛。

鉴于以上室内乐团建设的优势与限制因素,普通高校的室内乐团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作长远规划,且学校、学生与教师三个方面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室内乐团才能稳步向前发展。

普通高校设立室内乐团,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充分考虑办学条件的情况下找出一条相适应的发展道路。有的学校招生规模大,音乐特长生比例大,能够进入室内乐团的生源多,室内乐团的组建编制和规模相应可以齐全;部分学校招生规模较小,能够进入室内乐团的生源少,可以从小编制开始组合,然后根据招生的情况逐步扩大乐团规模。在成立室内乐团初期,可以安排几组小编制的重奏同时进行培养,在现有乐种组合上可以灵活安排,甚至可以混搭,如民乐与西洋乐器配合,当然,这需要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器。在基本编制的乐种相对齐全后,就可以将所有人员按乐种进行合并,分别组成弦乐室内乐团、管乐室内乐团、民乐室内乐团以及声乐合唱团。在室内乐团发展成熟后,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组建大型西洋管弦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和大型合唱团。

室内乐团成立后,可以从参与小规模活动与演出开始,先打造出几首经典曲目,在校园活动中参与部分节目的演出,等积累一定曲目量后,就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以专题音乐会形式如新年音乐会等,参与到校园系列艺术活动中。随着节目水平质量的提高,就可以逐渐扩展活动范围,对外进行交流活动,并参与到各级比赛活动中。

在室内乐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学生与指导教师各个方面都要齐心协力。学校要充分保障乐团日常运作所需条件,同时要充分考虑乐团的后续发展,支持乐团开展各项活动,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参与校园活动的演出,在海报印刷、节目单制作、演出场地提供、舞美化妆、摄影摄像、演出报道等方面都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在硬件设施方面,首先要提供专门的排练场地供室内乐团排练。每个团安排专用的排练教室为佳,按需要配备谱架、椅子以及合唱台等设备,并安排专人负责场地保管。如果排练室有限,则要制定好各团排练时间表,使其错开排练时间,提高排练室利用效率。排练设备在排练之后要及时清理,不影响其它团排练。其次,要定期对乐器进行维护与保养。学校大多都有经费购买乐器,特别大件乐器如钢琴、鼓、竖琴、倍大提琴等不方便学生自己携带,需要学校提供。为了保证乐器的性能,要定期对乐器进行维修和保养,例如钢琴每半年需要聘请专业调律师进行调音。

在室内乐团日程排练中,要聘请专业教师指导。一些高校与当地职业交响乐团合作,由各声部首席给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必要时由乐团指挥进行合排,全面提高室内乐团成员的专业与合奏水平。乐团指导教师也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投身到乐团的各项管理和排练演出事务中。指导教师以提高学生演奏水平与乐团演奏质量作为己任,规划好乐团的发展目标,拟定详细的排练和演出时间表,选择和改编适合乐团编制的曲目,带领乐团演奏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节目。

室内乐团学生工作上,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让学生担任各室内乐团的团长,培养组织与管理能力,保持成员的参与热情,摆正自己在乐团中位置,积极发挥自身的力量与作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合奏水准,投入到音乐演奏的乐趣中,并把好的音乐传播给更多的人。因为高校室内乐团学生流动性的特点,在新生进校时要及时招新,补充新鲜血液,培养和发展乐团骨干力量,让其尽早适应乐团的演奏。高年级成员要帮助新进成员融入团体中,因实习或毕业等原因离团,要做好交接工作。

室内乐团为校园文化生活提供丰盛的音乐大餐,为学生提供演奏、欣赏高雅音乐的机会。室内乐团的发展,是普通高校文化生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要实现其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正确分析本校发展室内乐团的客观条件,充分结合各项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困难,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共同的力量,让室内乐团演奏出更美妙的音乐之声。

[1]于君.高校音乐教育中室内乐的创新研究[J].北方音乐,2015,(6).

[2]严岩.普通高校学生乐团组建发展模式浅析[J].艺海,2014,(11):189-191.

本文为2015浙江传媒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普通高校室内乐团建设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C15XJ037)。

猜你喜欢

室内乐乐团排练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两个大忙人
滚烫的交响灵魂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合唱排练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