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魅力

2016-02-03李健群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全曲平湖钢琴曲

李健群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魅力

李健群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平湖秋月》由广东音乐改编而成,乐曲旋律优美。该乐曲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迷人景致,烘托出其飘逸空灵的意境,体现了广东音乐独特的韵味。作曲家陈培勋在创作中,融合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并运用多声部写作技巧,将这首作品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音乐;演奏;钢琴曲;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广东音乐,是著名音乐家吕文成的代表作,后经作曲家陈培勋编创而成,成为近代以来最具特色的钢琴独奏曲之一。该曲打破了传统器乐的演奏形式,运用传统五声调式,节奏形式丰富多变,注重旋律的起伏变化,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表现出了湖面的波澜起伏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一、乐曲创作风格

《平湖秋月》这首作品将中国民族风格与西洋的演奏技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层层递进,不仅借鉴了西方钢琴音乐的创作技巧与演奏手法,同时还发扬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和魅力,改编后的《平湖秋月》依然使用民族的五声调式,借鉴山歌,小调等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为近现代以来我们探索中国钢琴音乐和西洋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乐曲各段特征及演奏要点

《平湖秋月》整首作品共26个小节,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起、承、转、合。各部分层层递进、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乐曲动静结合,情与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演奏中,要充分体现出虚无缥缈的意境,做到气息贯通,使民族风味贯通与全曲。

(一)起:是全曲的1--9小节,包括引子和主题句

1.引子

是全曲的1—2小节。乐曲一开始的引子速度较慢,代表了整首曲子的风格。左手的纯五度音程应轻轻摁下,使力量渐深入并集中,让声音慢慢扩散,宛如空中回荡的钟声一样。右手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轻柔地弹出,形成连绵起伏,忽近忽远的意境。弹奏时应紧贴琴键,将手指放平一些,情绪应随着音的高度而起伏变化,但应均匀弹奏,追求整体的意境,不能随意突出任何一个音。

2.主题

乐曲从第2小节的后两拍开始到第9小节,呈现出主题。旋律在右手出现,左手变为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右手为了模仿出高胡的音色,从而加入琶音和装饰音,充分体现了乐曲的歌唱性。

在演奏时右手的琶音要连贯均匀,突出高音,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在高音处,注重旋律的优美与歌唱,每个音符都要很清晰,使右手的旋律线流畅自如。左手在演奏三十二分音符时要紧贴琴键,将音的高低走向同情绪的起伏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左手的音符不断流动,呈现出湖面微波起伏的情景。乐曲的主题表现出了诗一般的意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承

是全曲的10—13小节。旋律由左手演奏,音符要注意呼吸,下键要稍慢,循序渐进,使音符更加饱满,气息更为悠长。右手的伴奏为连续不断的六十四分音符,弹奏时力度应较弱,但必须清晰而柔美,要根据音符的流动来控制力度,强弱交替,做到轻巧自如。以左手的主旋律为主,右手的伴奏为辅,二者协调统一,切勿使用同一力度,忽视了旋律的主题。乐曲旋律连绵起伏,让人联想到江南湖光月色的美景,体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三)转

是全曲的14—22小节。在14—16小节中,乐曲出现三个声部,高、低声部为主旋律,中声部以伴奏呈现。左右手轮流出现震音和六连音。在演奏六连音时,要充分体现出流动感,着重突出高音声部,将高声部的旋律用指尖牢牢弹出并站立,中声部则利用手腕和手臂的转动来完成,左手低声部的跳音应赋有弹性,在演奏时要饱满一些,但力度应稍弱,与右手的声部形成对比,在交错中体现旋律。所以在演奏时,左手的触键可以稍轻、稍慢一些,使音乐更加柔和。在随后的几小节中,也陆续出现了震音和滑指,是为了模仿扬琴和二胡的演奏手法。作曲家将众多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与钢琴结合在了一起,丰富了这首作品的表现力。18、19小节是全曲的高潮,是情绪最高涨之处,作曲家在此前进行了种种铺垫,终于在此完全释放,将迷恋和赞美之情发挥到极致。从19小节后半拍到21小节,有三处节奏型相同,类似于排比句,湖面微波渐平,乐曲意境空旷且深远,逐渐归于平静。我们在演奏中不仅要发挥出钢琴的丰富表现力,同时也要将广东音乐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的韵味体现出来。

(四)合

从23小节至曲终,是这首作品的尾声。这个尾声意境悠远,让人无限遐想。右手在一个小节内不断出现颤音,类似于箫的颤声,忽远忽近,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右手的几个跳音,要做到从pp到ppp的渐弱,控制好力度和音色,并加入左踏板,在手指离开后踏板缓慢放开,让声音慢慢消失,逐渐结束,让宁静悠远的尾声停留在人们心中而久久不能逝去,让人回味无穷。乐曲意境深远,体现出中国文人淡泊名利,追求平淡宁静的音乐境界。

《平湖秋月》这首作品既发挥了钢琴的多声部优势,又充分发扬了民族器乐的演奏手法与优势,将中西音乐的创作手法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对民族钢琴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既保留了广东音乐的旋律和结构,依旧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又充分体现了钢琴的优美音色,营造出了幽静、空灵的意境,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写景入情,情景交融,人景合一。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提高钢琴的演奏技巧,正确使用踏板,才能真正做到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才能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

[1]李静.浅谈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民族性及演奏特点[J].大众文艺,2011,(22):55-57.

[2]潘屹.论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处理[J].大众文艺,2013,(21):159-160.

[3]程秀芳.钢琴曲《平湖秋月》演奏心得录[J].四川戏剧,2012,(1):120-121.

猜你喜欢

全曲平湖钢琴曲
卓越平湖晴翠售楼处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吟荷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夜的钢琴曲(六)
格兰杰钢琴独奏《达荷美黑人步态舞》的创作特点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平湖秋月
溪洛渡大坝上游平湖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