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课中歌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吐字发音歌唱

师 洁

(广东省佛山市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广东 佛山 528100)

浅谈初中音乐课中歌唱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师 洁

(广东省佛山市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广东 佛山 528100)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程中的教学重点,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展开歌唱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唱歌技巧,以此来用歌声感染听众。在中学的歌唱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唱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初中;音乐课程;唱歌教学

对学生进行歌唱训练是初中音乐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领悟力、理解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初中音乐课程的歌唱技巧教学出发,阐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歌唱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歌唱训练水平的策略。

一、学生在歌唱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初中生变声问题

迈入中学后的学生,在生理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学生的嗓子进入了特殊变化的时期—变声期,在变声期间,学生若不好好保护嗓子,会造成日后嗓子的音色发生改变。变声期其实就是指步入青春期后,口腔内的喉腔声带开始发生转变,由原来纤细的声音转变为委婉温润的女声或是浑厚宽宏的男声,时间上最短持续半年,最长是一年,有些特殊的学生需要用3~4年的时间完成声音的变化。在变声期间,教师在歌唱训练中要注重学生嗓音的保护,所以要特别注意:在训练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训练结果,而给学生的嗓子造成压力,增强学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量。变声期的学生发音较难,不适合进行长期的歌唱训练,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训练的时间,让学生的嗓子能够适当地进行休息。在变声期间,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嗓子知识保护讲解,例如让学生在变声期间注意饮食,不宜吃辛辣、冷饮或油炸食物,尽量避免过于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要教导学生注意呼吸道的保护,防止呼吸道被感染。

(二)吐字发声问题

歌唱训练中离不开歌词吐字发生的掌握,教师在歌唱训练中要将歌词的发音特点与音乐曲调相结合,进行艺术加工。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歌唱歌词表达能力时,要遵循一定的发音、吐字规律:歌词的开头重、词身饱满、词尾的时候要偏向轻,将语言文字与音乐旋律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要放松牙关,保持口型的适度,舌头要灵活自如地在口腔内活动,空腔不能出现紧张或是紧绷的状态,因为空腔的轻松程度会影响声音的流畅性和歌词的清晰度。学生要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而调整歌词的咬字及吐字力度,特别要注意歌词歌唱语气及声调的变化。例如,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要将唱歌的语加重,吐字要将字头咬的更重一些,感情平稳时,整个语调要趋于平缓。总而言之,教师在歌唱教学中要注意歌词的吐字管理,因为要表达音乐的情感,吐字发声是关键。

(三)共鸣腔美化声音问题

在歌唱教学中,共鸣腔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发低音,则要运用胸腔共鸣来美化声音;中音调的声音要用鼻腔、口腔来共鸣;如果要发高音就要用鼻头腔共鸣。通常在实际的歌唱练习中,高音区和中音区运用的次数较多,所以鼻腔共鸣使用的次数较多。鼻腔共鸣就是将声音反射到鼻咽腔内,让其可以产生明亮、柔美的声音,所以学生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打开咽喉、鼻部分,让声音可以自然地传入到鼻咽腔内,最后运用鼻腔、头腔将声音传递出去。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运行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使学生掌握歌唱技巧。

(四)用气问题

在歌唱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正确的用气方式,运用正确的吸气动作。一般来说,正确的吸气方式是:双肩自然地下垂,口鼻要微微张开,气沉丹田,将腰围微微膨胀,这个动作要领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表现。在吸气的时候要绷紧腿,挺直腰,保持腹肌的紧张感,撑住肺部向腰部传过去的气,让其在腰部产生一股对抗性的气,使气团在腰部周围逗留,以备不时之用。在具体的歌唱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用气的方法,例如有些歌唱需要保持节奏的缓慢和抒情的含蓄,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揉气法”,将气息平稳地贯穿在歌唱过程中。

二、教师在歌唱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课堂

音乐教师在进行初中歌唱教学时,要详细了解学生的情绪、心理、性格和习惯,充分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及各个学生的歌唱条件、发音特点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充满耐心,善于引导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学习。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授课态度,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压力,帮助学生释放课堂上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对歌唱训练的热爱。基于初中生的发育特征,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发展特征,以保护学生的嗓子为前提,教导学生控制肌肉展开歌唱训练。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精神饱满地展开歌唱训练,实现歌唱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要详细了解发音器官及原理,正确把握基础训练的方式

教师在展开教学前,要详细了解发音器官及发音原理,运用网络技术将各类发音器官进行细致化的了解。发音器官一般由口腔、鼻腔、咽腔、喉腔、胸腔、头腔、声带构成,其发音原理就是运用气体将声带震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口腔、鼻腔、咽腔、喉腔、胸腔、头腔的共鸣传出来。共鸣腔运用的不同就会导致声音的音色、音质都会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这些知识详细地传授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歌唱训练,要从简到难,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直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三、结语

歌唱艺术是一门将语言、旋律、发声等技术融入在一起的表演艺术,在进行歌唱训练时,教师要从语言文字的吐字、共鸣腔的运用、发音技巧的学习等几方面对学生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歌唱训练,注重保持嗓子的干净、新鲜,在训练中找到良好的发音感觉,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增强个人的音乐素养。

[1]张敏.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音乐时空,2014,(7).

师洁(1989—),女,山东省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

猜你喜欢

吐字发音歌唱
绕口令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演唱中的吐字技巧浅析
歌唱十月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