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日常演奏教学与训练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重奏单簧管音准

孙 震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日常演奏教学与训练

孙 震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日常演奏教学与训练以独奏训练、重奏训练、合奏训练三种基本模式为核心,通过音准、节奏、力度、音色四个方面的把握来提高乐队的整体演奏实践水平。本文对上述三种模式的四个教学训练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加强读谱听辨能力对提升演奏能力的重要作用。

单簧管;青少年单簧管;单簧管乐队;单簧管教学训练

当代我国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建设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在明确乐队建制、乐队划分的水平层次之基础上[1],提高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演奏实践能力,其关键就在于日常的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的模式设计上。以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目前我国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专业小课、合奏大课两种基本类型,从演奏技术上看,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日常演奏教学以音准训练、节奏训练、音色训练、力度训练四个方面为核心;在教学模式上,分为独奏训练、重奏训练与合奏训练三种基本类型。

独奏训练是青少年单簧管乐队日常教学中专业小课的主要教学与训练模式;独奏训练贯穿在整个单簧管学习的过程中,是单簧管演奏的基础课程,也是单簧管乐队获得整体演奏水平提升的根本保障。在单簧管专业小课的独奏训练中,教师需从音准、节奏、音色、力度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音准不仅是单簧管演奏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任何一件乐器在学习训练中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单簧管的音准受到身体姿势、手型、口型、气息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在独奏训练中,教学重点应集中在上述四个方面的把握上。首先,身体应保持自然直立,切忌在吹奏过程中因站立不稳而摇晃身体;其次,从手型上看,双手持管自然地保持倾斜,与身体呈45度角,在演奏过程中需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手指按孔完整覆盖孔面,避免因漏气而造成的音准问题;再次,正确的口型是保证音准的基本条件,注意提醒学生下唇垫在下齿与哨片之间,并以下颌肌肉力量支撑,避免因嘴唇松动造成口型不稳,音准偏低的问题;最后,单簧管是气息的艺术,在演奏中气息的控制对于音准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气息的支撑与匀速流动。

从节奏训练上看,教学应秉持从简单节奏到复杂节奏、从单一节奏循环到复杂节奏循环的训练原则上,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节奏演奏技术水平。其中,简单节奏以长时值、非切分、无附点时值、无特殊时值划分的音符构成的节奏形态为主,反之则为复杂节奏形态;单一节奏循环即以一个二分音符之内的短小节奏不断循环构成的片段,复杂节奏循环则是以四分音符及其以上的长时值节奏组合为单位构成的节奏循环片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在音准、节奏的训练中教师可视情况使用校音器、节拍器进行训练。

力度训练通常与音准、节奏训练结合构成综合性的训练模式,教师需要时刻提示学生注意气息用量的大小与力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气息用量的大小为训练核心来把握力度的变化。注意由于强力度音符大气息用量导致的音准偏低,以及弱力度音符小气息用量导致的音准偏高问题,而音色方面,应培养学生辨别单簧管不同音区的音色特性,在吹奏中配合气息、口型、力度进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明确上述四个方面在吹奏实践中是不可分割、四位一体的演奏要素。在学生刚接触单簧管时,就应建立音乐元素的统一观念,如此有助于全面、整体地把握乐曲,进而完美地呈现音乐的形态内容与美感内容。例如,结合音准、气息、力度三方面的训练过程中,即可以长音吹奏训练为基本方法,而结合音准、节奏、气息、力度四个方面的训练,又可以采用音阶吹奏的变化训练方法。

重奏训练以二、三、四人的重奏训练为主。应先进行二重奏训练,在此基础上依次进入三、四重奏的训练。二重奏以和声音程演奏为基础训练方法,强调两个声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初步训练中,一位学生吹奏特定相对音高,另一位学生则据此构吹出另一音高构成特定音程,并在长音吹奏过程中校对音准,调整因手型、口型、气息等造成的音准问题。在中级训练中,两位吹奏者以不同和声音程模型吹奏音阶结构,并可加入节奏循环与力度结构模式进行训练;在高级训练中,两个声部形成各类对位结构进行吹奏训练,教师可改编各类二声部复调作品用以吹奏训练。三、四重奏以和声吹奏为基础,着重训练学生在和声结构的不同声部、音区、节奏时值、力度的和弦吹奏协调能力、同时加入一系列音阶结构的和弦吹奏训练;在中级训练中,以简单的主调织体为主,以一个声部吹奏旋律、其他声部吹奏伴奏进行训练;而高级训练则以三声部、四声部的复调织体、复杂的主复调混合织体为主。根据学生的吹奏能力寻找适宜的改编曲目提供教学训练使用。

合奏训练将独奏训练、重奏训练结合起来,将每一个重奏声部放大为一个声部群体,因此每一个学生在演奏中不仅要和本声部的队员协调音准、节奏等因素,同时亦要能够时刻协调与其他声部之间的音准、节奏等的统一关系。合奏训练必须以扎实的独奏训练、重奏训练为基础,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合奏训练中,不同声部之间往往以织体结构为核心,构成音准、节奏、力度、音色为核心的多样统一性音响结构形态,因此合奏训练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演奏实践的综合性能力。

以笔者的教学经验看,合奏训练与独奏、重奏训练在实践中往往是同步进行的,每周学生先进行独奏训练的专业小课,而后再进行合奏训练的专业大课。这样交叉训练的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地掌握合奏表演的基本技术能力,同时还能在合奏课程中针对性地夯实小课技能,提高吹奏综合能力。而必须指出的是,无论独奏、重奏还是合奏训练中,教师都应坚定不移地敦促学生强化读谱、唱谱能力,只有提高读谱、唱谱能力才能为训练中扫清困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读谱、唱谱能力,在独奏、重奏、合奏训练中,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唱谱,在能够完整演唱乐谱的前提下再进行吹奏训练,这将大大提高吹奏的整体水平。同时,不定期开展音乐作品鉴赏活动,播放名家名作演出视频,鼓励学生发表观后感,对重点片段进行讲解,强化内心听觉、提升学生对单簧管吹奏的理论认知水平,为演奏实践的进步提供必要保证。

[1]孙震.论青少年单簧管乐队的组建——乐队编制、水平层次与教学实践.

[2]柏辽兹·列维茨基.现代乐器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01).

[3]施詠康.管弦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01).

[4]庞亮.“关于单簧管音准练习的内容及训练方法研究”[J],乐府新声,2008,(01):193-194.

孙震(1987—),男,硕士,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教师,从事单簧管专业教学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重奏单簧管音准
高音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及在管弦乐作品中的运用
恭喜中签“京”喜EU见-北京汽车推钜惠3重奏+无忧7项礼
单簧管的革新对其音乐及学派发展的影响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阮重奏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探微——以阮八重奏《剑器》为例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希望的回响——评“春天的律动Ⅲ”上海音乐学院民乐重奏合奏音乐会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