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游戏性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游戏性游戏音乐

吴 婷

(平潭综合实验区平原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400)

小学游戏性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

吴 婷

(平潭综合实验区平原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400)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愉悦感,对培养学生良好品行、高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尤其是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性、娱乐性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如何能让小学音乐教学既快乐又高效成为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将对小学游戏性音乐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分析和研究。

游戏教学;音乐教学;寓教于乐;实践探索

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因此,把游戏引进音乐课堂,让音乐教学与游戏活动有机融合起来,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跳跃,[1]将静态的学习内容变为动态的游戏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一、游戏性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音乐是一门艺术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可以通过欣赏、歌唱、聆听等方式来表现其感染力

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将趣味性游戏引入小学的音乐课堂,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热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快乐的学习中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二)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

是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书本上的音乐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枯燥、古板,虽然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却无法真正达到音乐教学的陶冶学生情操、形成健康人格的教育目的。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合时宜。所以,音乐教师要创新教育方法,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展现自己的才华,满足低龄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主人翁。

二、游戏性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游戏性音乐教学,不仅是要学生快乐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进行体验,接触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节,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3]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音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猫钓鱼”的游戏——将各个音符想象成小鱼,让学生去“钓鱼”,钓到哪条鱼就让学生唱出哪个音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习的乐趣,牢牢记住了所学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性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强制规定学生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而要鼓励他们成为游戏教学过程中的创造者和发起者。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可以想象的。当今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帮助,音乐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歌曲“小雨沙沙”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小雨沙沙”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出下雨时的情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入歌曲“小雨沙沙”。也可以分配学生用声音演绎歌曲里的不同角色,例如小雨的沙沙声和种子的说话声。这样,学生不仅发散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度,熟练识记所学内容。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在游戏性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设定活动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一个故事或一个游戏。以游戏形式为依托,以团队合作为形式,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考,创造实践。例如,在教学《小动物走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选定某一种小动物,回忆小动物走路的方式,引导他们自编自演相应的动作。同样,音乐离不开舞蹈,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课程编排集体舞,让每一位学生都“活动”起来,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游戏性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因此施教,合理教学

教育过程中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不同学龄学生的教育方法是不同的,同龄学生的教育方法也不能完全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相对复杂的游戏情景无法完成,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些简单又充满童趣的游戏,如根据音乐的旋律进行跑跳、拍手、点头,利用鲜艳的颜色和生动的情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高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增强,可以在游戏设计中增加对他们的想象力的引导,调动他们的思维活动。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发掘各年级学生的探索能力,兴趣爱好,合理教学。

(二)合理运用,张弛有度

音乐教育者要清楚理解游戏性教学的合理性,毕竟,将游戏引入课堂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它的最终目的是让音乐教育的课堂变得生动灵活,颇具情调,让师生共同感受音乐的美好和熏陶,将教育目标更好地完成的一种形式依托。所以,合理运用游戏性音乐教学方法,张弛有度,才能发挥出游戏性音乐教学的最大作用。如果不能恰如其分、符合时宜的运用,反而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混乱,学生玩的尽兴,却没有学习到知识和技能,出现“本末倒置”的局面。

四、结束语

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美妙,都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引入游戏,寓教于乐是非常必要的。游戏性音乐教育让学生感受音乐——听音乐;表现音乐——做游戏;回归音乐——掌握音乐,从而达到游戏性音乐教学的目的。音乐教育者应结合学生特点,个性教学,合理教学,趣味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而且要在音乐之美的浸润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不但要将游戏融入音乐课堂,而且要将音乐教学融入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塑造高尚的品格,培养优秀的人格。

[1]李光.浅谈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8):410-410.

[2]艾静.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游戏运用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224-225.

[3]杨琼.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5):53-53.

猜你喜欢

游戏性游戏音乐
游戏性练习法在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回归儿童本性 让音乐课更有情怀——小学音乐游戏性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中职语文游戏性阅读教学初探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