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

2016-02-03彭恩慧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改革音乐

彭恩慧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二中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

彭恩慧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二中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中教育过程中也开始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理念,这就使得传统的文化课教学与素质教学结合起来。音乐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代表,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实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与方法,以期为更多高中音乐教师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参考。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对策

音乐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学科教育,其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所以,当前普通高中所进行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革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进行全面体验、合作的关键性举动。但针对当前各个高中所开展的音乐教育课程现状,不难发现,其往往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灵活性,过分单一的模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感受与体验难以实现。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开展受到阻碍。

一、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问题分析

提倡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是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都在进行的工作。但不得不说,从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及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简单分析,可以分别从课程自身设计、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课程设计本身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影响是相当大的。音乐课程内容以及相应的环境,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性。但是当前,许多高中在开展音乐课程的过程中,会对这一课程有一定的忽视,这主要是因为迫于高考升学压力,所以不得不牺牲这类高考不被考核的学科,挤出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复习文化课的机会。另外,教学效果也不够明显,常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保障。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也只是局限于对特长生的培养方便,其余学生连音乐教学的基础知识都无法掌握,更不要提基础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教育。

其次,从学生角度展开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已经逐步呈现出完善、成熟的趋势,其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对自己未来的判断有了更为明确的自主意识。同时,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已经不仅仅是本能欣赏方面,逐步已经可以体现以及上升到理性思考、全面分析的层面。所以,这一时期的高中音乐课程更应该注重对高中学生情感体验的满足,而非按照传统教学方式,随意将音乐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期末时每人唱一两句歌曲就草草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与考核。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偏爱,所以传统音乐教学应该与现代流行音乐进行结合,不断创新与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其的兴趣。

最后,则需要从教师角度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许多高中音乐教师都是非专业科班出身,甚至有一些教师在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在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地区,甚至有一些高中院校的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这势必会造成该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下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未来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对策与方法

(一)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未来,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该立志为学生打造体验学习的平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体验。教师需要让学生的情感、听觉以及行为均获得体验,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属于自身的感悟与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空山鸟语》这首乐曲的时候,如果单纯为学生播放音频,学生只能感受到听觉的刺激,对于画面的理解相对比较欠缺。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空山、鸟、飞云、树木、流水等画面,让学生欣赏画面的同时,也可以适当闭眼思考,这样学生的视觉、感官以及听觉都会受到刺激,全方位的刺激与影响势必会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我展现平台

音乐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课程,该课程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活跃自我,放松自我。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我展现平台,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比如有一些高中音乐课堂就已经实施“每堂课前十分钟为自我展示时间”,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点名册的顺序,每天安排两到三名同学进行音乐表演。可以是演唱,也可以是跳舞,还可以是与音乐相关的一切讲解。其目的不是为了强迫学生进行表演,而是为了给予学生更为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与自我表现权利。让学生在自我展现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及其他同学对其的肯定和赞美。这也是音乐教育所提倡的根本,是我国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

(三)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

针对音乐教学的问题设置不同于文化课教学,这一学科的问题设置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有更为丰富地情感体验。比如教师在讲解民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民歌进行对比,分析这些不同民歌在乐器选择、声乐唱法、情感表达方面所具有的差异。如对《回到拉萨》和《青藏高原》两首歌唱藏族的歌曲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不同的演唱风格所具有的不同视听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音乐知识有更为深入地认识与了解。

三、结束语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是未来我国大多数高中都必须遵循的方向,同时也是高中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做法。因此,需要我国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师与领导同心协力,增强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度,从而尽可能提升高中音乐课程的地位,让学生真正从音乐教学过程中,感悟到美的意义、体验的价值以及审美的重要性。

[1]吴斌,金亚文.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之一[J].中国音乐教育,2003,(08):8-11.

[2]王平.对普通音乐教育改革的两点认识——解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J].人民音乐,2005,(02):46-47.

[3]尹红,张友刚.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70-73+174.

[4]邓翠菊,邹联克.以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基于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调查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7):76-80.

彭恩慧(1981—),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音乐。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改革音乐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改革之路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改革备忘
音乐
改革创新(二)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瞧,那些改革推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