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6-02-03张丽霞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音乐作品旋律

张丽霞

(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甘肃 庆阳 745000)

浅谈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张丽霞

(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甘肃 庆阳 745000)

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其站在正确的高度去欣赏音乐作品,给学生以智慧、以美感、以激励、以启示,以高尚的审美意识对待生活、对待世界。

音乐鉴赏;高中生;兴趣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实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达成音乐学科课程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作一阐述。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世界观

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一年级音乐课鉴赏课是个难点,特别是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生源一般,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明确、对音乐课虽然喜爱,但普遍存在着审美趣味低、选择辨别能力差、音乐知识积累少、音乐表达技能弱,对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厌学的情绪。依据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引导学生树立高雅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特长,增强他们的创造意识,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才能使学生明确只有高雅的音乐才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优秀品质。

二、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音乐鉴赏兴趣

教师如何做好音乐鉴赏教学的“导游”,集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兴趣在这里就是点燃学生鉴赏音乐的唯一火把。例如在《音乐与人生》一课中,用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导入课题,让学生就音乐与自我的关系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讲述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却在城楼饮酒抚琴退敌;让学生展开对自己喜欢的音乐说出喜欢的理由,并且讨论不同音乐对自己身心的影响。由此,使学生明了音乐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同时音乐亦可以丰富,美化自己的人生。在《高亢的西北腔》一课中,鼓励学生唱起熟悉的家乡民歌《军民大生产》、《高楼万丈平地起》、《绣金匾》等歌曲,讲述陕甘宁根据地的革命任务和历史事件。很快学生进入了对西北民歌的浓厚兴趣,同学们边听边唱,一节课意犹未尽。

三、以由浅及深、由小及大、逐步过渡的形式来欣赏音乐

(一)知觉的欣赏

知觉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如高一第一单元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既有欢快活泼的小姐妹主题,也有蒙古风情浓郁的长调,非常吸引学生的听觉,引导学生背记乐曲的旋律和主题,倾听乐曲的节奏特点及和声效果,听辩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如分析轻快活泼、雄壮有力、优美抒情、悲伤沉痛等不同的风格特征)。其次,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的作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再次,重视民族音乐作品欣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时代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倍感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二)情感的欣赏

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成为情感上的直接体验。学生通过听赏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一方面,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形式美的感知、把握、想象、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有能力从听觉上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结构、音色、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等等,各种表情手段的表情作用,掌握音乐的形式美。

(三)理性的欣赏

理性的欣赏阶段,即对音乐作品所运用的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如旋律线、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力度、音色、音区、强弱等,以及这些要素千变万化的表现作用,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同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主题音乐的民族特性及作品的配器、和声、曲式等专业知识有所掌握。尤其在器乐作品的欣赏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专业知识是必要的,标题音乐往往以标题提示作品的内容,表现的对象较为明确,学生可以通过标题去感受具体的音乐形象。

四、溶音乐鉴赏审美力、想象力、表现力、创新力为一体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审美力,想象力、表现力、创新力为一体,教师只有将技、情、趣熔于一炉,杜绝枯燥的说教,还音乐于本体,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感知,大胆创新。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欣赏想象,营造出使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首先我引导学生熟悉贝多芬的音乐成就、个人生平及创作个性,让学生讨论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历史现实,讲述贝多芬民主、平等、博爱的理想、不屈不挠的个性、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感情。学生很快被乐曲所吸引,认真聆听之后就开始了积极的讨论,他们听到了第一主题的压抑情绪和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所谓“命运”的强烈反抗。只有不断的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鉴赏音乐作品,而不断的鉴赏高雅的音乐作品,也会反作用于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

音乐鉴赏归根到底是鉴赏者主体性的意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深入到欣赏对象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音乐本来的面貌,体会和理解也各不相同,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其音乐鉴赏兴趣,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综合能力,使其站在正确的高度去欣赏音乐作品,给学生以智慧、以美感、以激励、以启示,以高尚的审美意识对待生活、对待世界。让学生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懂得欣赏音乐,使其生活多彩多姿,故鉴赏音乐,是生活的重要意义。有了对音乐艺术鉴赏的能力,则其自发性表现在外的自信心,责任感,气质改变皆为不可忽视的功能。

张丽霞,女,中学一级音乐教师,本科,多次撰写音乐论文及参与科研实践获得奖励。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音乐作品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