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基础音乐教育

2016-02-03李家然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视野基础

李家然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浅谈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基础音乐教育

李家然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当今世界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下,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即多元文化教育。本文从多元文化教育的概述入手,着重分析基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基础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中学;基础;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同被列入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没有任何国别限制。而在世界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学的基础音乐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本民族音乐,大量西方和其他外来地区的优秀音乐也正成为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一股清流。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基础音乐教育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述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是立足于多样性的文化,并以此作为主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完成教育任务。从本质上来说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超越文化自身范畴的教育,教师通过充分尊重世界上现存的各种文化,同时结合不同文化的背景以及具体特征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包括本民族在内的世界上其他不同文化,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多元文化当中,而学生则能够在多元文化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1]。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起源

多元文化教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当时美国爆发内战,林肯总统为了能够争取内战的胜利果实,连同美国黑人发起民权运动并提出争取民主权利、解放黑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而“自由、平等、尊严”这一口号的提出对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无论学生属于何种种族群体,学校均能够保证其接受平等、公正的教育,在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下,多元文化教育也初现雏形。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

自从美国民权运动爆发以来,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并且逐渐演变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一种世界民族教育潮流。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当中,用其专业的知识和眼光帮助人们全面、深入剖析多元文化教育,使得社会各界人士能够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彻底打破和消除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歧视。

二、多元文化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深度挖掘学生音乐潜能

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基础音乐教育者能够深度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多元文化使得基础音乐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学生熟悉的本民族音乐,而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其他外来国家的优秀音乐,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同时也为更多的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宽阔的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为其在音乐道路上的前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学生在此环境之下能够抛开杂念,心无旁骛地投身到音乐学习当中,不断激发出自身内在的音乐潜能[2]。

(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

多元文化教育的一大重要教育目标即帮助学生认识到多样的世界文化,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不同文化的背景以及具体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学会理解、尊重和接受与本民族不同的文化,同时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基于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音乐,使得学生能够用多元的角度和多样化的眼光剖析所学音乐内容,运用自由开放的思想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三)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基础音乐教育通过立足于多元文化教育,使得自身的教育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教师摒弃了过去单一的本民族音乐教育,在此基础之上融合了西方及其他地区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在多元的基础音乐教育下能够接触大量多样化的音乐,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

三、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基础音乐教育措施

(一)树立教育新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要求基础音乐教育必须尽快树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够顺利完成教育活动,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音乐全球化理念,更指的是多元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准确把握本民族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之间的共通点,在中学基础音乐教育当中需要坚持以汉民族音乐和各少数民族音乐为重点内容,通过积极吸收与借鉴其他不同地区的优秀音乐,努力构建多样化的音乐,彻底实现音乐无国界的教育理念,确保音乐教育的多样性[3]。

(二)采用多元教学法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基础音乐教育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在重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多多开设音乐鉴赏课与音乐表演课。在音乐基础理论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向中学生介绍国内外各主要风格类型的音乐特点和创作背景。例如传统汉民族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五音阶为主,而西方音乐则以七声音阶为主;汉民族和少数民族音乐当中多使用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而西方音乐当中则多使用钢琴、提琴等西洋乐器等。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音乐鉴赏课当中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风格的音乐,还可以通过播放同一题材不同国家的音乐带领学生感悟不同的音乐文化。例如以奥运会为题,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旋律悠扬、节奏舒缓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的含蓄美、婉约美;而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曲《Survival》则是典型的摇滚音乐,富有激情、充满创意,充分彰显出英国人民开放自由的民族特性。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音乐可以在音乐表演课中进行实践,利用合唱、独唱、乐器演奏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

(三)丰富教学内容

1.渗透民族音乐

在音乐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着重介绍本民族音乐,突出自身民族音乐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比方说在音乐鉴赏课当中教师可以播放各少数民族的民歌,带领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或者展示中国传统古典乐器如阮、古琴、扬琴、芦笙、埙、洞箫等,结合各乐器独特的音色和演奏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国民族音乐。

2.融合西方音乐

除了本民族音乐内容之外,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基础音乐教育还需要教师积极融合西方音乐,带领学生深入感知西方音乐的创作特色和具体特征。在音乐理论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从高音谱号、休止符等基础乐理知识着手,帮助学生感受西方音乐的强大影响;在音乐鉴赏课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西方摇滚音乐、放克音乐、节奏布鲁斯等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以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单簧管等,尽可能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创建和谐环境

1.内部环境

基础音乐教育立足于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系统全面的接受本民族音乐教育,对本民族音乐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创作特色等均能具有全方位的理解和认识,在充分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音乐文化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4]。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通过基础音乐教育的普及使得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其脑海当中,在此环境和精神的影响下,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更能够为我国实现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基础和人才保障。

2.外部环境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促使文化教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在我国深入落实改革开放政策并且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前仍然有部分国家对我国认识不足并报有偏见。作为全世界共同的艺术语言,音乐能够作为桥梁和纽带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消除国家之间的误会与歧视。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不仅世界各国儿童都能够平等的接受教育,还能够将我国优秀音乐文化发扬光大,重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正确认识中国,这也为实现“和谐友好、平等博爱、自由和平”的世界文化环境创造了条件。

四、结论

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的格局正是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潮流的直接表现。多元文化教育下,各国优秀先进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相互碰撞、融合,而中学基础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之下,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育方法,在渗透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合西方音乐,使得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周世斌.有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研制与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学术探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3):30-35.

[2]姜宝君,尹爱青.关于开放式音乐教学策略的研究——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维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219-222.

[3]钱民辉.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36-143.

[4]樊改霞,王嘉毅.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困境与理论悖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8-16.

李家然(1991—),女,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视野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整式”基础巩固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居· 视野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