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室内乐演奏要点探讨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室内乐音准排练

刘 畅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民族室内乐演奏要点探讨

刘 畅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民族室内乐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民乐演奏形式,在演奏方面,较之于民乐独奏和合奏来说,则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需要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高质量的演奏。鉴于此,本文结合演奏实际,就准备、训练和表演三个环节的演奏要点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更好欣赏和演奏民族室内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民族室内乐;演奏要点;分析探讨

民族室内乐也可以称为民族器乐重奏,是借鉴西方室内乐发展而来的民族器乐演奏形式。一般由两件或多件乐器组成,每件乐器负责一个声部,各个声部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对演奏者的个人能力、合作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每一个演奏者不但要完美演绎个人声部,还要兼顾与其它声部的配合,最终获得完美的整体性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也曾多次进行民族室内乐演奏排练,并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基于此,拟将整个演奏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排练阶段和舞台表演三个方面,对其中的演奏要点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准备阶段要点分析

器乐演奏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要求演奏者凭借自身精湛的演奏技法和对作品的深入体验,创造性的表现作品,并给观众带来美感体验,而绝不是对乐谱简单、机械的再现。所以在演奏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首选是文案准备。所谓文案准备,就是指案头工作,即对作品各种信息和资料的了解。包含创作者个人信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表现内容等,由此获得对作品全面的把握。这也是很多演奏者经常忽视的一个环节。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多数演奏者都没有树立起这种文案准备意识,在面对一首新作品时,简单熟悉一下乐谱后就开始演奏,甚至连作品的基本表现内容都不明晰,这样的演奏也注定是没有音乐表现力的。其次是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指对作品进行从全面的音乐分析。包含结构、配器、旋律、节奏等。既可以是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是从局部到整体。在该过程中,主要强调细致和交流两个方面。细致是指分析一定要全面、到位,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特别是装饰音、音乐记号等。交流是指演奏者要以探讨的形式各抒己见,最终形成对乐曲统一的认识。包含乐曲的整体架构、调式调性转换、乐段、乐句之间的衔接、每件乐器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等。这一准备工作越扎实、越细致,后续的演奏也就越轻松、越顺畅。最后是分声部练习。民族室内乐的演奏中,几乎每一个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来演奏,所以每一个声部都会对整体演奏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但会影响到排练进度,而且也会挫伤其它人的积极性。所以分声部练习是尤为重要的。具体来说,第一要抄写分谱。小节数、弓法、指法、力度、速度等一定要严谨无误。第二要重点训练技术难点,以免因为自身的准备不足而影响到整体进度。第三要在分声部练习中注意对照总谱,理清自己声部所发挥的作用。在重奏中,每一个声部的角色都会发生变化,可能在这个乐段中是主旋律,到了下一个乐段中就成为了伴奏声部,所以要在个人声部练习的同时,兼顾与其它声部的配合,尽可能的保证声部进出和衔接的自然和顺畅。

二、排练阶段的要点分析

让不同的乐器充分发挥出各自特色的同时,又能获得整体上的美感,是民族室内乐演奏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演奏者之间长期的磨合训练。包含音准、音色、力度、速度等多个要点。

首先是音准。相对于独奏来说,民族室内乐演奏在音准方面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自身的音准要演奏无误,同时也要聆听其它乐器,获得音准上的一致性。通常来说,有两个原因会导致音准问题的出现,一个是乐器本身出现了物理问题;一个是演奏者的技法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要在正式排练之前对所有乐器进行校音,不仅针对单独的乐器,还要与其它乐器共同校正,以保证整个乐队音准的一致性。针对第二个问题。除了演奏者自身的刻苦训练之外,则可以展开积极的互助,如果出现了问题,每一个队员都应该及时的指出,并及时做出调整。其次是力度方面。力度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力度的层次变化来呈现出音响的立体性。要求每一个演奏者都要明确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精准展示出不同的力度变化。做到纵向上主次分明,横向上起伏有致。再次是速度方面。民族室内乐中,多使用散、慢、中、快、散的基本速度,同时又加入了渐快、渐慢、自由延长等变化速度。由此对应着不同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在不设指挥的民族室内乐演奏中,速度上的统一是一个难题。对此可以选择一件乐器作为乐队的主导,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进行预示。而且每一个声部也要注意聆听其他声部,力争做到准确无误。最后是音色。民族室内乐中,多种使用不同形制和不同音色的乐器,共同奏出了丰富多彩、和而不同的审美效果。所以民族室内演奏所追求的是相对和谐的音色,也是一种个性基础上的融合。比如琵琶、古筝和扬琴,虽然都是弹拨乐器,但是演奏方法、发声速度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扬琴通过敲击发声,琵琶和古筝则通过拨弦发声。且扬琴在发音速度上也比琵琶和古筝要快。这就要求多种乐器要互相协调,保证发声的一致性和音色的统一。

三、表演阶段的要点分析

之所以进行准备和排练,目的就在于能够在舞台上进行完美的展现。而于此相关的彩排、服饰、化妆、亮相、演奏、谢幕等,都会对最终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

首先是彩排。彩排是对前期排练效果的大检查、大反馈,也是熟悉舞台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通过彩排,尽可能的查找问题,并在短时间内予以迅速和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则要了解上下场路线,熟悉舞台布置和构造等。比如在音响效果方面,琴房练习和舞台演奏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舞台较为宽大,音响便不能很好的集中在一起,因此就要对演奏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此可以多邀请教师观摩和指导,及时提出宝贵意见。其次是上场之前的准备。通过彩排环节,演奏者已经对表演有了较为充足的准备,需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些细节上的准备。比如可以召开一个简短的交流会,演奏者之间互相提醒一下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伸展运动,互相检查服饰扮相是否得体,轻奏几个音再次检查乐器等,齐心协力的做好最后的准备。再次是表演中的合作。上场时,虽然只有几步之遥,但是仍然要讲求一致性、同步性,包含上台路线、步伐速度、面部表情、鞠躬幅度等,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排练,在演奏前先给观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演奏前要互相校对音准,如果有问题马上进行微调。然后调整呼吸和姿势,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奏中来,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一定要默契配合,在开始、段落衔接、高潮等部分,要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相互提示和交流。如果某一个声部出现了失误,其它声部也不能慌张,而是以大局为重,进行巧妙的遮掩,保持演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在演奏结束后,不能立刻就结束演奏状态,也是予以适当的延长,给观众以意犹未尽之感,进入此生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演奏者在日常训练中,也应该多参加各种类型的艺术实践,实践经历越丰富,在舞台上的表现也就越从容,在获得良好的个人发挥效果的同时,与他人形成默契的配合,齐心协力的对作品进行完美的演绎。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民族音乐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室内乐也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了当代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传播角度来看,演奏是连接创作和欣赏的桥梁,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演奏,才能够充分表现出作品的价值和魅力,继而带给观众以美感体验。所以演奏无疑是民族室内乐发展的关键一环。需要演奏者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从准备工作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向前推进,同时也要把合作意识贯穿于排练和演出的始终,通过默契配合,齐心协力的创造出情感动人的音乐。相信每一个演奏者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民族室内乐演奏也会因为每一个演奏者的努力而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

[1]徐世庆.室内乐作品的社会特征初探[J].大舞台,2012(01).

[2]郭树荟.探索与困惑——20世纪下半叶上海民族室内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4).

[3]杨青.拓宽中国民族室内乐的表现空间[J].人民音乐,1999,(08).

猜你喜欢

室内乐音准排练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两个大忙人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
合唱排练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