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制约因素与实现途径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河南市场经济

仝 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制约因素与实现途径

仝 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成为国家实现战略赶超的比较势力。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民间艺术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不断深入,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前景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做大做强民间艺术产业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艺术产业;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成为国家实现战略赶超的比较势力。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民间艺术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不断深入,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前景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做大做强民间艺术产业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引其运作。但市场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及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民间艺术产业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有关民间艺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既是对民间艺术保护和提升的重要支撑,也会成为河南艺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将能为河南省民间艺术发展实践提供思路,从而为河南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提供现实支撑。

一、河南民间艺术概述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思想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众多体系,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时,这些不同体系的思想更孕育了众多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雅俗兼容,渗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落,虽表达方式分类不一,表现形式不一,但异曲同工,都是通过民间艺术形式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文明。如大营剪纸、泥塑、木雕、根雕、内黄农民画、朱仙镇木版年画、灵宝皮影、南阳烙画、陶艺、奇石造型、麦秆画等。而且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借助民众的评判,优胜劣汰,经典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历经百年、千年仍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不但丰富了人民生活,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反馈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果政府能够正确引导开发,其经济效益不容忽视。如河南三大地方戏豫剧、越调、河南坠子在全国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河南的秧歌舞、祭祀舞、灯舞也久负盛名。河南的民间舞蹈不仅在河南民间广为流传,在河南的一些大型节庆等民俗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同时在现代舞蹈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南素以戏曲大省著称,在中原大地上,至少有30多个戏曲剧种传播,这些地方戏曲剧种,既具有所谓“河南味”的共性,又异彩纷呈,艺术上特色较为明显,从而构成了绚丽多姿的河南民间艺术。

二、河南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上长远性战略布局考虑不足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度发展阶段,在达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注重物质利益、注重短期效益、注重投资回报的情况几乎占据了政府发展目标的全部,民间艺术的发展不能放在议事日程,同时,由于政府投资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更不会将资金投放在投资战线长、收回成本周期长的民间艺术发展方面。但新一届领导者制定的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高度时,社会发展的主流是要转向文化艺术生活方面,古语说:“仓廪实知礼节”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的民间艺术由于长期不受保护,投资发展力度不够,种类缺失、数量减少、传承无人,将是一种追悔莫及的悲哀。因此,长远性战略布局的发展民间艺术是目前政府应当着手考虑,纳入议事日程的议题。

(二)微观上保护单位繁多、保护措施落后

我省的保护机构繁多。包括河南博物院为代表的各级别博物馆、依托高等院校的各种学术研究机构、以传媒机构为中心的传播机构,它们在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上也发挥了推广作用。但是,在看似一片繁荣的背后,我们觉察到的是保护机构的无序与浅薄。比如,全省基本没有专业的民间艺术文化保护的博物馆。在综合性博物馆里,我们看到的只是物质化艺术品的陈列,基本没有体现活态的民间艺术文化。依托高等院校设立的研究机构仅以标本样态进行所谓的传承,主要是学术研究范围,只有研究性,没有普及性。离深入研究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保护还有一段距离。纵观这些文化保护机构的建立,主要是依靠政府。然而,政府在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中仅起到导向作用,民间艺术文化离开民间氛围,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因此,促进原生态保护与政府保护相协调的综合性保护,形成多层次保护观念是民间艺术文化保护的发展趋势之一。另外,在保护单位过于繁多且缺乏监管的同时保护措施却相对落后。河南作为文化遗产大省理应建立比较完善的保护体系。然而我省的保护措施却是相对散乱,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人们往往忽略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仅关注民间艺术的经济价值;同时政府的保护措施长期处于重有形文化忽略无形文化,重视物质文化保护忽略非物质文化保护。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是我们没有正确认识到民间艺术文化价值的根本性原因。

(三)在机制上人才培养制度相对滞后

完善的保护措施需要有优秀的人才来实施。人才的培养也是保护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省的民间艺术学人才培养制度相对滞后。首先,我省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氛围不足,没有专业的民间艺术专业的设置,也没有专业的团队深入研究民间艺术。从而导致我省的民间艺术研究基本是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进行探讨。其次,在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综合性本科院校的艺术院系中,对民间艺术的关注程度不高, 主要表现为学科建设相对滞后,课程设置没有凸显河南地方艺术特色,有些相关课程也会在学分制教学计划中多数会被归入选修课, 实际开课情况也不容乐观。挂靠艺术院系的研究机构相对薄弱。因此,我省民间艺术人才培养制度相对落后,也是制约我省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实现途径

(一)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河南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总体规划、全局指导及局部协调。发展民间艺术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河南各地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互补和利益共享。通过市场的作用,吸引资本、引进人才,同时依靠市场,树立河南文化品牌,做强河南民间艺术产业。

(二)继承传统, 增强创新

发展河南民间艺术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目前河南民间艺术中一些、单调重复的民间艺术品流向市场,一些当地本土的艺术形式未经过任何加工直接搬上舞台,它仅仅满足了专业人士的好奇与研究,却离大众审美还有一段距离。河南民间艺术产业长期以来基本处于传统模仿状态。结合市场经济的作用及国际化大环境的发展,借鉴外省成功的案例,河南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应该是保留并应用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及经典元素,采用根植于民间艺术基础上的创意方法,对民间艺术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本土的艺术形式为基础,借鉴和利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 创造出有特色鲜和时代气息浓的民间艺术新产品,使河南民间艺术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三)河南民间艺术资源与本地旅游文化结合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文化发展迅速,各地旅游景点都尝试与当地文化艺术有效结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各地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走进景点,不难发现许多纪念品并没有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精华。河南也是旅游大省,很多的民间艺术资源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纪念品,如南阳的玉雕和烙画、开封的汴绣等,我省的其他地方旅游纪念品特点并不明显,需要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我们要在社会需求、 文化价值等方面做深入研究,使民间艺术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部分。

(四)研究、保护与产业开发并举

对河南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同时,更要对其进行调查、收集、建档、整理和研究工作。结合艺术院校的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深入的普查,摸清河南民间艺术资源的家底,是对艺术产业有效开发的前提。有针对性地设立河南民间艺术研究机构,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当然对于这样的机构还要有监督机制。对民河南民间艺术资源的现状、品类、开发价值、艺术价值及市场前景等问题开展科学的分析、评价及规划,这样才能为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进而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

(五)发挥大众传媒优势

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播方式有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实物传播。这些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但是它的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慢,同时受时空的限制。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众传媒充斥着现代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2016年春晚陕西华阴老腔出现在春晚的舞台,加工和改编后的艺术形式获得观众的认可,通过媒体的宣传和介绍后,许多游客驱车到西安民俗文化博物馆只为现场欣赏华阴老腔,一时间快速发展了西安的旅游业。这一事件的出现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经验,通过大众媒体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地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河南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河南艺术工作者对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许多民间艺术形式逐渐走向消亡,同时民间艺术的传承艺人逐渐出现边缘化和老龄化的问题,它将对文明的传承和进步造成巨大损失。现价段政府已经对河南民间艺术产业的开发做出努力,我们有信心将它作为中原文化崛起的方向,把河南的民间艺术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河南的发展做出贡献。

[1]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唐家路.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仝娟,女,河南洛阳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讲师,西北大学文学院艺术美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音乐、舞蹈研究。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市场经济条件下河南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制约因素与实现途径》(项目编号:16B630004)。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河南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民间艺术篇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