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民族传统发展阮乐文化
——初探教学新模式实践进校园

2016-02-03徐英辉齐芮涵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阮乐器小朋友

付 月 徐英辉 张 爽 齐芮涵 杨 帆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继承民族传统发展阮乐文化
——初探教学新模式实践进校园

付 月 徐英辉 张 爽 齐芮涵 杨 帆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阮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竹林七贤之阮咸善弹此琴因此得名。如今的阮可分为: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倍阮形成系类阮族类乐器。其外观古典,声音浑厚,种类繁多。阮的经历也可谓跌宕起伏,其盛于唐宋又没落于明清,民国时期销声匿迹,无人问津。建国后在老一辈艺术家的训访中又重新回归了传统民乐的大家庭。而且其音色动听悦耳,独奏声音悠扬婉约,在乐队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民乐中的闪亮之星,同时也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

民族传统;阮乐文化

但这并没有被大家所熟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现今社会的矛盾对立体,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知道他的少之又少,甚至被遗忘。我们觉得传统文化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更尤其的重要,传统文化之所以称之为传统,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他对于我们的思想、行为都有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发扬下去,将阮乐文化走进课堂,将其不断地传承和发扬,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接触我们传统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作为学习阮乐的我们,平时能够精于弹奏中阮乐器。可是我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演奏,我们还要做为传承者,把这悠久的文化瑰宝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把阮文化传承下去。所以“阮乐文化走进课堂”这一理念一经提出,我们在筹备期间就紧锣密鼓的收集历史材料、研究阮乐发展历程以及阮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作用,在经过了前期的查阅资料与深入研究后,我们对阮有了的更深一步了解。在此期间我们发现,现代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乐器的了解很少,有的根本就不知道。所以我们将此次项目的重点立足于阮的普及发展与新式教学中。经过多次理论的研究我们也有幸到一线的幼儿园去做实验推广。我们将现有的环境条件逐一挖掘,因阮族里中阮是最常用的乐器,故以中阮为例,在课上时我们讲解阮的具体形态,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阮的魅力,特此我们在讲解时我们把中阮分别做成了由琴头、直柄、圆形共鸣箱、琴码等部分。每当讲述一个区域时,就拿出相应的模型部位让同学们观看,分步骤演示,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利用中阮的样子变成小游戏更加生动形象的增加了小朋友们对阮的各个部分的印象。这样同学们就更加直观容易的观赏和接触,便于深入了解和感悟,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他们去学习的兴趣,并且在上课之前我们就准备了一个个小故事,编成童话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进行导入式的开展今天的上课学习内容,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我们的身上,当我们拿出模型来时,小嘴唧唧喳喳的都很想知道这是什么,我们就引导同学们的思绪,同时抓住兴奋点,一步一步深入主题内容,为上课的良好氛围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接下来,我们带领同学们做了一个小游戏,将一个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代表阮的四根弦,当我们喊道一弦时,代表一弦那组的同学们就迅速站起来,以此类推,加快速度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着……同学们玩得都很开心,加深了彼此印象,有利于和他们更好的沟通。同时配合音响效果,弹奏让小朋友感受颇深的民族经典乐曲,同时还演奏了几首大家熟知的儿歌和流行歌曲。同学们的反应是惊喜加好奇,竟然能用我国传统乐器弹奏出如此熟知的歌曲,临近下课时大家一起合唱了儿歌,兴趣都特别高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就这样我们结束了欢乐一课。相信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同学们对阮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整体的提升。

这节实践课不仅仅是小朋友们受益匪浅,我们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给小朋友们授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们私下也是做足了功课,让我们给自己查缺补漏,有了更扎实的基础,在课上小朋友们的反应还是很积极的,而教课经验不足,是我们欠缺的地方,有些需要我们临场发挥的地方还是不够完美,虽然有不足但这也为我们毕业以后工作积累了教学经验,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与胆量,加强了与学生沟通能力从而更好的与他人相处。

同时,在这次实践中发现孩子们对新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孩子们在快乐中了解和认识了阮。相对来说这是本次课题中的一次成功例子,就像小平爷爷曾经说过“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的那句话一样,阮文化的继承也要从娃娃抓起。接下来我们还要让孩子们不仅认识阮还要对其本身的文化历史有所了解,从而达到我们本次课题的另一个目的,让孩子们对阮历史有所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我们在“百万艺术惠民工程”活动中也进行了普及型的教学工作,许多爱好阮和见到阮之后感兴趣的市民,都纷纷表示对我国传统乐器有着极大地兴趣,我们也非常开心,这让我们更加认真的使叔叔阿姨们深入的了解阮乐文化。她们在这里受到了专业的教学指导,对阮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见解,能够自己独立的弹奏,而且还能参加一些小乐团。在乐团中像阮族乐器中的大阮,它比中阮低四度,常作为乐队的低音,和西洋乐器中的大提琴作用相似。在乐队演奏旋律时,它常与中阮配合,以加强低音效果,最适宜映衬抒情的旋律。演奏单音或和弦时,更加富有节奏感,烘托出乐曲热烈奔放的效果。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要推广这一乐器更要利用乐器本身的历史文化让我们下一代孩子们传承我们老祖宗的传统文化精神。而阮这种古老的乐器的发扬光大,不仅是老前辈们心愿,也是我们这些学习阮传承阮文化的学生们一直的心愿。望更多的人,认识这件古老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它的名字叫阮,它虽然长着娃娃般的面孔,却有着世界上非常大的年龄,我们是阮的学习者,我们将会继续发扬我们的阮文化,阮辉煌的再现会给更多人带来惊喜,我相信会有一天,问起阮乐,我们也可以“众所周知、独霸一方”。

本文得到了沈阳师范大学201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201510166193)。

猜你喜欢

中阮乐器小朋友
学乐器
乐器
中阮协奏曲《山韵》的音乐意境
《火把节之夜》中阮演奏与琵琶演奏的比较
中阮左右手演奏技巧和音色间的关系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