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唱法声乐民族

周 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

周 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而言,具有诸多尤为珍贵的审美精华以及审美理念,关于这些精华和理念需要我们尽最大力量将其传承下去。并且,我国民族声乐内的审美情趣以及时代精神也能够透过声乐艺术的审美展现出来,依照文化背景的层面而言,假如我们处于与时代同步的状态下,对中国传统声乐内所包含的审美理论给予传承将会对我国声乐的发展尤为有利,在我国声乐发展当中需要吸收西方声乐艺术审美理论内所蕴含的先进成果,如此则能够创建出良好的中国民族声乐,而且寻求出最适宜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艺术审美取向。

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

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劳动中,均缔造出夺目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闪闪发光。当人们进行完生产劳动后,缔造出一种音乐方式,这源自于民族本身的特色,透过持续演变和积攒,逐步构成了具有民族韵味的中国声乐艺术。作为中国劳动人民的成果,是长时间通过劳动实践打造出的民族艺术。此类艺术通过自身特有的审美特征,在我国绚烂的文化海洋中,独有一丝风采。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内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不仅要符合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面,并且也有效加快了我国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民族的情感、语言、音乐风格乃至民族审美观等综合方面都会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影响。脉动韵律乃至其独有的韵味均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特征。我国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第一审美准则则为可以精准地演唱,想要更进一步传达我国音乐的神韵则需具备声情并茂的表达方式,因此以声音为基础传达自身的情感。由此可见,韵味、情感、语言成为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独有魅力,我国民族声乐特有的审美感受以及审美标准也恰恰以这些为准则。透过声音表达歌曲内的情感,在心灵中与观众之间达成共鸣,让人们可以体会到民族声乐的美学内涵[1]。

二、民族声乐发展中的问题

(一)源自外来文化的冲击

在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当中,外来文化对民族声乐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少数民族而言,许多年轻人越来越多地投入到逐渐丰富的外来音乐样式当中,对流行音乐的热衷度越来越高。民歌的出现大多在大型民俗活动、宗教仪式中。可是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乃至民众理念的逐渐变化,令这些大型活动越发减少,而商业化迹象则越发加深。从而令少数民族地区在声乐淳朴性以及原生性方面逐渐消散,民族声乐的持续发展在生存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二)民族声乐认知的模糊

在审美理念的转变下,众多民族声乐表演者均没有正确意识到民族唱法。演唱者的跟风现象尤为严重,并且并不知晓追寻声乐艺术的个性乃至审美判断,较难以总体方面掌控民族唱法的特有风格。一些演唱者对民族唱法的思想与理念产生误解,认为传统唱法不能与时代相接轨,将民族声乐视为早已过时的事物,并未真正对歌曲特有的民族特色进行分析。

三、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取向

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们在生活节奏以及思维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美的所需以及鉴赏方面对民族声乐产生了全新的标准。现代人对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具有一些不同,在审美取向中展现出实用性、多样性、娱乐性以及真实性的特征,有的人热衷美声唱法,有的人热衷民族唱法,有的人则热衷民族民间唱法。可是不论如何转变,审美取向在个性中的差异以及客观准则均需呈现出辩证统一的局面,审美取向的具体心理活动以及审美取向的社会本质需确保一致。

(一)朝着多元化方面改变

持续深入发展的改革开放提升了人们在生活乃至文化中的水准,并且提升了人们在艺术方面的修养以及审美方面的能力,以此加快民族声乐艺术从单一化提升为多元化。音乐工作人员通过引导人们了解西方与现代音乐文化,让人们铭记我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精华,以此令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真正能够被发扬光大。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改变中,洋为中用的理念尤为重要。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长河里,我国诸多声乐工作者把中国音乐传统、声乐作品乃至中国人民在语言、情感、风格和西洋美声的发声方式相融合,以此打造出丰富的审美取向。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这一审美取向中更为丰富和完善。在洋为中用的融合中,因为环境、文化都存在一些不同,所以民族声乐艺术也会在各种方面因人而异,令民族声乐演唱方式及风格的构成更加丰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令人们的物质文化更加丰富。并且,产生了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风格,需要我们保留和发扬,让民族声乐艺术的在创作、表演以及欣赏方面更加丰富,以便符合现代人的所需。所以,社会给予了现代声乐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则需令人们感受到真正丰富的民族声乐艺术,并且,通过不同层面进行传承、弘扬和保护。所以,声乐艺术创作者需要有效展现出主观能动性,打造出真正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声乐作品,声乐艺术的演唱者需要吸收精华所在,以便能够令欣赏者感受到艺术的魅力[2]。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从高深化朝着大众化改变

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当前审美文化逐步展现出世俗化、娱乐化以及消费者的状态。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也被这一状态所影响。以往的民族声乐艺术大多为具有诗意、崇高以及悲剧的特征,民族声乐将越来越趋于商业化,在目前审美文化中迈向世俗化、大众化。

(三)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从传统性迈向创新性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存在众多传统的美学特点,这些声乐美学艺术影响到民族声乐的发展,成为不可欠缺的因素。可是在确保传统美学特点方面,也需持续创新、发展、融合。民族声乐艺术需洋为中用,吸收西方特有的演唱形式,只有紧随时代步伐,才能够令民族声乐的审美水准获得进步。

四、结束语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承载了中国优秀民族艺术文化的优势,通过借鉴西方优秀的声乐艺术成果,获得了夺目的成果。以此令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逐步展现出多元化、世俗化的状态。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对提升我国本身的审美能力与提高所有层面的素养具有积极的效果,以此令我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更为丰富。

[1]僧文莉.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思考[J].大舞台,2013,(02):94-95.

[2]滑静.略论当代民族唱法音色审美的多元化发展[J].中国音乐,2011,(4):193-196.

猜你喜欢

唱法声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多元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