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妙真新论——研究现状、基本事迹和评价问题

2016-02-02姜锡东

文史哲 2016年1期

姜锡东



杨妙真新论
——研究现状、基本事迹和评价问题

姜锡东

摘要:杨妙真早期是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武术高手,杨安国死后成为山东红袄军(忠义军)中与李全难分伯仲的最高领袖;虽迫于形势而率部投宋投蒙,但始终具有“山东本位”战略思想,寻求独立自主发展;晚期是蒙古“特进行山东淮南尚书省事”兼韬光养晦的道教全真教女冠;1252年卸任“行省”,李璮继任;嗣子李璮的叛蒙投宋,深受杨氏和李全影响。她是中国古代山东地区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奇特女英雄,是妇女史上追求自保自立的杰出人物,但有严重历史局限和错误。杨妙真、李全等人及其山东红袄军惊心动魄的历史,折射出13世纪金朝、南宋、蒙古政府的许多重大失误,为后人留下不少血的教训。

关键词:杨妙真;李全;李璮;红袄军

南宋金元之际山东红袄军领袖杨安国之妹杨氏,原称杨四娘子、小姐姐,后称姑姑、杨姑姑、李姑姑、杨妙真,学界多称作杨妙真;约生于公元1195年,卒于1252年或1152年之后;是山东红袄军(忠义军)的著名领袖之一,后任蒙古“特进行山东淮南尚书省事”,简称“杨行省”①。杨妙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比较罕见的卓尔不凡、毁誉不一的奇特女子,在中国13世纪前期的历史舞台上扮演过比较重要的角色,对金朝、南宋和蒙元政权的兴衰存亡发挥过不容忽略的作用。由于书缺有间,史料分散,方法有失,学界对杨妙真的研究和论述还很不充分,疑窦尚多,进一步研究的余地还较大。从互联网搜索结果来看,因其颇有神秘传奇色彩,关注、论述、描写杨妙真者人数不少,但真正了解杨妙真者人数极少,其作品多属业余水平,有的甚至胡编乱造。史学界对此应该引起重视,努力拿出科学严谨的研究作品。本文拟对杨妙真的研究现状、基本事迹和评价等问题作些认真探讨,力争使杨妙真的历史更完整清楚一些,误解更少一些,疏谬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一、研究现状

学界对杨妙真的研究描述,直接性研究成果和间接性研究成果并存,严谨的专业论述和业余的戏说笔谈都有,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论哪类文章,都值得参考关注。

①参阅拙文《关于杨妙真的称呼、生卒年和“行省”职务问题》,《东岳论丛》2013年第8期。

③陈高华:《〈湛然居士文集〉中的“杨行省”考》,《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凡研讨南宋、金后期与蒙元初期历史者,都不能回避山东红袄军问题,因为山东红袄军是一支令三个政权颇为重视、颇为头痛的重要武装力量。而研讨山东红袄军者,多关注李全、李璮父子,忽略了另一关键人物杨妙真,也有部分学者多少会涉及杨妙真。以近现代眼光最早而专门探讨山东红袄军问题的中国学者,是赵俪生先生,他于1954年发表论文《南宋金元之际山东、淮海地区中的红袄忠义军》,论述了红袄军反金起义斗争的基本情况,初步探讨了李全(间及杨妙真)、红袄忠义军与宋金蒙古政权之间的关系;虽然指出并承认李全红袄军忠义军的后期存在错误和污点,但整体看法与评价是肯定的*赵俪生:《南宋金元之际山东、淮海地区中的红袄忠义军》,《文史哲》1954年第4期。。翌年,李春圃等针对赵文发表论文《关于李全的评价问题》*李春圃等撰:《关于李全的评价问题》,《历史教学》1955年6月号。。该文首先赞同赵文意见,认为李全前期反金斗争是“忠义”之举,但不赞同赵文对李全后期活动的看法,认为李全后来蜕化变质了。1961年,钱君晔发表论文《试论红袄军反金抗元起义》*钱君晔:《试论红袄军反金抗元起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首先论述了红袄军起义的经济原因,以证明其反抗阶级压榨的正当性和人民性;然后论述了李全、杨妙真和李璮反抗金、蒙古民族压迫侵略的斗争与性质;最后论述了红袄军起义的历史特点和作用。其中,钱先生看到了杨妙真在李全死后的特殊重要作用,也看到了她的道教女冠色彩,可惜没有深究下去。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研究成果渐多。1980年,周良霄发表《李璮之乱与元初政治》,首次从明代祝允明《纪录汇编》中发掘出一篇弥足珍贵的李璮史料,从而对李璮作出前所未有的新论述*周良霄:《李璮之乱与元初政治》,《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4辑(1980年)。。孙克宽于1984年发表《元初李璮事变的的分析》,对李璮事变的前因后果作了较早的论述,但资料依据比较薄弱*孙克宽:《元初李璮事变的的分析》,宋史座谈会编辑:《宋史研究集》第3辑,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发行,1984年。。庄春波于1985年发表了《论李璮》,认为李璮反叛带有反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正义性*庄春波:《论李璮》,《东岳论丛》1985年第6期。。

1988年,李天鸣出版巨著《宋元战史》,对李全等山东红袄军忠义军(涉及杨妙真)、对李璮抗蒙,从军事史角度作了论述。但书中称山东红袄军为“土匪”,这在近现代学者中是非常少见的*李天鸣:《宋元战史》,台北:食货出版社,1988年。。卢渝宁在《宋蒙(元)两淮战场析论》中论述了李全忠义军叛附动向对宋、蒙(元)双方在两淮战场产生的重要影响,间接涉及杨妙真*卢渝宁:《宋蒙(元)两淮战场析论》,胡昭曦、邹重华主编:《宋蒙(元)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段玉明在《李全与“李全叛宋”》一文中,首先扼要论述了李全的出身和起义反金的历史背景,然后分三个时期论述了李全(也涉及杨妙真)的活动及结局,最后论述了李全叛宋的原因及对宋朝的消极影响*段玉明:《李全与“李全叛宋”》,胡昭曦、邹重华主编:《宋蒙(元)关系研究》。。黄宽重对李全、李璮父子也有专门论述*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重点揭示宋、金、蒙古政局变动下李氏父子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与政治抉择,但对杨妙真尚未见专门探讨。1998年,谢刚在复旦大学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金末元初山东世侯李氏本末考》,对李全、杨妙真、李璮的基本史料、事迹,依次作了超越前贤的比较系统的梳理论述,凸显了杨氏在李全、李璮之间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史料收集与解读存有欠缺,亦非专门研究杨妙真*谢刚:《金末元初山东世侯李氏本末考》,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符海朝著有《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一书,其中第三章中专门论述了南宋和蒙元政权对李全、李璮的控制问题,亦未专论杨妙真*符海朝:《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2010年,袁忠岩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李璮兵变研究》,对兵变的原因、经过和深远影响作出比较精深而系统的论述,力求对李璮(包括李全和杨妙真)给予客观而同情的理解与评价*袁忠岩:《李璮兵变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2011年10月下旬,在山东省莒南县召开了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从提交的相关论文来看,学术界对李全父子和杨妙真及其山东红袄军的性质、评价,仍然有褒有贬,看法不一,分歧很大。2013年,彭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李全乱亡事件再研究》,对山东红袄军成员的分化、李全乱亡对南宋江淮地区职官变动的影响作了独到的探索*彭锋:《李全乱亡事件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此外,许多专家学者在论著中涉及到杨妙真,但多是语焉不详。

总之,学界以前对杨妙真专门而严肃的研究成果甚少,间接相关和杂谈戏说的文章甚多。即使那些专业性研究成果,也多是表面性、片断化而非本质性、系统化的,没有探索或虽有探索而模糊不清之处尚多。所以,只有继续努力,我们对中国史上这个颇为少见的奇女子才有可能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才可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评判,进而从中汲取一些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杨妙真的基本事迹

综合来看,杨妙真的生平事迹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兹分别述论如下。

(一)早期

从公元1195年前后出生到1215年初杨安国牺牲,共20年,是杨妙真的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从“狡悍善骑射”之类的记载来看,她肯定在苦练武术击技,尤擅长“梨花枪”,自称“天下无敌手”*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七六、卷四七七《李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816、13850页;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二十五《宣宗纪》,崔文印:《大金国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51页。。从后来的各种记录和迹象来看,她极可能不识字*《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记载:“初,楚城之将乱也,有吏窃许国书箧二以献(刘)庆福,皆机事。庆福赏盗箧者五百千,未之阅。(李)全始发缄,使家僮读之。”(第13829页)说明李全、刘庆福和杨姑姑都不识字。又,徐晞稷把许国奏章加以“注释”才寄给李全,说明徐氏知道李全、杨姑姑文化水平低(第13825页)。。但为人机警,很有亲和力和号召力。

特殊的家庭环境和遭际,对杨妙真的思想意识影响更为深刻。对她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她的胞兄杨安国(杨安儿)。杨家以制售马鞍为生,属中小工商业者。杨安国具有比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并富有反叛、斗争精神。他曾因反金“剽掠”而被捕,后被金军任命为小军官、派到河北抗击蒙古军,临阵时率部下逃归山东老家。举兵起义反金后,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众至数十万。改立年号“顺天”,说明他颇具雄心壮志和独立性。然而,部众虽多,但缺乏军事训练,在金将仆散安贞和“花帽军”的攻击和镇压下,辛河(新河)之战、莱州城之战均失败,部众溃散,“金人募其头千金,舟人斩以献”*《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18页。。这一特殊惨烈的家庭遭遇使杨妙真对金朝产生不共戴天之仇,决不会动摇。杨安国生前“有意归宋,招礼宋人”*《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18页。,直接影响了杨妙真后来的行动取向。

在山东杨系红袄军起义反金、激烈转战且大起大落的过程中,杨妙真人在何处?有何作为?目前都不得而知。根据各种迹象推断,当在其兄杨安国所属红袄军中协助其兄进行反金战争*王颋《牝鸡司晨——蒙古女行省杨妙真生平考》认为:杨妙真“应在其夫李全的别部军中,……也有可能,杨妙真曾先行离开,以寻找其兄分散的旧部,并与之一起行动”。。

(二)中期

从公元1215年初到公元1231年初,共16年。这16年,杨妙真的活动最为复杂,按时间先后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公元1215年初到1223年底。

嘉定十一年初,李全等山东红袄军正式投归南宋,南宋政府任命李全为武翼大夫、京东路副总管*参考《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及卷四十《宁宗纪四》。。此后,山东红袄军改称“忠义军”。估计在数月后,杨妙真随这支忠义军总部大营迁移至南宋境内淮河南岸的军事重镇楚州(今江苏淮安),并在此安家。杨李系山东红袄军投宋,一方面是受杨安国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金军进攻和粮食短缺的双重压力。

由此到1223年(宋嘉定十六年)年底,约六年时间,李全率部或配合宋军攻击金军,或单独出击,为宋朝抗击金军侵略、开拓山东河朔,立下汗马功劳。确如南宋重臣陈所言:“边境有急,辄为先锋,功不可掩。”*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六《忠肃陈观文神道碑》,第3745页。李全多次受到奖赏,先后晋升达州刺史、广州观察使、京东总管、承宣使、保宁军节度使、京东路镇抚副使等。杨妙真也妻以夫贵,受到南宋政府恩封*参考《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及卷四十《宁宗纪四》等。。关于杨妙真在此期间的事迹,另有两条重要记载。第一条是《宋史·李全传上》记载说:“(嘉定)十六年二月,(贾)涉劝农出郊,暮归入(楚州)门,忠义军遮道。涉使人语杨氏,杨氏驰出门,佯怒忠义而挥之,道开,涉乃入城。”*《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4页。贾涉时为南宋政府任命的主管楚州和山东、河北事务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忠义军的顶头上司。因南宋中央政府战略失误,忠义军内部派系林立、鱼龙混杂,贾涉措置不力,使忠义军对贾涉日益不满,终至酿成这次示威抗议事件。当时李全远在山东青州,事件的平息,仅靠杨妙真出面呵斥辄止。此事件证明,李全不在时杨氏就是楚州一带山东忠义军的最高领袖,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高的威望。第二条是《忠肃陈观文神道碑》记载说:南宋淮东制置司参议兼通判楚州陈任职三年,“以公廉恩信得众。李全爵位寖穹,公每折以理,辄耸动,众恃以安。……全妻杨氏每戒全无失礼于公”*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六《忠肃陈观文神道碑》,第37443745页。。此事的背景是:潍州(今山东潍坊)农民出身的李全,身体强劲超群,武艺出众,人称“李铁枪”,且狡黠多谋,富有野心,一般文官武将都得不到他的尊重。他娶杨归宋后,因屡立战功而步步高升,便日益骄狂,桀傲难驯,目空一切,一般人的号令、规劝他经常听不进去。唯对杨氏,尊敬有如,有可靠文献记载说:“全至饰珠翠以求媚于姑。”*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七《林韶州墓志铭》,第4021页。从前述陈神道碑来看,杨妙真实不想交恶于宋朝,一再规劝李全礼貌待上,竭力搞好与朝廷命官的关系。

第二阶段:从公元1224年初到1227年阴历十月。

1223年十一月,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十一月,许国被南宋朝廷任命为淮南东路安抚制置使。本来就矛盾错杂、暗潮涌动的楚州形势,因之大为恶化。“命下,闻者惊异”*《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4页。。这是因为,许国以前数次说李全必定反叛,甚至向皇帝上奏疏说李全要造反。这样一个官员到楚州任职,统辖、指挥李全等山东忠义军,显然极为不妥。更加荒唐的是,因南宋内部官员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嫉妒,徐晞稷竟把许国这份奏疏謄录、注释后寄给李全,李全得报后当然大不高兴。

面对许国在楚州对山东忠义军的一再打压,《宋史·李全传上》记载说:远在山东青州的李全决定反击,派亲信刘庆福回到楚州制造动乱。刘庆福广泛联络,颇获当地官兵支持。于是在一天早晨,率军射伤许国,杀其全家和部分官兵,纵兵抢掠。许国南逃,半途自缢身亡。楚州西南盱眙的忠义军听说楚州暴乱成功,也想闹事,被其长官刘琸厚赂劝止。楚州以南、长江北岸的军事重镇扬州,也被波及。在李全派回的青州通判姚翀和楚州通判宋恭对南北军的“喝犒”下,楚州兵变平息*《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7页。。在这次兵变中,杨妙真态度究竟如何?是支持还是反对?因史无明确记载,今天已不得而知。从文献记载来看,杨氏没有直接参与指挥这次兵变。而许国派姚翀“往见李姑姑”求和,“李逊谢不能统辖诸军以致生变”。杨氏至少表面上是反对刘庆福等人兵变闹事*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第160页。。从李全归来的表现看,李全只图赶走许国,并不想公开反叛南宋朝廷。

这次楚州兵变后,李全做了两件事:一是在青州致书正向河北进攻的忠义军名将彭义斌说:“许国谋反,已伏诛矣,尔军并听我节制。”彭义斌大怒*《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28页。。二是“自青州至楚城,佯责永福不能弹压,致忠义之哄,斩数人,请待罪,朝廷未之诘”*《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30页。。这第二件事,当与杨氏有一定关系。

楚州这次兵变暴乱,对山东忠义军与南宋朝廷本已存在疑隙的南北关系造成致命的暗伤。但从此后几年双方的各种举措和表现来看,双方最高决策者都不想决裂,但矛盾依旧,暗中互相防范。

李全及其山东忠义军在楚州重新占据优势后,看起来并不打算南下,而是打算北上拓地进取。在此期间,发生两件事与杨妙真有关。一是“刘全以券易制司钱,不如欲,复谋乱,杨氏出二千缗解之,乃止”*《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30页。。说明刘全这位山东红袄军的资深名将此时也骄横起来,动辄打算作乱闹事;更说明杨氏并不想得罪南宋政府,尽力调解纷争与矛盾。二是李全从山东向西进发,想吞并在河北与金蒙军鏊战的山东另一忠义军名将彭义斌部,被彭部打得大败,处境窘迫,“杨氏及刘全皆欲亲赴”救援*《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30页。。

1226年(宋理宗宝庆二年),李全在山东与蒙古铁骑“大小百战,终不利”,被包围在青州城中,粮草断绝,处境非常危险*《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30页。。李全先后派小校周兴祖、胞兄李福逃奔楚州求援。但此时,李全忠义军早已大部北上,留在楚州的军队只有三千,仅能看家护院,守护军队留守家属和资械。这再次说明,李杨系忠义军并不想南下反叛南宋政府,也不太担心南宋政府会图害自己。但事实证明,他们判断大误。早就腐败、目光短浅、胸无大局的南宋决策者们,不仅见死不救,未速派援兵,反而落井下石,想趁机清除楚州的山东忠义军。史载:“(南宋)朝廷初以力未能讨,故用(徐)晞稷调护。及传(李)全被围,稍欲图贼。”*《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31、13832页。南宋朝廷任命主张讨灭李杨系忠义军的刘琸为知楚州兼淮东制置使,刘琸联合与李全有仇恨的彭系忠义军夏全、时青部,在楚州城内陈兵威胁。后竟“命夏全封闭李全、刘全、张林等府库,且出榜令北军限三日出城。……夏军坐门首搜检,凡金银、妇女多攘取之”*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第161页。。当时,散布在楚州城内外和涟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地区的山东义军家属、难民,估计有几十万人,而保护他们的义军只有几千人。在此危急时刻,盛传李全在青州战死。杨妙真及其忠义军危在旦夕,一片“震恐”。然而,杨氏处危不乱,“遣人赂夏全求缓师,乃止”*《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31、13832页。。暂时缓和了危机。

翌年(即1227年、宋理宗宝庆三年)阴历二月,杨妙真为摆脱困境,主动采取了一个大胆行动:

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将军非山东归附耶?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愿将军垂盼。”全诺。杨氏盛饰出迎,与按行营垒,曰:“人传三哥(李全)死,吾一妇人,安能自立?便当事太尉为夫,子女玉帛、干戈仓廪,皆太尉有。望即领此,诚无多言也。”夏全心动,乃置酒欢甚,饮酣,就寝如归,转仇为好,更与(李)福谋逐(刘)琸矣。*《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5页。

果然,夏全等人很快就发动又一次楚州兵变。《宋史·李全传》记裁说:

通过这次楚州兵变,杨妙真可谓一箭双雕,既清除了中央军,赶走了满怀敌意的楚州最高长官刘琸,又趁机挤走了夏全及其忠义军,她本人及其忠义军再次雄居楚州,朝廷新派来的知楚州兼淮东制置使姚翀也须低三下四地看她的脸色行事,更重要的暂时缓解了山东义军家属和难民被驱掠的危机。而南宋在淮东防区的军事实力,受到很大损害。

但是,物极必反。接连发生的下述三大事件,又使女强人杨妙真很快陷入困境。第一,李全投降蒙古。当年四月,李全在山东青州被包围一年后,在损兵折将、粮草告罄、援军不至的情况下,被迫投降蒙古军,并被蒙古任命为“山东淮南行省”。此举意味着李全由此成为宋朝的“叛臣”,也使杨妙真和山东忠义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尴尬境地。第二,楚州高级将领内讧,自相残杀。李福杀害刘庆福和张甫。另有记载:“或告李姑姑以二人欲以州献金人”,她与李福设伏杀掉二人。朝廷因此对杨氏赐金,进封“楚国夫人”*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第162、163页。。第三,南宋朝廷停止对山东忠义军的粮钱“拨降”,“以困忠义”*《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7页。。

在生存压力的驱迫下,忠义军内部再次发生大分裂。国安用、阎通、张林、邢德、王义深五位高级将领为换取南宋政府的钱粮,为报宋恩,把怒火和刀锋转向杨妙真,决定灭掉造反者杨妙真和李福。于是,他们率兵围攻杨妙真家,杀死李福、李全次子李通,双方相搏死亡数百人。杀死一妇人,以为是杨妙真,函首送京城。后来方知杀死的妇人是李全次妻刘氏,杨妙真竟安然无恙,逃过一劫,“易服往海州矣”*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第163页。。朝廷下令张惠、范成进、时青等部开赴楚州,“便宜尽戮余党”*《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8页。。但这些将领意见歧异,执行不力,李杨部“复振”*《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8页。。李全在青州得报,大哭。力告蒙古大将,请求南归,“不许,断一指示归南必畔,许之。承制授山东淮南行省,得专制山东,而岁献金币”*《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9页。。

第三阶段:1227年底李全归楚州到1231年正月李全战死扬州。

1227年(宋宝庆三年)阴历十月,李全携同蒙古张宣差等人率军回到淮安,“揭榜自称山东、淮南行省,于是尽据淮安、海州、涟水等处”*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第163页。。服蒙古衣冠,“文移纪甲子而无号”(即在行文中使用干支纪年而不再使用南宋年号),向世人表明他已经公开地正式地归附蒙古了*《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9页。。李全一回来,楚州风云再次大变,王义深走奔金朝,国安用杀张林、邢德“自赎”讨好李全,一批在楚州的亲信部下被逮捕审讯,杀时青及其妻子、吞并时青军队,进行一连串残酷的清算报复。李全还出兵西南进攻金军占领的盱眙,杀死金军一万余人*脱脱等撰:《金史》卷一一六《内族承立(庆山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51页。。

1228年(宋绍定元年),李全出重金买马、收购军需物资,打造战船,在射阳湖演练水军。南宋恐其南下,急忙防范。当年七月,李全调重兵赴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又与杨妙真“大阅战舰于海洋”*《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0页。值得注意的是,八月,李全率军北上山东青州,遭到蒙古严实和石小哥部邀击,败退回海州,又回到楚州*《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0页。。这是否意味着,李全南归已经十个月,没有公开叛宋,更没有举兵反宋,招致蒙古方面严重不满甚至武力打击?此时的李全,据《宋史·李全传下》记载:“山东经理未定,而岁贡于大元(蒙古)者不缺,故外恭顺于宋以就钱粮,往往贸货输大元。宋得少宽北顾之忧,遣饷不辍。全纵游说于(宋)朝,不若复建山阳(楚州)制置司。全又与金合纵,约以盱眙与之,金亦遣靳经历者聘全,皆不遂。”*《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0页。由此可知,李全和杨妙真这时的外在表现是对蒙古、金朝、宋朝三方,都不得罪,至少是都不攻击;另一方面,因宋朝恢复了对李杨系忠义军的钱粮供给而从宋方获利颇丰,抓紧壮大自身实力。其实质,是谋取自主独立。到此时,李全只兑现了向蒙古按时进贡的承诺,没有兑现南下叛宋、反宋这一最重要的承诺。李全没有按期北上觐见蒙古宫廷;南下攻打扬州时,“服饰、器用多南方物”*《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7页。。这显然是李全、杨妙真及其智囊团慎重研究的集体决定。

1229年阴历四月,李全以缺粮为借口,派船从海上至平江府、嘉兴府糴买粮食。《宋史·李全传》认为:李全此举“实欲习海道、觇畿甸”*《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0页。。六月,李全资助、指使商人赵五,纠集一些亡命之徒,掺合山东忠义军,到盱眙抢掠牛马。九月,李全暗中到涟水军、海州视察战舰。后来,又秘密派军沿运河南下到高邮、宝应、天长一带抢掠。在一次宴请南宋派来的长官张国明等人的宴会上,李全表达了他愧疚于宋、又怨恨于宋的矛盾心理*《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39页。。看来,这一年李全、杨妙真等人仍然沿续去年的战略,加紧扩充实力,对下一步的战略向背,举棋不定,徘徊犹豫,内心充满矛盾。与此相应的是,南宋朝廷也感到山东忠义军动向“叵测”*佚名:《宋史全文》卷三十三宋理宗绍定二年十月癸卯太学录陈埙奏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因而意见不一,难作决断。

1230年,宋绍定三年,李全终于向南宋政府亮出了真实意图。阴历二月*此据《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宋史》卷四十一《理宗纪》和《宋史全文》卷三十一均作“闰二月”。,军卒穆椿率少数人乘夜进入皇城,焚烧御前军器库,且“谋入为乱”(可能是说他们打算谋害宋理宗)*《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1页。。《宋史·李全传下》记载说:这是李全谋划、指使。这种记载和说法,存有疑窦。《宋史·理宗纪》和《宋史全文·宋理宗一》记载此事,并未牵涉到李全。此其一。其二,偷袭皇城,谋害宋理宗,罪行重大,骇人听闻,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真是李全指使,宋理宗和朝廷大臣们岂能善罢干休,必定作出激烈回应。事实则是,直到八月,宋理宗和朝廷也未就此事对李全发出任何指责,加诸任何处罚,仍然“遣饷不绝”*《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2页。。

此后,李全与诸将秘密研讨过南下攻宋的进军路线问题(估计这种讨论不止一次),但并未立即付诸行动。南宋朝廷召令楚州地方长官张国明返回朝廷汇报情况、商讨对策。张国明等人所到之处,大力宣扬说:“李相公英略绝伦,其射五百步。朝廷莫若裂地王之,与增钱粮,使当边境。”张国明等人“遍馈要津,求主其说。既见庙堂,以百口保全不叛”*《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1页。。此事此说,值得高度重视。因为,李、杨等人通过张国明之口,向南宋中央政府明确表达了他们决不叛宋的战略选择和画地为王的真实意图。从李、杨一方来看,他们处在方张之蒙古、未亡之残金、矛盾重重而较有钱粮之南宋三方夹缝之中求生存,非常艰难;投金是决不可能的;北向投蒙古、南向投宋朝,都是选项,但若即若离,并不坚定,始终保持较高程度的独立性。李全“以宝玉资其(张国明)行”、到宋朝大力游说,保证不叛宋,强烈要求宋朝“裂地王之,与增钱粮,使当边境”。这是对李全、杨妙真及其部众最为有利、最为可行的方案。其实质,是谋求独立,但受宋册封、受宋钱粮、保宋卫宋,意味着背叛蒙古(李全的母亲和哥哥被蒙古军杀害,实有宿仇;李全在山东被蒙古围攻一年多,损兵折将,实有新怨;李全势穷力尽而降蒙古、被迫进贡,实有不甘;北上青州时遭蒙古军邀击,又有新恨)。更为深刻的原因是,杨妙真和李全及其参谋团,一直具有“山东本位”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里视山东地区为经营、发展的核心目标,把主要的兵力、财力、注意力集中投向这一核心地区,淮海地区只是他们连结南宋的桥梁和后方补给基地。“裂地王之”这一正式而公开的诉求,说白了,就是要当“齐郡王”。从南宋朝廷一方来看,对归附的山东忠义军既想利用之而抗击金军、蒙古军,又始终猜疑、防范、甚至想分化瓦解消灭之;朝野上下,官员们看法不一,争论不休,缺乏定论明断;关于裂土封王,蒙古已实行,残金也已实行,而南宋在早期宋高宗朝就有不少官员公开主张过;宋孝宗时也派人到北方以“封王世袭”招降纳叛*陆游:《渭南文集》卷三《蜡弹省札》,中华书局编辑部校点:《陆游集》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此时,李、杨等人实际上已经成为独霸一方、取向未定的无冕之王,他们只不过是通过朝廷命官张国明等人之口向南宋朝廷正式提出,求得中央一个形式上的承认而已。非常遗憾的是,南宋中央政府犹豫不定,错失良机,既没有公开反对,也没有公开同意。

八月,李全大规模检阅舰队水师。不久,李全派出去的糴麦船路过盐城(今江苏盐城)时,被知扬州兼淮东制置使的翟朝宗唆使当地官兵夺去。李全大怒,以捕盗为名亲率数万水陆大军直捣盐城,当地官员、驻军纷纷逃走,李全占领盐城“公私盐货皆没于全”*《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1页。。包括盐城在内的淮东盐场,一直是宋朝产销量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参见漆侠:《漆侠全集》第四卷《宋代经济史》(下)第二十三章第六节,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李全此举,不仅控制了东南数路广大民众的食盐供应,而且严重威胁到南宋政府的一项重大财政收入来源,事关重大。于是,宋廷上下皆大为惊慌。翟朝宗“仓皇遣幹官王节入盐城,恳全退师;又遣吏曾玠、李易入山阳,求杨氏里言之助,皆不答”*《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1页。。翟朝宗又派兵扼境,但又不敢阻拦。李全回到楚州,向朝廷报告说:他派兵捕盗路过盐城,县令自已弃城逃走。他担心军民惊扰,便“入城安众”*《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1页。。南宋朝廷“乃加全两节镇(授彰化、保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京东镇抚使,依旧京东忠义诸军都统制*《宋史·理宗纪》系此事于五月,存疑待考。),令释兵,命(淮东)制置司幹官耶律均往谕之。……不受。朝廷为罢朝宗。谋再用(杨)绍云,绍云辞以官卑不能制;命郑损,损辞。通判扬州赵璥夫暂摄事”*《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482页。。

李全不仅坚据盐城不退,而且加紧备战,夜以继日,巩固辖区。在关系紧张之际,他又致书南宋淮东地区最高军政长官赵璥夫:“以大元(蒙古)为词,邀增五千人钱粮,求誓书铁券。”*《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482页。结合上下文来看,《宋史·李全传》所记“以大元(蒙古)为词”,意为替宋朝抵御蒙古。请求朝廷给予“誓书铁券”,在宋朝历史上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大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隋唐时期,“铁券”是皇帝赐给勋贵重臣的一种铁质誓书,由此赋予勋贵重臣及其后代免死罪等特权。在这非常之际的非常之举,是李全等人向南宋朝廷就自己的功过、向背与存亡所做的最后一次试探。结果,宋朝并未答应。另有记载说:“江阃乃遣申生结全帐下谋杀之,事觉,全囚申生,以其事上于朝。盖全时已有叛志矣。”*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第163页。“江阃”,指多次指责李全必叛的名将赵范,是年二月被宋朝任命为知镇江府、节制防江水步并本州在砦军马*《宋史》卷四十一《理宗纪》,第792页。。事已至此,李全向地方官下战书要求公开决战,等于是公开叛宋。宋朝也调兵遣将,紧急应战,并发布诏令削夺官爵、停发钱粮、募人杀全、招降部属。嗣后,双方在扬州一带展开激战。1231年阴历正月十五日,李全恃锐轻出,被杀于扬州城西的新塘。李全率军南下夺取盐城、泰州,围攻扬州,客观上确已成为南宋的叛逆。但综合观察、仔细分析李全相关言行,他主观上似乎并不想与南宋彻底决裂,以武力抢夺地盘和实利、以武力要挟中央政府来攘取钱粮和封地封王的意图可能是其本意。但他显然低估了南宋的综合实力,其军事冒险以惨败告终。

我小时候有一个非常贪婪的想法,要把天下的好书都读一遍。因为这个野心,我不断地找书拼命地读。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读得懂,有些书对我来说是有点艰涩的,但是只要里面有一点点好看的,我就会读下去。

需要追述的是,从1215年初到1231年初这16年中,杨妙真和李全等人与道教全真教的密切关系。对此,张广保先生已经作了开创性的研究论述*参见张广保:《金元全真教史新研究》第九章《蒙元时期宗王、世侯对全真教的护持与崇奉》。。这里拟在张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按时间作些更加系统而精准的论述。

在杨、李系山东红袄军南下(1218)之前,道教全真教已经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兴盛起来,山东栖霞丘处机(长春子)更是“名重四海”*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金朝皇帝、蒙古成吉思汗都曾先后遣使,邀请丘处机前去传道讲学。

总起来看,从1215年到1231年这16年,杨氏作为杨、李系山东红袄忠义军的两大关键人物之一,始终在军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当胞兄杨安国被杀、杨李系红袄军都遭受金军重创、前途难卜的危机时刻,是她力挽狂澜,联姻合军,使杨李系红袄军由衰转盛。当李全被困青州、生死未知,楚州营寨兵力空虚,南宋政府唆使刘琸、夏全企图剿灭楚州山东忠义军基地的危机时分,又是杨氏挺身而出,疏通夏全,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至于上下沟通、左右调解、内外联络,对杨李系忠义军更是居功第一。至于李全后来南下攻宋反宋,尚不见杨妙真公开支持。

(三)晚期

从1231年阴历正月十五李全战死扬州城外,到1252年杨妙真辞去“行省”职务,是杨妙真人生的晚期。这一时期,宋军大举北上反攻,金军也趁火打劫,蒙古军正在南下,杨妙真及其山东红袄军(忠义军)余部的处境空前险恶,稍有失误,就会身首异处,全军覆灭。那么,杨妙真是如何应对的呢?这里分两个阶段作些探讨。

可能是为了替夫报仇,更可能是为了接应楚州“大城”中的杨军及其家属突围北上,杨妙真并未“归老涟水”,而是立即率军返回,连续激战。据《金史·哀宗纪》记载:1231年(金正大八年、宋绍定四年)阴历五月,“李全妻杨妙真以全陷没于宋,构浮梁(浮桥)楚州北,欲复宋仇。……秋七月,宋将焚浮梁”*《金史》卷十七《哀宗纪上》,第383页。。另据《金史·白华传》记载:“杨妙真以夫李全死于宋,构浮桥于楚州之北,就北帅(蒙古军)梭鲁胡吐乞师复仇。”*《金史》卷一一四《白华传》,第2507页;卷一一七《国用安传》,第2561页。估计在是年五六月间,杨妙真和国安用等投附蒙古,国安用被蒙古任命为“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在六月,杨军与宋军两度大战,宋胜杨败。此后,杨妙真率部向东北方向撤退,先退往涟水军,后退守海州。

1232年阴历三月,蒙古大军围攻金朝南京(即汴京、开封),国安用受蒙古之令率军参与围攻*《金史》卷一一七《国用安传》,第2562页。。金请和,蒙古各部退走,国安用率部东撤。六月,金朝之徐州、宿州、邳州军队哗变,投附国安用和海州杨妙真。蒙古大将阿术鲁“闻安用据徐、宿、邳,大怒曰:‘此三州我当攻取,安用何人,辄受降。’遣信安张进等率兵入徐,欲图安用、夺其军。安用惧,谋于(王)德全,劫杀张进及海州元帅田福等数百人,与杨妙真绝。……归金朝。……安用率兵万人攻海州,未到,众稍散去。妙真怒其叛己,又惧为所图,悉屠安用家,走益都。安用遂选兵分将,期必得妙真,自此淮海之上无宁岁矣”*《金史》卷一一七《国用安传》,第2562页。。国安用背叛杨妙真,说明杨妙真此时的实力和威望已大不如前。尽管如此,其实力和威望仍不可小觑,仍有较高感召力。例如,国安用率万人进攻海州杨妙真,走到半路,军队自溃。又例如,金朝宿州“城中镇防千户高腊哥,结小吏郭仲安,谋就徐州将士内外相应以取宿,因归杨妙真。……(后果然行之)”*《金史》卷一一七《徒单益都传》,第2556页。。杨妙真从楚州“大城”北撤后,主要以海州为大本营。至于何时离开海州、北撤山东益都(青州),史载不详,但肯定不出1232年底或1233年。从上引《金史·国用安传》来看,似乎应在1232年底。从南宋刘克庄为被杨妙真“俘执”北去的淮安县令林兴宗所写的《墓志铭》中“留落海州三年”的记述来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七《林韶州墓志铭》,第4021页。,似乎又在1233年。

第二阶段:1233年到1252年后逝世。

据《元胶州知州董公神道碑》记载:1231年正月十五李全战死扬州城外后,众将推举杨氏“权主军务,众皆悦服。越明年(即1233年),杨氏入觐(即觐见蒙古窝阔台汗,元太宗),得绍夫职”*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第3册,第22页。。正式继任蒙古“特进行山东淮南尚书省事”。从《重修磐石上清观记》来看,直到1239年杨妙真仍然健在并担任该职*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第28页。。之后,杨妙真于1252年(元宪宗二年)辞去该职,嗣子李璮继任(详下)。

从1233年至1252年的19年中,据现在掌握的文献,杨妙真主要有如下活动事迹:

第一,军事。这期间,蒙古联宋灭金,后又南下攻宋,杨军是否随蒙古南下攻金攻宋,目前很难确知*参见《宋史》卷四十一《理宗纪一》、卷四十二《理宗纪二》。。从董进《神道碑》“代征戍之劳”的记载看,杨妙真派董进等人率军随蒙古军南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第3册,第22页。。另据南宋官员袁甫在1235年上奏说:“今日事势不当论安危,当论存亡。夫关于国家存亡之最急者,莫急于北边。秋高马肥,必谋大举。传闻将以三路并进:阿齐台与逆全妻(杨妙真),将自山东窥我淮甸;苏布特将自木波界窥我西蜀;布占将自陕州窥我襄汉。万一果如所闻,国家何以御之?”*袁甫:《蒙斋集》卷六《陈时事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见,投附蒙古的山东杨妙真对南宋的两淮防区造成不小的压力。

第二,杨氏辞职与李璮的继任、叛蒙投宋。在担任蒙古“特进行山东淮南尚书省事”期间,我们现在看不出杨妙真有何重大行动和作为。她倒是向蒙古宫廷提出辞职申请,未获批准。据耶律楚材《答杨行省书》*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知,她辞职的理由,一是年龄,二是害怕自已力不胜任而遗误公务,三是避免因女性执政而受人讥笑*参看王颋《牝鸡司晨——蒙古女行省杨妙真生平考》之诠释。。耶律楚材复书,要求她勿忘蒙古重用之恩,要求她加紧备战以报南宋杀夫之仇,不同意辞职。

杨妙真请辞与楚材复书,究在何时?现难确知。陈高华认为:“应在壬辰、癸巳(1232、1233年)两年之间,大概是没有问题的。”*陈高华:《〈湛然居士文集〉中“杨行省”考》,《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笔者认为,此论可备一说,但大有问题,于理于史都有不符*第一,刚任职就很快要求辞职,于理不合。第二,本文前已说明,杨妙真从楚州北逃后,又在涟水、海州地区挥军向南、向西反击,几番激战,耗时两年左右。约1232年底或1233年才有可能北上山东青州,再北上蒙廷觐见并受任“行省”之职。。谢刚认为:“杨氏执政约一年左右,即寄书蒙古丞相耶律楚材,恳请辞位。……杨妙真于是年辞政,将统治权交予了其子李璮。”*谢刚:《金未元初山东世侯李氏本未考》,第22页。这种说法,亦无根据。正如王颋所言:“系时如此之确切,却是至今都无法证明的内容。”*王颋:《牝鸡司晨——蒙古女行省杨妙真生平考》。前引《重修磐石上清观记》已经确证:直到1239年,杨妙真仍然在职*张广保:《金元全真教史新研究》第九章《蒙元时期宗王、世侯对全真教的护持与崇奉》。。

确如陈高华先生所言:“杨妙真后来又有辞政之举,而且得到批准。她的辞政实际上是把位置让儿子李璮接替。”*陈高华:《〈湛然居士文集〉中“杨行省”考》,《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杨辞职与李璮继任,毫无疑问,在1239年之后。那么,究竟在哪一年呢?据《元史·叛臣·李璮传》记载: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李璮上奏蒙古汗庭说:“臣所领益都,土旷人稀,自立海州,今八载。”*宋濂等撰:《元史》卷二○六《叛臣·李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92页。据此可知,杨辞李继时在1252年(元宪宗二年)。

被南宋扣留的蒙古使者郝经说:“李公(璮)素号骁雄。”*郝经:《陵川集》卷三十七《再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综合各种文献记载来看,李璮所作所为的特点是在山东一带全面发展自身实力、积极扩军备战、伺机反蒙投宋*参见《元文类》卷五十、《元史》卷二○六和前揭森田宪司论著。,确实“枭雄如其父”*屠寄:《蒙兀儿史记》卷六十六《李璮、王文统传》,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471页。。但是,这里面肯定多有杨妙真的各种因素和深刻影响。

1262年阴历二月,趁忽必烈蒙古大军北上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之机,李璮联络北方汉族将领和南宋政府,“以涟海三城献于宋,尽杀蒙古戍军”*《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82页。,举行了震惊全国、事关忽必烈元朝和南宋兴亡的兵变。南宋政府喜出望外,下诏:“李璮效顺本朝,请赎父过。既归涟海之境土,复献山东之版图。可特授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等路军马、齐郡王。”*《宋史全文》卷三十六《宋理宗六》。继赐官印、朝服,并火速派数支宋军从海陆分头进军山东增援。但到阴历八月,起义失败,李璮惨遭杀害。为此,南宋政府为李璮立庙,“赐李璮庙名‘显忠’,赠检校太师”*《宋史全文》卷三十六《宋理宗六》。。李璮举兵反蒙归宋之前,曾与南宋政府联系、交涉。据反对接纳李氏归附的南宋官员周应合对宋理宗说:“(李璮)父全逆叛,著在信史,已登告于祖庙。璮乞改正,是作史者诬枉。”*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七《周瑞州神道碑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见,李璮并不认为其父李全是宋朝的“叛臣”,强烈要求南宋政府修正《国史》、为李全平反。举兵反蒙投宋后,南宋政府“复其父李全官爵”*《宋史》卷四十五《理宗纪五》,第880页。。李璮这一意愿和举动,以及其他举措,定有杨妙真多年训育因素在内,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第三,道教全真教。

杨妙真在楚州期间,曾和李全资助山东全真教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资助重建丘处机家乡的太虚观,二是资助迁葬全真教四真人仙蜕。她返回山东并担任“行省”要职后,更有条件为全真教做更多更大的事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未见重大举动。不过,有两件事值得注意。1.为老朋友全真教高道范志敦立碑。范志敦从楚州回到莱州后,到胶水县(今平度市)磐石山重修上清观。事成之后,请老朋友们撰记立碑。1239年,“正奉大夫山东淮南行省参议山阴张杞撰,虚白道人陈志道书丹,澹然子韩志柔篆额,敦武校尉山东淮南石匠都提控郝贵、石头作头侯政刊,特进行山东淮南尚书省事杨妙真立”*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第28页。。从中可知,参与此事的既有杨妙真身边的高官,又有道士,杨妙真与山东全真教界仍有密切联系。2.取法号“妙真”。“妙真”,是道教全真教道士们、特别是女冠们的常见法号之一*参见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第23、172、190页;陈垣编纂,陈智超、曾庆瑛校补:《道家金石略》,第670页。。由此碑可知,杨氏返回山东后,取法号妙真,进一步地正式信奉道教全真教了。杨妙真辞去“行省”职务后,可能隐入道观、专心致志于“观妙明真”。

三、关于杨妙真的评价

如前所述,学界对杨妙真的评价褒贬不一,分歧很大。评价杨妙真,不是一个简单问题,牵扯到许多历史人物和头绪。杨氏的生平活动和功过是非,与杨安国及杨系红袄军、与李全及李系红袄军、与嗣子李璮、与彭系(义斌)红袄军等,关系密切,很难截然分开。但完全混为一谈,也是不恰当的,应注意把杨氏与这些人加以区分。她的活动和是非,与金、南宋、蒙古这三个政权及其官员具有直接关系,与公元13世纪整个亚欧大陆的人类历史状况和政局也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搞不清杨妙真的基本事迹,脱离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关系,孤立地评论杨妙真,都是极不可取的做法。若要科学地正确地评价杨妙真,还必须切实掌握历史哲学,具有科学而正确的历史观。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全局观和立场问题。以前的研究与评论,存在重大缺失。

(一)杨妙真在山东红袄军忠义军中的主导地位及其限度。

杨妙真在1215年初杨安国死后被推举为杨系红袄军最高领导,约有几个月的时间;从1231年正月李全战死之后,众将推举杨氏为山东红袄军(忠义军)余部最高领导,直至1252年杨妙真辞职,共19年。除这两个时段外,山东红袄军和忠义军的最高领导人是李全,而杨氏实际上充当了李全副手、营寨总管的角色。整体而言,在山东红袄军忠义军中,杨妙真是与李全难分伯仲的最高领导。在此需要申论和特别指出的是,杨妙真和李全虽为山东红袄军忠义军的最高领导,此军之功过是非当然应由杨李二人负主要责任,但是,杨李二人身边始终有一个智谋决策团队,“有士人教之以依朝廷样式造楮券,(李)全从之,所造不胜计,持过江南市物,人莫能辨”*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制置用武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页。。南宋政府发布的讨伐李全的诏令中说:“冯垍、于世珍虽为逆全信用,然俱通古今,宜晓逆顺。”*《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4页。《宋史·李全传》说:“始,(李)全反计虽成,然多顾忌,且惧其党不皆从逆。”*《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下》,第13847页。每当我们观察、评论山东红袄忠义军的重大战略行动和政治抉择时,决不能看成只是杨、李二人的个人行为,必须看成是团队决策下的集体行为。此其一。其二,山东红袄军忠义军实由多个派系组成,各派系之间相互独立,有时互相配合,有时互相残杀。杨、李系红袄军合并之后力量最大,影响最大。因此,各支山东红袄军(忠义军)先后的领导人中,杨安国、李全、彭义斌、杨妙真、李璮虽然在当时影响都比较大,但在后世影响最大、最受关注的依次是李全、李璮、杨妙真。近些年来,史学界、特别是互联网上对杨妙真的关注与谈论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大。

(二)杨妙真、李全及其山东红袄军忠义军的性质。

杨妙真出身中下层工商业者家庭,李全出身农民家庭,参谋智囊团中多为部将、文人和道士。而红袄军忠义军的主体,则是贫苦农民。他们是在金朝严重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剥削下,在蒙古军空前的民族屠杀下,在政治秩序崩溃、饥荒缺食、盗贼蜂起的险恶形势中,为谋求生存自保,被迫以命相搏,举兵反抗。时青说:“青本滕阳良民,遭时乱离,扶老携幼避地草莽。官吏不明此心,目以叛逆,无所逃死,窜匿淮海。离亲旧、去乡邑,岂人情之所乐哉?”*《金史》卷一一七《时青传》,第2566页。这种情况,在金末元初的北方地区,相当普遍。因此,这些红袄军、忠义军的性质,是反抗民族压迫、屠杀和反抗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之师,无疑属于农民起义军。杨妙真、李全等人,无疑属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当杨妙真、李全等山东红袄军南下投宋并被改称忠义军之后,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在1223年年底之前,杨李系和其他山东红袄军忠义军屡次在山东江淮地区抗击金军,并向山东、河北一带进攻拓地,功绩卓越,取得南宋立国以来抗金斗争的空前胜利,其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性是极为明显的。之后,直到1231年,虽然仍有抗击金、蒙民族压迫之举,但与南宋政府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以至挥兵南下攻宋。杨李系忠义军与宋朝政府冲突甚至大举攻宋行为,既有封建割据性质,也有反对南北地域歧视性质,又有寻求独立发展性质。三种性质混杂纠合,我们不应见其一而不见其二。其间,李全等人在青州战败投降蒙古,实是反抗蒙古贵族侵略战争的牺牲者。

1231年杨李系军队反击宋军失败而投降蒙古后,目前还看不出杨妙真及其所部有多少重大举措和行动,但向蒙古贵族进贡,是免不了的,被动接受蒙古宫廷命令而派军进攻南宋也是极有可能的。但从李璮继任后的表现和特点,特别是从李璮联络南宋和北方汉族“世侯”举兵反叛蒙古来看,杨李系军队对投降蒙古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假投降,苦心竭力地暗中联络、积蓄力量,伺机反抗,向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贵族政权冒死开战,仍然保持了杨李系红袄军忠义军初期那种勇于反击民族压迫、寻求独立发展的内在特质。这种保持,与杨妙真有直接关系。

(三)变与不变——杨妙真的内在特质。

杨妙真视金朝政权为死敌、仇敌,这是铁定无疑、始终不变的。女真贵族对汉族等施行的残酷压迫剥削,杨系山东红袄军被金军血腥屠戮,胞兄杨安国被金军买杀砍头,决定了性格刚强的杨妙真坚决反金的特质。杨李系红袄军南下投宋并屡败金军后,“金主珣(金宣宗)下诏招之(以高官厚禄招降李全),全复书有云:‘宁作江淮之鬼,不为金国之臣。’遂以轻兵往潍州,迁其父母兄嫂之骨葬于淮南(宋境),以誓不复北向”*周密:《齐东野语》卷九《李全》,第158页。。这种决裂不回的坚决态度,也是杨妙真的态度。因此,黄宽重说:李全“在心理上并不仇视金政权”,“李全遂有投金之心”*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第287、289页。,于史于理都有不符,忽略了杨妙真坚决仇金反金的态度及其对李全的深刻影响和制约。李全和杨妙真后来是有缓攻、停攻金军的情况,却无投金的行为。对《金史·蒙古纲传》“(李)全有归国意”的说法,应深入分析其背景,辨别其真实意图。陈高华认为:“杨妙真在政治上反复无常。”*陈高华:《杨四娘子的下落》,载《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此说更值得商榷。在对金问题上,杨妙真并没有反复无常,始终坚持抗金立场。

杨妙真对南宋政府确实经历了一个从向往到失望、再到愤怒、最后到决裂的变化过程。杨安国率领红袄军反金时,就与南宋取得联系,“有意归宋”*《宋史》卷四七六《李全传上》,第13818页。。杨安国死后,杨妙真率军向西南方千里奔波,在磨旗山与李全结婚合军后投向南宋。杨李系红袄军忠义军因为有力地打击了金军,减轻了南宋的国防压力,南宋政府给予杨、李等忠义军不菲的奖赏。但南宋最高统治集团对下属,何时有过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猜疑、防范、排挤,是他们的通病。对北方的“归正人”,更是如此。有些金朝辖区起义军南下投宋,竟遭到他们的拒绝、甚至屠杀。当金哀宗迫于蒙古的巨大压力而节节败退、难以自保时,主动停止了对南宋的大规模进攻。南宋两淮防区形势暂时好转,目光短浅的最高决策集团就开始或明或暗地谋害山东忠义军。而南宋政府从宋理宗、宰相到淮东地方官吏的无知、无耻、无能,也令山东忠义军大失所望。严实就是因为“知宋不足恃”,主动投附了蒙古*《元史》卷一四八《严实传》,第3505页。。杨妙真和李全及其智谋团,既不想投金,也不想投蒙古,对南宋又非常失望,实想独立。但他们的独立,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受宋册封、受宋钱粮,为宋守边,实质上是谋求倾向于宋的半独立。但南宋最高决策集团对蒙古贵族的空前巨大的雄心和军队的空前巨大的战力,缺乏清醒的认识;对自身的腐败无能和潜在的空前危机,也缺乏清醒的认识,所以,对杨妙真、李全决策集团公开提出的倾向于宋的半独立要求置之不理,反而派人暗杀李全。李全南下攻宋,百姓遭殃,当然是重大错误,不能肯定。而南宋朝廷的一连串歧视、打压、困扰、谋杀而激起李全等人反弹,实是自招事端。山东忠义军从扬州等地撤退北上后,南宋朝廷不依不饶,大力剿杀,甚至屠杀义军家属,断其改过归正之路,杨妙真自然怒不可遏,举兵反击报复。杨妙真投附蒙古,意味着与南宋政权决裂。但决裂后,似乎并未穷兵黩武地攻击报复南宋。她取法号“妙真”、继续靠拢道教全真教、上书请求辞职,可能对时局和自身前途完全绝望了;但从嗣子李璮起兵反蒙、投宋来看,她更可能是沉潜于全真教“安恬冲澹、合其自然、含垢忍辱、苦心励行、持之久而行之力”*张起岩:《聚仙宫碑铭》,载同治《即墨县志》。此据王宗昱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的教义而拟以静待变、蓄力再发。

总之,杨妙真对南宋政权的态度从向往到失望、再到愤怒、最后到决裂,确实在变。但她不满歧视、压迫,寻求自己和红袄军的生存、独立发展的精神特质,始终不变。杨妙真这种始终不变的内在特质,在嗣子李璮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顺便指出,杨妙真对南宋政府的“变”,是南宋政府自己对待山东忠义军的政策首先多变而导致。而南宋政府也有始终不变之处,那就是对北方“归正人”的疑忌。刘整后来叛宋投蒙,也是这种疑忌所导致的恶果*《元史》卷一四九《刘元振传》,第3518页;卷一六一《刘整传》,第3786页。。刘整投蒙元后,反过来拼命打击南宋,是南宋真正的“叛臣”。而杨妙真和李全的嗣子李璮,最终反蒙投宋,以“显忠”结局,不想做南宋的“叛臣”。

(四)杨妙真在妇女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杨妙真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普遍较低,男尊女卑,难有重大作为,青史留名者就更少了。而杨妙真却巾帼不让须眉,早期以擅长梨花枪闻名于世,天下无敌手;后来成为山东红袄军的著名领袖;最后成为一名道教全真教女冠,韬光养晦。嗣子李璮叛蒙投宋的悲壮之举,似为杨氏和李全的再现。杨妙真以自己的反压迫、谋求独立发展的特质,在那个重男轻女、残酷争战的时代脱颖而出,创造出一番事业,赢得不少英雄豪杰的尊重,也招致不少人的误解、反对与恶评。在中国山东省宋元时期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位著名女子:一位是宋朝的李清照,以婉约词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一位是金元之际的杨妙真,以武功和军事政治宗教活动而在武术史和政治军事宗教史上占有一席。李清照是柔弱才女的典型代表,但柔中有刚;杨妙真是刚强女杰的典型代表,但刚中有柔。人们对杨妙真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好感还是恶感,其事迹表现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妇女史上永占一席之地,不断得到后世的关注和研究评论。

(五)杨妙真在中国、人类社会历史上的贡献和局限。

在13世纪的东亚大陆,最主要的社会历史矛盾是民族矛盾。杨妙真、李全、李璮及其部属,先是反抗金朝女真贵族的压迫,后是反抗宋朝南方汉族贵族的地域和身份歧视*参见胡昭曦主编:《宋蒙(元)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2页。,最后是反抗蒙古贵族的压迫,陆续被金、宋、蒙元和明代朝廷视为叛逆,列入《宋史》、《元史》的“叛臣传”。而以各民族一律平等为原则和标准——这也是唯一科学正确的原则和标准,来评判其人其事,就很容易看到,他们反抗民族压迫和地域歧视具有不容置疑的正义性,也做出了不容忽略的历史贡献,应予肯定。对他们做出的巨大牺牲,应予同情。

在阶级社会,阶级矛盾(包括阶层矛盾)是普遍长存的固有矛盾。统治阶级、强势一方必然压迫剥削被统治阶级、弱势一方。而马克思主义者,是站在被统治阶级、弱势一方的立场上,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和诉求,肯定、支持他们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那些站在贵族统治阶级立场而简单地否定甚至谴责杨妙真的言论,我们是坚决反对的。山东红袄军虽然成分复杂,但主体是农民和中小工商业者。他们起义造反,导火索是女真贵族的夺地和蒙古贵族的掠杀。这种起义斗争,是正义之举。他们南下后,奋力抗击金军和蒙古军的侵略,对南方广大地区的农民和中小工商业者也是非常有利的正义行为。南下后的杨妙真和李全等领导人确因身份地位的提升而多少有所蜕变,后期的一些行为,如低价强买民田,指挥军队南下抢掠牛马,到盐城后强夺盐商货物,伪造假币骗买商品,进攻扬州等行为,肯定会损害江淮地区农民和中小工商业者的利益,这些都是他们的严重错误和局限,应予否定。这些严重的错误行为,杨妙真也负有一定责任。因此,对于南方的农民和中小工商业者来说,杨妙真、李全是功过参半、功过相抵的历史人物。

站在全球史的高度,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看清: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才是古今未来的最根本最普遍最恒久的主要矛盾,人类内部的一切矛盾都是次要矛盾。因此,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才是最值得尊敬和赞美的人类英雄。在人类内部的矛盾斗争中,为当时的本阶级、本地区、本国家、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仅仅是其阶级、地区、国家、民族的英雄,居次要地位。杨妙真只是代表当时的山东地区广大农民和中下层工商业者反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英雄人物之一,是妇女史上反歧视、反压迫、寻求独立生存发展的英雄人物之一。我们对杨妙真的评价和肯定,不可超越这个界线。

四、结语——深刻的教训

元朝编纂《金史》的史官大发感慨地说:“简书所载国用安、时青等遗事,至今仁人君子读之犹蹙额终日。当时烝黎,如鱼在釜,其何以自存乎?”*《金史》卷一一七《时青传》,第2568页。公元13世纪的东亚大陆,是一个封建租佃制萎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和更落后的奴隶制大反弹的逆转时代,是一个和平交往与平等相待的民族关系萎缩、残暴的弱肉强食大反弹的倒退时代,是人类内部友好相处局面萎缩、自相残杀的野性大爆发的悲剧时代。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大都卷入这一时代旋涡,缺乏安全,前途莫测,朝难保夕。而11、12世纪的东亚大陆,本为全球最文明昌盛发达的地区。所以,如何避免这样的历史大悲剧重演,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大课题。作为统治阶级、强势一方的各国政府领导者、决策者,更有责任从中汲取历史教训。金朝政府南下攻宋后,始终对汉族等民族采取压迫、掠夺政策,招致不断反击和巨大报复。南宋政府对待山东红袄军的政策性失误,不仅错过了大举北伐、收复失地的良机,而且在扬州、楚州和淮阴之战中死伤十余万人。蒙古政权对汉族的早期屠杀和后来的压迫剥削,招致李璮之叛,险失华北。所以,平等待人,胸怀全局,分清利害,是领导者的首务。

作为被统治阶级或弱势群体,面对统治阶级或强势群体的残酷无情的压迫剥削甚至屠杀,如何求生自保,如何独立自主,如何科学发展,是永远值得深入探索的严肃问题。山东红袄军奋起反金,不论从其动机还是从其效果来看,基本上应予肯定。对南宋、蒙古政权主动开战,实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而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是军事冒险主义行为,不仅自身损失惨重,而且殃及无辜百姓,后果极坏,应予否定。被统治阶级或弱势群体反抗压迫、剥削、屠杀的斗争精神是可贵的,但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准备,决不可贸然起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自取败亡。

在那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竞争惨烈的时代,杨妙真作为一名女性,虽屡涉险境,经常行走在人生的悬崖边上,但终能生存下来并在反抗民族和阶级压迫斗争中取得不凡成就,而无数个同时代的好汉与平民都死于非命,灰飞烟灭。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后世人深入研究、科学总结。只把杨妙真和历史看成是一部魅力无穷、曲折复杂、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是肤浅的。

今天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女真族、汉族、蒙古族等,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13世纪的大争斗、大搏杀,不过是兄弟内斗,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大悲剧。但兄弟内斗,并非没有是非曲直,而是各有功过短长。今人毫无必要、也无可能为七百年前祖辈们的是非功过负责。我们今天深入研究古代这段惊心动魄、发人深省的历史,分析辨别其中的是非短长,只是过程和手段。必须站在今人和后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才是最终目的。知己知彼,百事不殆;自强不息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联合胜于分散。这是杨妙真及其时代留给后人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也是中外历史一再昭示的法则和规律。

[责任编辑王大建范学辉]

作者简介:姜锡东,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河北保定 071002)。